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设置骨科下肢手术止血带压力值的应用效果探讨
1
作者 刘冬雪 祝承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设置骨科下肢手术止血带压力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50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6)。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带止血,止血带压力...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设置骨科下肢手术止血带压力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50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6)。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带止血,止血带压力在收缩压的基础上增加150mmHg(1mmHg=0.133kPa);观察组在超声技术观察腘动脉血流情况下,以腘动脉血流无显像为最佳止血带压力。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心率、压力值、疼痛程度和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充气压力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气前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副损伤情况的发生例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超声引导下设置骨科下肢手术中气压止血带压力值,可有效止血、阻断下肢动脉血流,为术中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减少患者止血带相关副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骨科 下肢手术 止血带压力值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对比分析研究
2
作者 王金清 项燕妮 徐雨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66-0069,共4页
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疾病与病理结果,研究子宫内膜疾病的超声表现及特点,为了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可能性。测量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疾病与病理结果,研究子宫内膜疾病的超声表现及特点,为了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可能性。测量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550例患者且均具有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结果临床资料。 结果 对5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数据得出真阳性272例,假阴性54例,假阳性49例,真阴性17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该类疾病病例447例,测得准确率为81.27%,敏感度为83.44%,特异度为78.13%。结论 提示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疾病 病理结果 超声表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汤波 张志峰 杨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ets transcholangic draine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总结分析可行性和成功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ets transcholangic draine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总结分析可行性和成功率。结果 46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48%。置管引流后,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300~1 000ml,平均每日引流胆汁(724.71±274.62)ml,患者黄疸逐渐减退;出院时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超声复查肝内胆管由重度扩张降为中度甚至轻度扩张,肝内胆管超声测值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黄疸不同程度下降,自觉症状好转,无并发症,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在桡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张志峰 张富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观察桡神经损伤在高频超声检查中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月桡神经损伤患者30例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桡神经损伤患者30例,26例经手术治疗证实,4例经临床检查证实。超声与临床证实诊断符合... 目的观察桡神经损伤在高频超声检查中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月桡神经损伤患者30例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桡神经损伤患者30例,26例经手术治疗证实,4例经临床检查证实。超声与临床证实诊断符合率86.7%(26/30)。超声检查示桡神经主干损伤22例,桡神经深支损伤3例,浅支损伤1例。主干及分支均损伤2例。8例桡神经回声带连续性完全中断,14例桡神经部分断裂,4例为桡神经陈旧性损伤。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较直观地观察桡神经损伤的异常改变,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病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清 朱悠悠 张婕妤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9期63-66,105,共5页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5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名纳入对照组。两组受...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5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名纳入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组织速度成像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常规左心房指标、左心耳前后壁中间段、基底段的峰值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左心房最大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共检出左心耳内血栓20例,其中血栓位于左心耳入口处6例,左心耳顶部6例,左心耳中部8例。无血栓组和血栓组患者左心耳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左心耳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均显著低于无血栓组(P<0.05)。无血栓组和血栓组患者的左心耳最大容积(left atrial appendage maximum volume,LAAV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左心耳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emptying velocity,LAA-EV)、左心耳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average emptying flow velocity,LAA-AEV)、左心耳血流峰值充盈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filling peak flow velocity,LAA-F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的LAAVmax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5),LAAEF、LAA-EV、LAA-AEV、LAA-FV均显著低于无血栓组(P<0.05)。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组织速度成像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更高(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可全面评估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左心耳功能,在预测左心耳血栓的形成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组织速度成像 持续性房颤 左心耳血栓
下载PDF
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9例超声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波 洪晓冬 +1 位作者 池垚 张志峰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期58-58,共1页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EG)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三种类型中较轻微的一种亚型,是一种溶骨性病变,主要发生于颅盖骨,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SEG 9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溶骨性病变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超声表现 儿童和青少年 颅盖骨 超声声像图表现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消化道梗阻对患儿出生后手术方案的前瞻性指导意义
7
作者 鞠孝臣 程彩萍 +1 位作者 林洁 赵武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先天性消化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儿出生后手术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并接收手术治疗的108例消化道梗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经产前超声明确诊断...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先天性消化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儿出生后手术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并接收手术治疗的108例消化道梗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经产前超声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梗阻(研究组),产后早期实施手术,30例在出生后被诊断为消化道梗阻(对照组),择期手术。对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出十二指肠狭窄/闭锁40例,其超声表现为“双泡征”,小肠狭窄/闭锁13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类似蜂窝状的无回声区,结肠狭窄/闭锁10例,肠管扩张,腹腔内环形分布,先天性肠扭转不良8例,超声表现为“漩涡征”,肛门闭锁7例,超声表现为“双叶征”。研究组患儿出生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症状,术后饮食及排便情况正常。研究组患儿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率、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明确胎儿消化道扩张的程度、部位及特征,其对先天性消化道梗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经产前超声确诊的消化道梗阻患儿,经多科室会诊后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有助于胎儿在娩出后尽早完成手术,解除梗阻,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消化道梗阻 新生儿 手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喻三梅 张志峰 项燕妮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4期74-75,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3例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示良性淋巴结35个,转移淋巴结46个,对比常规超声及超声影像的特点。结果常规超声:良性淋巴结L/S值明显高于转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3例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示良性淋巴结35个,转移淋巴结46个,对比常规超声及超声影像的特点。结果常规超声:良性淋巴结L/S值明显高于转移淋巴结;良性淋巴结皮质结构以狭窄型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增厚型为主;良性淋巴结血流表现以门型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周围型为主。超声造影:良性淋巴结以均匀强化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周围或混合型强化为主;良性淋巴结强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良恶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良恶性
下载PDF
急性气肿性胆囊炎7例超声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汤波 鞠孝臣 项燕妮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5期63-64,共2页
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多为产气性细菌感染所致,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既往诊断多依赖于CT。现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的共同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 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多为产气性细菌感染所致,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既往诊断多依赖于CT。现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的共同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患者7例的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5~89岁,平均7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患者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气肿性胆囊炎 超声表现 术前诊断 细菌感染 特殊类型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素芬 《海峡药学》 2012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肾囊肿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显示囊肿局麻下进针,抽吸囊液使囊腔逐渐缩小至消失,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抽尽;2008年1月~2010年l2月肾囊肿患者50作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肾囊肿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显示囊肿局麻下进针,抽吸囊液使囊腔逐渐缩小至消失,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抽尽;2008年1月~2010年l2月肾囊肿患者50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抽吸囊液缩小至消失基础上,囊内注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2~3次,非肾盂旁囊肿者保留乙醇,肾盂旁囊肿者不保留无水乙醇。结果两组均一次穿刺成功,观察组术后发生醉酒样反应8例,局部疼痛7例,血尿3例,密切观察1~6天全部缓解。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效果明显,简单方便、重复性强,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介入 无水乙醇 肾囊肿
下载PDF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1例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波 翁江龙 +1 位作者 喻三梅 池垚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3期70-70,共1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但具有破坏性,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与厚壁型胆囊癌极易混淆,二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也截然不同。现收集我院2014—2019年XGC患者11例资料...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但具有破坏性,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与厚壁型胆囊癌极易混淆,二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也截然不同。现收集我院2014—2019年XGC患者11例资料,旨在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提高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中老年患者 超声图像特征 厚壁型胆囊癌 超声表现 影像学特征 特殊类型
下载PDF
不完全性子宫内翻2例超声表现
12
作者 汤波 林洁 +1 位作者 蔡林伟 胡冰倩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3期55-56,共2页
子宫内翻是产后24小时内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或阴道翻出的病变,是一种罕见且极其严重的产后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产妇存在大出血导致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1]。完全性子宫内翻既往根据临床表现、腹部触诊及妇检情... 子宫内翻是产后24小时内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或阴道翻出的病变,是一种罕见且极其严重的产后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产妇存在大出血导致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1]。完全性子宫内翻既往根据临床表现、腹部触诊及妇检情况即可诊断,而不完全性子宫内翻则依赖于超声诊断。超声的早期确诊是降低产后子宫内翻产妇病死率的关键,现回顾性分析不完全性子宫内翻2例的超声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休克 产后并发症 子宫底部 腹部触诊 完全性子宫内翻 超声表现 超声诊断 早期确诊
下载PDF
小儿胃重复畸形4例超声表现
13
作者 汤波 阮刚焕 项燕妮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1期55-56,共2页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小儿畸形,自口咽部至直肠均可发生,以回肠最常见,胃重复畸形占消化道重复畸形的2%~8%[1]。既往胃重复畸形的诊断多依赖于CT、胃肠造影等。现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胃重复畸形4例的临床资料,归纳总...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小儿畸形,自口咽部至直肠均可发生,以回肠最常见,胃重复畸形占消化道重复畸形的2%~8%[1]。既往胃重复畸形的诊断多依赖于CT、胃肠造影等。现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胃重复畸形4例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胃重复畸形的超声表现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重复畸形患儿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重复畸形 胃肠造影 口咽部 超声表现 术前超声 消化道重复畸形 临床资料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
14
作者 项燕妮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4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5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判断肿大淋巴结性质,采用四分法对肿大淋巴结进行评分,绘制ROC曲线,找出诊断临界值,然后评价该临界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5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判断肿大淋巴结性质,采用四分法对肿大淋巴结进行评分,绘制ROC曲线,找出诊断临界值,然后评价该临界值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873,最佳弹性评分临界点2.5分,以弹性评分1、2分判定为良性,3、4分判定为恶性,此时诊断淋巴结肿大性质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6.5%,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11.4%,准确率为84.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恶性左锁骨上淋巴结的作用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作为组织病理检查前的初筛方法,但应注意结合病史判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上淋巴结 超声弹性成像 ROC曲线 淋巴结性质
下载PDF
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多模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汤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34-36,共3页
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多模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年8月-2023年2月超声诊断实习生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多模式教学法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理论成绩、操作成绩92.45±2.45、91.24&... 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多模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年8月-2023年2月超声诊断实习生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多模式教学法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理论成绩、操作成绩92.45±2.45、91.24±2.34和85.45±2.65、84.57±2.67,t=7.124、7.024,P=0.008、0.009,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93.45±2.45、94.12±2.34、92.51±2.45和85.45±2.74、83.24±2.87、82.12±2.47,t=8.124、8.567、10.322,P=0.005、0.004、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2、2、0、100.00和2、1、1、75.00,χ2=24.154,P=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教学后效果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习兴趣、自主能动性92.45±3.24、93.54±4.12、93.57±2.45和82.45±4.51、84.57±3.54、81.12±5.67,t=10.857、9.245、12.454,P=0.001、0.003、0.001有差异,(P<0.05)。结论 多模式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实习中运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学生对于这种方法的满意度更高,这种措施有推广应用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实习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实习教学 多模式教学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虹 田新桥 +6 位作者 茹翱 吴朝明 张超 杨琰 周娟 刘敏 郑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W...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WI检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晚期瞬时减速度波强(W2)明显增高(P<0.01),收缩早期瞬时加速度波强(W1)增高(P<0.05),W1顶点到W2顶点的时间(W1~W2)明显缩短(P<0.01)。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W1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T2DM+EH组与T2DM组比较:W1增高(P<0.05),W2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波强技术可以无创检出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瞬时波强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心功能
下载PDF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虹 田新桥 +4 位作者 茹翱 吴朝明 张超 周娟 刘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左心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行颈动脉WI检测,对比...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左心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行颈动脉WI检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的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及硬化参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W2增高(P<0.01),β、PWVβ增高(P<0.05),Ep、NA呈增高趋势、AC呈降低趋势,但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W2增高(P<0.05),NA增高(P<0.05),Ep、β、PWVβ明显增高(P<0.01),AC减少(P<0.05)。T2DM+EH组与T2DM组比较,NA、Ep、β、PWVβ呈增高趋势,W2、AC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波强技术能无创、敏感地检测颈动脉弹性改变,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颈动脉弹性
下载PDF
瞬时波强技术结合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虹 田新桥 +4 位作者 茹翱 吴朝明 陈丹红 林洁 王丽君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结合Tei指数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多普勒组织成像...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技术(WI)结合Tei指数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21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T2DM+EH)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多普勒组织成像和颈动脉WI检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W2明显增高(P<0.01),W1增高(P<0.05),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EH组与对照组比较:W1值明显增高(P<0.01),W2增高(P<0.05),Tei指数增高(P<0.05)。T2DM+EH组与T2DM组比较:W1增高(P<0.05),W2呈降低趋势,Tei指数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波强技术结合Tei指数可以无创、全面评价糖尿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 TEI指数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心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TI-RADS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林洁 汤波 +1 位作者 鞠孝臣 胡冰倩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甲状腺结节分级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合甲状腺结节分级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且颈部淋巴结存在不同程度肿大疑似LNM,均行CEUS及TI-RADS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颈部LNM情况。结果甲状腺癌颈部LNM患者的上升时间(rise time,RT)和达峰时间(time-to-peak velocity,TTP)分别为(8.21±2.69)s和(13.92±3.10)s,未转移患者的RT和TTP分别为(8.63±2.91)s和(14.85±3.74)s,甲状腺立癌颈部LNM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RT和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颈部LNM患者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为(9.36±3.24)dB,大于未转移患者的PI(5.48±1.6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I-RADS检查,甲状腺癌患者中颈部淋巴结1级32例、2级24例、3级12例、4级12例,颈部LNM共24例,颈部淋巴结未转移共56例,甲状腺癌颈部LNM真阳性20例,真阴性49例;CEUS诊断甲状腺癌颈部LNM真阳性21例,真阴性47例;CEUS诊断、TI-RADS诊断、联合诊断甲状腺癌颈部LNM的特异度(88.68%、92.45%、90.57%)、准确度(85.00%、86.25%、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甲状腺癌颈部LNM的灵敏度(96.30%)高于CEUS诊断(77.78%)、TI-RADS诊断(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结合TI-RADS可提高甲状腺癌颈部LNM的诊断灵敏度,为临床诊治及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分级系统
原文传递
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素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5期117-11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120例肝内血管瘤患者采用GE LOGLQ7 3.5C腹部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同时应用Bright speed elite GE16层CT检查肝脏。结果肝脏血管瘤超声的图像特征:强回声型90... 目的探讨B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120例肝内血管瘤患者采用GE LOGLQ7 3.5C腹部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同时应用Bright speed elite GE16层CT检查肝脏。结果肝脏血管瘤超声的图像特征:强回声型90例(75.00%),弱回声型17例(14.17%)、混合回声型13例(10.83%)。CT对肝脏血管瘤诊断特异性87.50%高于B超检查的66.67%(P<0.05);CT诊断敏感性98.21%、准确率97.50%虽然也高于B超检查的96.40%、94.17%,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的高准确率及敏感性使其成为检出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腹部超声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