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急救转运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玲冰 雷双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救转运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救转运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早产儿护理;研究组采用MDT体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时、转运前、入科时、入科后1 h低体温(温度<36℃)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复温时间;观察早产儿出生至出院期间不良预后情况。结果转运前、入科时、入科1 h,研究组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0%比52.0%、40.0%比72.0%、8.0%比30.0%,均P<0.05),复温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2.54±1.55比4.21±1.60,P<0.05),不良预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00%(2/50)比26.00%(13/50),P<0.05〕。结论MDT的体温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早产儿低体温状态,提高急救效率,预防因低体温导致的多种不良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急救 早产儿 低体温
下载PDF
miR-300 siRNA沉默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灵巧 林圆圆 朱振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6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300(miR-300)小干扰RNA(siRNA)沉默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24只建立博来霉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沉默组各... 目的研究微小RNA-300(miR-300)小干扰RNA(siRNA)沉默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24只建立博来霉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沉默组各8只。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00表达,统计大鼠肺功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印迹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大鼠Ri、Re、IL-6、TNF-α、IL-1β、Nrf2、HO-1水平较高,Cdyn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沉默组、对照组Ri、Re、IL-6、TNF-α、IL-1β、Nrf2、HO-1水平较低,Cdyn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Ri(12.36±2.26)%、Re(13.58±3.59)%、IL-6(27.59±7.59)ng/L、TNF-α(54.95±5.59)ng/L、IL-1β(17.96±3.52)ng/L、Nrf2(0.36±0.10)、HO-1(0.38±0.09)水平较低,Cdyn(24.59±6.5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00 siRNA沉默能提高博来霉素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大鼠模型的修复作用,改善大鼠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0 博来霉素 急性肺损伤 修复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改善早产儿出生后低体温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玲冰 陈丽 周莉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8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改善早产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6月的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DT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非系统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转运前、到达病房时...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改善早产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6月的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DT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非系统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转运前、到达病房时、入科后1小时的低体温发生率,复温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运前、到达病房时、入科后1小时的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27.5%、41.3%、8.8%,均低于对照组的53.8%、72.5%、31.3%;观察组复温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通过MDT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体温 多学科协作模式
下载PDF
miR-486-5p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徐婷婷 冯海英 朱振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4期24-2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观察微小核糖核酸-486-5p(miR-486-5p)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PF)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40只,10只分为正常组,剩余30只建立博莱霉素致PF模型,为模型组、miR-486-5p低表达组、miR-486-5p过表达... 目的研究观察微小核糖核酸-486-5p(miR-486-5p)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PF)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40只,10只分为正常组,剩余30只建立博莱霉素致PF模型,为模型组、miR-486-5p低表达组、miR-486-5p过表达组,各10只。检测miR-486-5p表达,观察病理组织,统计肺指数、HYP含量,检测FN、α-SMA蛋白表达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结果miR-486-5p过表达组miR-486-5p表达高于模型组、miR-486-5p低表达组(P<0.05)。miR-486-5p过表达组肺指数、HYP含量低于模型组,FN、α-SMA、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miR-486-5p过表达组肺指数、HYP含量以及FN、α-SMA、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低于miR-486-5p低表达组(P<0.05)。结论miR-486-5p过表达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博莱霉素致PF小鼠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486-5p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肠道分节丝状菌与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关系分析
5
作者 杨婷 陈波 +2 位作者 龙高 舒小莉 江米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分节丝状菌(SFB)定植与轮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关系及SFB抵御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因腹泻经粪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的0~5岁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即轮状病毒性肠炎组,... 目的探讨肠道分节丝状菌(SFB)定植与轮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关系及SFB抵御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因腹泻经粪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的0~5岁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即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并以非胃肠道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的外科疾病患儿55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组成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组相匹配。提取粪便菌群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测定SFB,将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分析SFB的阳性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在≤2岁组及>2~5岁年龄组SFB阳性率的差异。通过p3340蛋白与轮状病毒进行中和试验,确定Vero细胞轮状病毒感染率与p3340浓度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50例,年龄(1.7±0.9)岁,对照组患儿55例,年龄(1.8±1.1)岁。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SFB的阳性率在各个年龄中呈递减分布,其中≤1岁组最高,为10/14,>1~2岁组为67%(14/21),>2~5岁组为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对照组患儿≤1岁组SFB阳性率为12/15,>1~2岁组为95%(19/20),>2~5岁组为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男童SFB阳性率为74%(20/27),女童为56%(1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192);对照组患儿男童SFB阳性率为79%(22/28),女童为70%(1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485)。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66%(33/50),对照组为75%(4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454)。在≤2岁患儿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69%(24/35),对照组为89%(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1);在>2~5岁患儿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为9/15,对照组为50%(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随着SFB阳性率的增加,轮状病毒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r=-0.87,P<0.001)。随着p3340特异蛋白浓度的增加,适合培养轮状病毒的Vero细胞荧光素酶的发光强度呈下降趋势(F=4.17,P=0.001)。结论2岁以内婴幼儿肠道SFB定植与降低轮状病毒感染风险相关;克隆特定SFB功能蛋白p3340可以中和轮状病毒感染Vero细胞,且这种针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机制可能不同于常见的抗病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粪便 儿童
原文传递
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营养水平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6
作者 李静妮 沈芳芳 张怡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9期3741-3745,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营养水平、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进行观察,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饲组和重力喂... 目的 探讨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营养水平、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进行观察,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饲组和重力喂养组,每组50例。鼻饲组患儿采用常规鼻饲喂养,重力喂养组在鼻饲组的基础上给予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情况、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喂养进程以及营养水平。结果 重力喂养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长(6.35±1.49)d、达到标准出生体质量时间(13.56±3.08)d、全程胃肠饲养时间(13.75±2.89)d、总住院天数(14.31±2.97)d均少于鼻饲组患儿的(7.24±1.36)d、(15.82±3.41)d、(15.31±3.24)d、(17.45±2.3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0、3.478、2.541、5.843,均P<0.05)。重力喂养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率(8.00%)少于鼻饲组患儿(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重力喂养组患儿的身长增长速度(3.67±0.82)、头围增长速度(1.12±0.45)以及体质量增长速度(23.81±3.06)均优于鼻饲组患儿的(2.04±0.35)、(0.93±0.21)以及(21.64±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70、2.705、3.263,均P<0.05)。重力喂养组患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5.79±1.48)、每日进奶量(114.82±15.73)、进奶增加量(15.47±2.83)及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4.79±1.65)均优于鼻饲组患儿的(8.43±1.62)、(104.72±15.93)、(13.25±1.06)及(5.62±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07、3.190、5.194、2.648,均P<0.05)。与鼻饲组患儿的白蛋白(ALB)(33.71±2.54)g/L、前白蛋白(PA)(97.28±7.51)mg/L、血红蛋白(HGB)(106.92±6.54)g/L以及转铁蛋白(TRF)(225.78±20.64)mg/L相比,重力喂养组患儿的ALB(36.52±2.78)g/L、PA(101.36±7.29)mg/L、HGB(110.43±6.78)g/L以及TRF(234.61±20.59)mg/L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7、2.756、2.635、2.142,均P<0.05)。结论 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可以提高早产儿营养水平,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情况,有效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喂养 多感官干预 早产儿 营养水平 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组成对轮状病毒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婷 江米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病的最常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国家的免疫计划,但是其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近期的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组成会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病的最常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国家的免疫计划,但是其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近期的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组成会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影响,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疫苗 疾病负担 免疫原性 免疫计划 肠道菌群 免疫效果 常见原因 儿童腹泻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