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创手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显军 章周梁 +2 位作者 郭帅 梁建华 杨余沙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该院胃肠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加速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该院胃肠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加速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咽痛、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患者治疗满意为率96.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调查结果显示加速康复组患者总体健康、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和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治疗联合腹腔镜在老年大肠癌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 老年
下载PDF
细节化管理干预对提高胃肠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冯月清 王丽玲 金玲芝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第6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应用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台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60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95.68±...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应用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台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60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95.68±2.87)分,健康宣教(96.49±2.59)分,护理操作(96.37±2.61)分,手术护理(95.88±3.12)分,环境护理(96.67±2.18)分;对照组服务态度(90.05±1.23)分,健康宣教(91.33±1.13)分,护理操作(90.06±1.06)分,手术护理(89.46±1.26)分,环境护理(90.08±1.1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33±2.3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6.73±3.16)分;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79±4.3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1.89±4.5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能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化管理 胃肠外科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HPLC指纹图谱联合化学计量学在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敏南 杨学芳 +5 位作者 邓菊庆 胡月新 李璠 吴林雄 孔灿 吴怡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6-21,共6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云木香药材指纹图谱,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以鉴别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程序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检测云木香药材的HPLC图谱;结合相似...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云木香药材指纹图谱,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以鉴别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程序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检测云木香药材的HPLC图谱;结合相似度计算、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云木香进行鉴别.结果该方法可使云木香中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8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云木香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15个不同来源的云木香有一定相似度;但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HPLC指纹图谱重复性好,特异性高.HPLC指纹图谱联合化学计量学可鉴别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为云木香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云木香药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移动护理工作站在日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娄晖晖 金冰青 屈双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4208-4209,共2页
“日间病房”是目前来说,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医疗结构中比较流行的一个新型的临床治疗模式[1]。日间病房的常规经营模式为当天住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在日间病房住院的患者,其出入院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4 h以内[2]。这种住院方式,对于需... “日间病房”是目前来说,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医疗结构中比较流行的一个新型的临床治疗模式[1]。日间病房的常规经营模式为当天住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在日间病房住院的患者,其出入院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4 h以内[2]。这种住院方式,对于需要进行短期住院观察治疗的患者来说,日间病房无疑提供了一个量身定做的新型的医疗服务[3]。截至目前为止,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家三级医院开设有日间病房,为国内的患者提供从住院、行手术、一直到出院,不足24 h的超快捷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病房 三级医院 医疗服务 医疗结构 出入院 病房护理管理 观察治疗 移动护理工作站
下载PDF
结肠癌老年患者术前肠外营养支持对术后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月清 梁建华 裘锦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开展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术前肠外营养支持,记录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前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开展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术前肠外营养支持,记录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1.13±4.87)h,肛门排便时间(53.67±5.11)h,住院时间(18.77±3.42)d;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8.75±7.23)h,肛门排便时间(73.84±8.03)h,住院时间(24.56±5.53)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43.28±8.83)g/L,总蛋白(62.79±6.15)g/L,白蛋白(37.86±2.96)g/L;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28.53±6.17)g/L,总蛋白(55.66±4.24)g/L,白蛋白(33.95±2.03)g/L,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肠梗阻7例,切口感染4例,腹腔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8例,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肠外营养应用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效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老年 肠外营养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典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月清 金冲 叶丽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均给予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均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14±10.93)min,术中出血量(9.89±1.34)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9.03±1.11)h,进食时间(10.38±2.72)h,住院时间(7.11±1.23)d;对照组手术时间(47.26±6.89)min,术中出血量(17.29±3.1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89±2.08)h,进食时间(16.72±3.69)h,住院时间(9.87±2.68)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9.0514、15.1396、17.2202、9.5819、6.4847,均 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54±1.24)分,瘢痕可见度10.42%,腋窝外观评分(4.75±0.64)分;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5.11±1.97)分,瘢痕可见度95.83%,腋窝外观评分(3.64±0.26)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4.6728、70.3163、11.1325,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6.34±3.4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1.43±3.57)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7.03±3.5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05±3.61)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727、0.8461,均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同时配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手术切口更加美观,对患者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原文传递
RP-HPLC测定正常人血清中的瓜氨酸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怡 孔灿 +5 位作者 马晓 杨天巧 叶盟 陈梦馨 吴娜 邓菊庆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采用反向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的瓜氨酸含量。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溶液(1:1),流动相B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加1‰磷酸的... 目的采用反向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的瓜氨酸含量。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溶液(1:1),流动相B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加1‰磷酸的缓冲盐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在该实验条件下,瓜氨酸在30 min内的分离度良好,0.25~100μg·mL^-1瓜氨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的RSD=1.98%,供试样品48 h内稳定,重复性的RSD=1.5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45%,RSD=1.47%;在此方法基础上测定正常人血清中瓜氨酸的含量为33.08±6.46μmol·L^-1。结论所用方法稳定可靠、高效简洁、灵敏度高、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人血清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化 2 4-二硝基氟苯
原文传递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猪直肠组织的研究
8
作者 梁显军 郭帅 +7 位作者 曾健滢 黄志峰 周亮 方刚 罗小美 刘桂凤 徐克成 牛立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63,共1页
不可逆电穿孔(IRE)又称纳米刀消融术,是利用超短的高压直流电在消融组织的细胞膜上产生多个纳米级微孔,不可逆转地破坏细胞内外平衡,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非热能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不损伤血管、胰管等管腔结构。目前该技术应用... 不可逆电穿孔(IRE)又称纳米刀消融术,是利用超短的高压直流电在消融组织的细胞膜上产生多个纳米级微孔,不可逆转地破坏细胞内外平衡,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非热能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不损伤血管、胰管等管腔结构。目前该技术应用于肝、胰腺等组织器官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纳米刀技术探讨消融猪直肠组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组织 电穿孔 诱导细胞凋亡 微创治疗技术 纳米级 损伤血管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HLA-G基因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丹倩 金玲芝 徐丹萍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29,共6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具有组织限制性。生理条件下,HLA-G分子限制性分布于免疫豁免组织细胞上,但在病毒感染及肿瘤等病理状态下,HLA-G在相应组织细胞上可获诱导性表达。表观...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具有组织限制性。生理条件下,HLA-G分子限制性分布于免疫豁免组织细胞上,但在病毒感染及肿瘤等病理状态下,HLA-G在相应组织细胞上可获诱导性表达。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型发生改变的一门学科。HLA-G基因诱导性表达和表观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就HLA-G抗原调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G 调控 表观遗传学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对痔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敏青 裘锦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6期2034-2037,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痔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痔手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痔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痔手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χ^2=4.26,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所改善(t=4.27、5.34,均P<0.05),观察组术后7d、10d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t=3.18、4.35,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水肿均有所改善(t=4.18、5.84,均P<0.05),观察组术后7d、10d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t=3.57、4.52,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均有所改善(t=3.27、4.83,均P<0.05),观察组术后7d、10d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t=3.26、4.2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χ^2=3.87,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痔手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强度,更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 水肿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