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吕士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台湾)吕士朋一、绪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自古即非常密切。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派兵略取"陆梁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即在今越南境内,包括北圻至中圻广南一带之地(南至北纬...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台湾)吕士朋一、绪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自古即非常密切。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派兵略取"陆梁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即在今越南境内,包括北圻至中圻广南一带之地(南至北纬十六度)。秦亡,秦吏赵佗建南越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化 黎朝 圣宗 越南 通鉴纲目 安南 宗藩关系 中越关系 科举学 明成祖
下载PDF
北洋时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启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从北洋派的角度看,辛亥要解决的是国体与政体问题,应称之为变更国体或改革政体。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运用北洋派文武势力以及南方之民气,诱迫清帝逊位将政权和平转移,促成南北统一,维系五族共和,这是北洋派对辛亥最大的贡献。北京政府是... 从北洋派的角度看,辛亥要解决的是国体与政体问题,应称之为变更国体或改革政体。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运用北洋派文武势力以及南方之民气,诱迫清帝逊位将政权和平转移,促成南北统一,维系五族共和,这是北洋派对辛亥最大的贡献。北京政府是继承清朝统治权南北统一五族共和的正统政权,尊重辛亥的禅让性质。北洋派认为辛亥的重要性在于建立共和而非革命,共和是北洋派之功,值得纪念的是2月12日"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北洋派强调"共和"与清帝逊位的关联,以及北洋派与建立、维护"共和"之贡献,将"辛亥"与"共和"、"统一"相连结,反对"革命",贬抑1月1日南京政府成立之日,并将10月10日国庆节意义转换,与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相结合。国民党则独重革命,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一连串与"革命"有关的纪念日,不再纪念南北统一与实行共和,"宣布共和纪念日"遂无形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 北洋派 辛亥革命
下载PDF
《新青年》论欧战——陈独秀激进世界观形成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丘为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以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的形成多从反传统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个角度观察,比较少注意到欧战的因素。欧战与《新青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战期间诞生的《新青年》如何看待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第二、欧战在西方所带... 以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的形成多从反传统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个角度观察,比较少注意到欧战的因素。欧战与《新青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战期间诞生的《新青年》如何看待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第二、欧战在西方所带来的重大改变对《新青年》的启示;第三、《新青年》的旗手陈独秀如何透过欧战的思考,形成自我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有什么样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陈独秀 欧战 激进世界观
下载PDF
西马地区华文独立中学之研究
4
作者 古鸿廷 《南洋问题研究》 2001年第1期23-40,共18页
西马来西地区华文教育于20世纪初期始逐渐发展。然而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初期,西马地区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发展却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还遭到被迫关闭的命运。在华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自1973年以来,华文独立... 西马来西地区华文教育于20世纪初期始逐渐发展。然而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初期,西马地区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发展却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还遭到被迫关闭的命运。在华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自1973年以来,华文独立中学开展了复兴运动,从而摆脱了困境,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进入稳定的全面性成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马地区 华文教育 独立中学
下载PDF
“欧战”与中国的现代性
5
作者 丘为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6,91,共6页
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时期"(1895—1925)中,思想界对于现代性的争论,其主流意见常常有以激进主义的形式,来宣扬普遍主义现代性的倾向。相对于此,多元主义现代性的论点,则多半被当成保守主义(或甚至是反动主义)。研究20世纪初年的... 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时期"(1895—1925)中,思想界对于现代性的争论,其主流意见常常有以激进主义的形式,来宣扬普遍主义现代性的倾向。相对于此,多元主义现代性的论点,则多半被当成保守主义(或甚至是反动主义)。研究20世纪初年的"欧战"(1914—1918)对中国的影响,重新检讨以《东方杂志》和《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民初中国思想界对现代性的两种观点,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此一对立论述在思想史上的主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战” 现代性 普遍主义 多元主义 《东方杂志》 《新青年》
下载PDF
介绍德国一个历史教学研究计划——“提升与发展反思的历史意识”
6
作者 胡昌智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72,共3页
一、前言 一个不寻常的历史教学研究计划 这个把“反思历史叙述”作为重点的历史教学研究计划是德国2000年到2007年的一个很活泼的大型研究计划,它由德国研究协会、德国学术基金会总会、欧盟执委会以及其他基金会共同补助。笔者认为... 一、前言 一个不寻常的历史教学研究计划 这个把“反思历史叙述”作为重点的历史教学研究计划是德国2000年到2007年的一个很活泼的大型研究计划,它由德国研究协会、德国学术基金会总会、欧盟执委会以及其他基金会共同补助。笔者认为这个研究计划最大的特色是它把理论与实际充分整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研究计划 历史思考能力
原文传递
《史学原论》的缘起及其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昌智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8年第6期64-77,136,137,共16页
普法战争后,法国人认为战败的原因不只在于军事,他们也将战败归之于智性上的落后。法国史学界,尤其是曾经留学德国的史家们,试图推动历史教育改革。大学的历史教育开始教导学生实作历史研究,让他们根据方法学的要求从事论文写作。当时... 普法战争后,法国人认为战败的原因不只在于军事,他们也将战败归之于智性上的落后。法国史学界,尤其是曾经留学德国的史家们,试图推动历史教育改革。大学的历史教育开始教导学生实作历史研究,让他们根据方法学的要求从事论文写作。当时担任巴黎大学历史系方法学讲座的瑟诺博司在推动大学历史教育改革时,也与同事朗格诺瓦共同出版方法学教学用的《史学原论》。瑟诺博司处在法国实证主义的大传统中,他的历史观基本上承袭着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强调将历史知识建立在可信的史料之上,另方面以系统的人类历史活动分类重现人类过去的基本图像。然而,他在历史解释的方法学中,坚持以人物为轴心解释社会结构的变迁。这种对社会科学的不信任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否定,给《史学原论》添加了唯心思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原论 瑟诺博司 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原文传递
唐代史书对百济的记载与认识
8
作者 张荣芳 《唐史论丛》 2006年第1期151-167,共17页
一前言中国史书自《史记》以来,即对朝鲜半岛诸国的历史发展加以记载,显示中国官方、民间与朝鲜诸国往来频繁,关系极其密切。但是,在高丽、新罗和百济三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到百济国名,却是在唐初太宗敕撰的《晋书》。
关键词 百济 《晋书》 《隋书》 《梁书》 《北史》 辰韩 《旧唐书》 《周书》 遣使 刘仁轨
原文传递
崇祯初年钱谦益事件与东林内阁的瓦解
9
作者 吕士朋 《明史研究》 2012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前言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由校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因无子嗣,临终前命皇五弟信王由检继承。由检即位后,定年号为崇祯(次年1628改元),他就是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帝。崇祯帝即位之初,颇能振作有为,他运用非常高明的策略,于天启七年十一... 前言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由校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因无子嗣,临终前命皇五弟信王由检继承。由检即位后,定年号为崇祯(次年1628改元),他就是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帝。崇祯帝即位之初,颇能振作有为,他运用非常高明的策略,于天启七年十一月除去魏忠贤(1568-1627),并将内阁、九卿中的阉党予以撤换,依情节轻重分别罢职、戍边,甚至处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内阁 五弟 信王 戍边 运用 逆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