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有脸孔的“人们”——海德格尔“同为主体性”的批判
1
作者 黄铭惇 《哲学门》 CSSCI 2015年第1期137-155,共19页
在海德格尔的分析中,“人们”是一个虚主词。一个人都是“人们”;包括我、你与他或我们、你们与他们。但是,“人们”没有真实的内容,所以,在意义的讨论上,“人们”是“无人”。在《存在与时间》的论述中,海德格尔并未对“同为主体性”... 在海德格尔的分析中,“人们”是一个虚主词。一个人都是“人们”;包括我、你与他或我们、你们与他们。但是,“人们”没有真实的内容,所以,在意义的讨论上,“人们”是“无人”。在《存在与时间》的论述中,海德格尔并未对“同为主体性”进行明确的分析与批判,可是,当我们将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哲学问题与结构。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此在”与“先验主体”;2.“共同存在”与“同为主体性”。“人们”的现象同时包含这两个层次。首先,我们必须对“人们”的问题有根本性的认识,为什么“人们”是集体性的,同时,在这个现象中,“人们”是否将剥夺我们的“真实存在”?其次,“人们”是具体的社会现象,所以,我们将“人们”的现象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讨论。这四个部分是:1.“人们”作为“公开场合”(die Öffentlichkeit),它是社会关系的事实。2.“平凡性”(die Durchschnittlich-keit)是“公开场合”的“存有者经验”。3.“人们”取代其他人的“本质内容”(das Wesensinhalt)。4.“此在”自己是“人们”。最后,我们将阐述“共同存在”(das Mitsein)与“同为主体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存在意义”上,海德格尔的批判有什么样的重要性。不同的哲学思想衍生不同的哲学方法。胡塞尔认为,“感同身受”(die Einfühlung)可以建构“同为主体性”的“存在意义”。但是,海德格尔认为,“感同身受”的理解是根本的错误;这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们 同为主体性 感同身受 设身处地 一同前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