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娅妮
王灵红
许善战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析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台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且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应答失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探析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台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且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应答失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均给予72 w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48 w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治疗,2组干扰素治疗期间给予水飞蓟宾保肝。治疗结束后半年实施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恢复正常率。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时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2%vs.10.81%)。结论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其临床疗效确切,而在常规48 w疗程基础上将其疗程延长至72 w,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且不会显著降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长效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
HBEAG阳性
疗程延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钙素原与乳酸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章娅妮
黄桔秀
+2 位作者
朱海勇
翁丹凤
朱宏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乳酸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转出ICU/EICU患者107例为生存组,死亡患者46例为...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乳酸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转出ICU/EICU患者107例为生存组,死亡患者46例为死亡组;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PCT检测方法为免疫发光分析法,乳酸检测方法为干化学法,CRP检测方法为酶速率散射比浊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入院后1、3、5dPCT、乳酸和CRP水平。结果入院时,生存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8.49±3.46)分与WBC水平为(10.89±1.68)×109/L,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入院后1、3、5d,生存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低于同期死亡组患者(P<0.05);生存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乳酸和CRP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乳酸
C-反应蛋白
感染性休克
预后
原文传递
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章娅妮
黄桔秀
金皎蕾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选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选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对照组静脉滴注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 =3.43、4.12、5.67、6.89,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2.10、4.2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t =1.43、2.98、2.32、4.56、1.67、2.11、1.46、1.98,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2.32、1.67、1.39,均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认知
原文传递
题名
对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娅妮
王灵红
许善战
机构
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
台州市
恩泽
医院
公共卫生
中心
出处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86-18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析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台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且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应答失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均给予72 w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48 w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治疗,2组干扰素治疗期间给予水飞蓟宾保肝。治疗结束后半年实施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恢复正常率。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时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2%vs.10.81%)。结论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其临床疗效确切,而在常规48 w疗程基础上将其疗程延长至72 w,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且不会显著降低安全性。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长效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
HBEAG阳性
疗程延长
Key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long acting interferon
common interferon
HBeAg positive
prolonging the course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钙素原与乳酸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章娅妮
黄桔秀
朱海勇
翁丹凤
朱宏波
机构
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
台州市
中心医院
EICU
台州市
中心医院
ICU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1-84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基金资助项目(2015KYA234)
文摘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乳酸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转出ICU/EICU患者107例为生存组,死亡患者46例为死亡组;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PCT检测方法为免疫发光分析法,乳酸检测方法为干化学法,CRP检测方法为酶速率散射比浊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入院后1、3、5dPCT、乳酸和CRP水平。结果入院时,生存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8.49±3.46)分与WBC水平为(10.89±1.68)×109/L,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入院后1、3、5d,生存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低于同期死亡组患者(P<0.05);生存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乳酸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乳酸和CRP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乳酸
C-反应蛋白
感染性休克
预后
Keywords
Procalcitonin
Lactic acid
C reactive protein
Septic shock
Prognosis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章娅妮
黄桔秀
金皎蕾
机构
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
台州市
中心医院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选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对照组静脉滴注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 =3.43、4.12、5.67、6.89,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2.10、4.2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t =1.43、2.98、2.32、4.56、1.67、2.11、1.46、1.98,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2.32、1.67、1.39,均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认知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Edaravone
Piracetam
Cognition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普通干扰素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的疗效分析
章娅妮
王灵红
许善战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降钙素原与乳酸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中意义及对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章娅妮
黄桔秀
朱海勇
翁丹凤
朱宏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3
原文传递
3
吡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章娅妮
黄桔秀
金皎蕾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