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灵华 郑灵芝 +4 位作者 郑婉丽 彭苍骄 陈剑 管敏昌 林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和台州医院新生儿科重度窒息患儿77例,根据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划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45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32例...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和台州医院新生儿科重度窒息患儿77例,根据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划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45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32例,对两组0 h和6 h血乳酸水平,6 h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并对6 h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0 h血乳酸清除率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为(6.17±1.03)mmol/L,低乳酸清除率组为(6.57±1.0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05);两组6 h乳酸水平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为(5.07±0.82)mmol/L,低乳酸清除率组为(6.24±1.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P〈0.01);两组6 h乳酸率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7.57±2.49)%,低乳酸清除率组为(4.49±1.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9.54,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44%,低乳酸清除率组为28.1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55,P〈0.01);新生儿重度窒息6 h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呈正相关(r=0.88,P〈0.01)。结论 6 h乳酸清除率可用于判断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窒息 6 h乳酸清除率 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希萍 应露蓉 范海玲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22-123,126,共3页
目的 对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2014年5月-2017年3月间,台州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采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 目的 对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2014年5月-2017年3月间,台州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采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的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单纯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2组患儿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再进行护理上的干预,观察和对比2组患儿,观察二种不同治疗方法获得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痊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的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再加以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不但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水平,还能增强患儿家属对医院和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起到推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新生儿肺炎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朱灵娇 赵灵芳 张凌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388-389,共2页
目的 讨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 目的 讨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注人免疫蛋白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和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2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和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的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患儿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影响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慧丽 卢洪萍 陈晓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7例确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77例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单...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7例确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77例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影响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新生儿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羊水吸入、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产后使用PS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剖宫产(OR=5.714)、胎儿宫内窘迫(OR=6.390)、羊水吸入(OR=15.745)、新生儿窒息(OR=12.798)、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0.212)等。结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及产后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结合以上高危因素,进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罗菁 卢洪萍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3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7月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胎龄36~42周,平...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7月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9.1±1.7)周,采用蓝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8.9±1.8)周,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和培菲康。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7 d后T细胞亚群差异,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86,P<0.05);观察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982、7.698、5.580,均P<0.05),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P<0.05);治疗7 d后,2组新生儿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t值分别为7.929、16.561、8.433,对照组t值分别为1.978、6.015、3.409,均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t值分别为4.975、9.835、5.08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培菲康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脐带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早期识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凌姿 郏丽娜 +2 位作者 罗群燕 王灵华 王丽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在早期识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下属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新生儿科HIE组和非HIE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脐带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在早期识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下属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新生儿科HIE组和非HIE组各45例,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45例,对3组脐带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白介素-10水平进行检测,并与HIE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出生时脐带血NSE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3组两两比较,脐带血NSE水平HIE组均高于非HIE组和对照组(P <0. 01);脐带血IL-10水平HIE组均高于非HIE组和对照组(P <0. 01);出生时脐带血NSE与IL-10水平HIE不同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3组两两比较,脐带血NSE水平重度均高于轻度和中度(P <0. 01);脐带血IL-10水平重度均高于轻度和中度(P <0. 01);HIE脐带血NSE和IL-10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 90、0. 81,P <0. 01)。结论脐带血NSE和IL-10水平可早期识别HIE,对病情准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脐带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脐带血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在早期识别早产儿败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丹 王灵华 +3 位作者 罗群燕 陈剑 王丽珍 彭苍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早期识别早产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恩泽医院和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败血症和非败血症组各30例,对2组脐带血IL-6和PCT水平... 目的探讨脐带血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早期识别早产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台州恩泽医疗(集团)恩泽医院和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败血症和非败血症组各30例,对2组脐带血IL-6和PC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血培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败血症组脐带血IL-6、PCT水平均高于非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7、3.72,P<0.01);脐带血IL-6和PCT水平与血培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0.57,P<0.01)。结论脐带血IL-6和PCT水平可用于早期判断早产儿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败血症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