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知识视觉化呈现原理、方法与实践研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尚晓青 许佳 陈明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28,共6页
在我国学生数学理解水平仍逊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状态下,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仍然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数学知识的视觉化呈现为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突破口,在以知识结构化与呈现区块化融合、知识呈现步骤化... 在我国学生数学理解水平仍逊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状态下,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仍然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数学知识的视觉化呈现为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突破口,在以知识结构化与呈现区块化融合、知识呈现步骤化与口语简化引导融合、情境与数学信息呈现融合、视觉刺激标识与建立信息关联融合为基本方法的指引下,视觉化呈现方式能通过视觉强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学生的认知负荷,为学生理解数学搭建阶梯。研究以视觉化呈现的教学设计为自变量,开展了“初步认识分数”单元的整体设计和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知识视觉化呈现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尤其对于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能够为内在认知负荷较高的教学难点搭建理解的脚手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识记、领会以及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呈现 视觉化呈现 教学设计 认知负荷
下载PDF
近代俄国的历史观念与国族意识——以历史学家米留可夫为例
2
作者 陈仁姮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104,共15页
俄罗斯随历史发展成为领土辽阔的庞大国家。随时间与空间的延续,生活在其中的人竟然无法就国族文化得到共识。十九世纪的知识阶层独立于政权之外展开社会自发的国族论述。从早期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国族本质辩论,到革命前政治意识型态之... 俄罗斯随历史发展成为领土辽阔的庞大国家。随时间与空间的延续,生活在其中的人竟然无法就国族文化得到共识。十九世纪的知识阶层独立于政权之外展开社会自发的国族论述。从早期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国族本质辩论,到革命前政治意识型态之争,国家历史是知识分子最重要论述依据。历史学家应能发挥专业长才,贡献于审视国族文化,却又往往被视为与知识阶层隔绝。本文以莫斯科学派的米留可夫为例,探究历史学家的国族观念。米留可夫无法认同长期受浪漫主义唯心哲学主导的俄国社会思想,主张经验历史的重要,如此才能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找到真正的国族文化。他希望用客观的方法替代过去以人类精神为主体的理论架构,因此为俄国历史学和国族论述添上了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留可夫 俄国知识分子 俄罗斯 俄国历史学 国族主义
下载PDF
美国与中国台湾公共行政博士教育研究质量的对照分析
3
作者 谢俊义 王俊元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09年第1期57-79,共23页
公共行政要在知识与质量上有所进展,必须寻求严谨性,学者在论述这项议题时,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从研究传统着手,如方法论的辩证,其二,以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指标为判准。本文以后者为切入点,并以文献检阅及内容分析的方式,探究美国博士学... 公共行政要在知识与质量上有所进展,必须寻求严谨性,学者在论述这项议题时,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从研究传统着手,如方法论的辩证,其二,以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指标为判准。本文以后者为切入点,并以文献检阅及内容分析的方式,探究美国博士学程的设计、专业学会的角色,以及关于美国博士论文质量相关研究,并根据此一分析模式的相关研究指针,进一步检视中国台湾地区自1989年之后的公共行政相关博士论文摘要。最后,在研究发现与建议上,本文试图为中国台湾公共行政相关领域的博士学程设计、博士论文的研究质量,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言,并期待专业学会亦能如同NASPAA一般,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教育 中国台湾 博士论文 学程 公共行政领域 对照分析 研究指标 专业学会 公共行政学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由乐观到悲观到乌托邦 “末日症候群”与其后的新科技发展观
4
作者 曾华璧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3期73-81,共9页
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相信历史可以美好的发展下去,因为科技进步的成果,加上欧洲工业化社会对海外殖民势力拓展快速,而新大陆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意涵资源的丰富与无限性。所有这些因素,促使18、19世纪欧美先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极度乐观... 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相信历史可以美好的发展下去,因为科技进步的成果,加上欧洲工业化社会对海外殖民势力拓展快速,而新大陆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意涵资源的丰富与无限性。所有这些因素,促使18、19世纪欧美先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极度乐观的意识型态与历史进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进入了丰裕社会的时代,直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来临,方才宣告结束(1945-1973)。几乎是在丰裕社会结束的后期时刻,西方工业化社会面对环境危机问题的出现,而引发对人类未来命运与生存的悲观疑虑,这就是所谓的“末日症候群”(Doomsday Syndrome),而具有改造社会理想特质的“适宜科技”观念,成为解决末日危机的方式之一。本文试从历史演进与变迁的角度,针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环境危机的环伺之下,“末日症候群”论述的出现与要点,以及科技观念因应其影响而产生的新发展与特点等几个面向,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日症候群 适宜科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