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劳动”的角度看“新国际分工”的视野--论2012年台湾电影的合制与协拍新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基固 董育麟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台湾电影的市占率从2005年的1.59%,快速成长到2010年10.6%的百分比,此发展趋势显见台湾电影的市场正逐步摆脱困境,让"电影"转变成为具有市场经济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海峡两岸加强交流所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架... 台湾电影的市占率从2005年的1.59%,快速成长到2010年10.6%的百分比,此发展趋势显见台湾电影的市场正逐步摆脱困境,让"电影"转变成为具有市场经济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海峡两岸加强交流所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与台湾当局的"五年旗舰计划",(1)更为台湾电影拓展了生存的空间与视野,期望透过"合制"与"协拍"这种新的发展趋势,长期发展台湾电影立足本土,拓展大陆,最后迈向国际市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合制电影 协拍电影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原文传递
宣传片的媒体结构特征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怀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3-87,共5页
网际网路从有线到无线的拓展,创造了无限的宣传商机,让宣传片串连起媒体链,移动中的车厢媒体、手机媒体,弥补了户外媒体的单一性。从生活场域的客厅电视到公场域的专业计算机设备,如医院告示、卖场营销,甚至教育场所的平板计算机,都是... 网际网路从有线到无线的拓展,创造了无限的宣传商机,让宣传片串连起媒体链,移动中的车厢媒体、手机媒体,弥补了户外媒体的单一性。从生活场域的客厅电视到公场域的专业计算机设备,如医院告示、卖场营销,甚至教育场所的平板计算机,都是无线网络平台,成为无线宣传媒体。信息传播与网际网路营销方式,如顾客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以及一对一营销(One-on-One Marketing)、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等,皆为宣传片创作、投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媒体 结构特征 宣传片
下载PDF
边缘记忆的存在与延续--台湾纪录片寻找身份认同的“新视野”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基固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108,共5页
长期以来,作为台湾电影边缘的电影样式——纪录片,它从未在创作的类型领域之中间断地缺席,不过也在气息游丝之间韧性地存在;而在此探讨台湾纪录片的价值意义,即是突显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美学样式,扮演着对台湾电影创作一种不可或缺的历史... 长期以来,作为台湾电影边缘的电影样式——纪录片,它从未在创作的类型领域之中间断地缺席,不过也在气息游丝之间韧性地存在;而在此探讨台湾纪录片的价值意义,即是突显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美学样式,扮演着对台湾电影创作一种不可或缺的历史参照,同时也在不景气的台湾电影市场氛围里,奇迹式地开创出一波波超越台湾剧情片的票房纪录。尤其近几年台湾纪录片对于家族记忆与历史伤痛的存在与延续,俨然形成一股崭新的主流方向与创作视野,而如此独特的纪录片形式与内涵,为台湾在当前的市场化转型中提供着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纪录片 身份认同 家族记忆 历史伤痛
原文传递
谈台湾新生代女导演的经验主体性与影像叙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明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本文聚焦于2000年以来台湾新生代女导演的剧情长片创作,归纳分析其故事的题材、叙事人物、场景与事件的在地性,以及镜头中的水影像等,探讨青年女导演们根据女性的主体经验如何再现其独特的创作思维。
关键词 台湾女导演 经验主体性 影像叙事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新势力 被引量:1
5
作者 齐隆壬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电影事业 年产量 剧情片 纪录片 台北市 票房收入
原文传递
合制电影中的“感性分享”
6
作者 黄建宏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合制电影成为经济全球化一环的今天,异质性文化元素的共处与互动逐渐成为影像再现的重大课题。比较早期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合制电影致力于掩饰甚至抹消异质性的存在;90年代后的合制电影中对于异质性的处理虽仍比较暧昧,却出现了两种... 在合制电影成为经济全球化一环的今天,异质性文化元素的共处与互动逐渐成为影像再现的重大课题。比较早期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合制电影致力于掩饰甚至抹消异质性的存在;90年代后的合制电影中对于异质性的处理虽仍比较暧昧,却出现了两种主要现象:对于区域性特色的有效利用与在试验中出现新的感知配置效果。其中,语音和容貌是最显著的异质性文化元素之一,它使影像的感知方式产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制电影 “感性分享” 感知方式 “美学”政治 艺术语言
原文传递
隐晦之后的显影——找寻张作骥的情感与人生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基固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台湾导演张作骥的电影作品,包括《忠仔》(1996)《、黑暗之光》(1999)、《美丽时光》(2002)、《蝴蝶》(2007)、《爸…你好吗?》(2009)与《当爱来的时候》(2010)等几部影片。张作骥的电影透过长单镜头的美学观点与非职业...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台湾导演张作骥的电影作品,包括《忠仔》(1996)《、黑暗之光》(1999)、《美丽时光》(2002)、《蝴蝶》(2007)、《爸…你好吗?》(2009)与《当爱来的时候》(2010)等几部影片。张作骥的电影透过长单镜头的美学观点与非职业演员的情感诠释,让他的电影融会了纪录片的纪实色彩与剧情片的戏剧张力,如此类型混杂的独特风格便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光影流动之中,激发了电影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所冲撞而出的任何可能性因子,逐步圆了张作骥一个电影与感情的生命之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作骥 边缘人物 写实主义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