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瘙痒的主体:胡续冬诗中的社会讽喻与转义喜剧
1
作者 杨小滨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8,共5页
胡续冬的诗学气质在中国当代诗人中是罕见的。在相当程度上,他也是被忽视的,远远没有与他同代的许多创作美学上不如他激进的诗歌同侪那样获得广泛的专业研究或公众讨论--或许,讨论相对简单直接一点的作品总是更为简便。这也就暗含了一... 胡续冬的诗学气质在中国当代诗人中是罕见的。在相当程度上,他也是被忽视的,远远没有与他同代的许多创作美学上不如他激进的诗歌同侪那样获得广泛的专业研究或公众讨论--或许,讨论相对简单直接一点的作品总是更为简便。这也就暗含了一个前提:胡续冬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写作,甚至是有难度的写作--尽管难度本身并不保证作品的质量。那么,这就同他的诗歌作品表面呈现的样貌并不一致,因为他的风格保持着一种草根的话语形态,并无艰难或晦涩的隐喻,也并无费解的谜团。不过,胡续冬的诗又是充满了修辞的,当然这种修辞绝不意味着任何意义上的矫饰--至少他始终维持着某种日常的语调和基本上口语化的句式。正是在这种日常形式与转义语言之间的尖锐张力使得胡续冬的诗作既远离了枯涩的学院体模式,又拒绝臣服于浅白的通俗体写作--而这,恰恰正是难度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当代诗人 创作美学 话语形态 转义 浅白 修辞 口语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