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名老年志愿者耳鸣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琳 马瑞 +6 位作者 吴晓琴 林运娟 静媛媛 余力生 赖仁淙 曾琳 马鑫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志愿者中耳鸣的发生率及特点,初步探讨老年人发生耳鸣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对1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志愿者进行耳科查体、听力检查、耳鸣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志愿者平均年龄为71.4岁,现有耳鸣77例... 目的:研究老年志愿者中耳鸣的发生率及特点,初步探讨老年人发生耳鸣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对1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志愿者进行耳科查体、听力检查、耳鸣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志愿者平均年龄为71.4岁,现有耳鸣77例(51.3%),其中持续耳鸣大于3个月者31例,占现有耳鸣志愿者的40.3%。现有持续耳鸣组、现有非持续耳鸣组、既往耳鸣组、无耳鸣组之间听力损失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组头痛、睡眠障碍、反酸等没有统计学差异。以70岁为界,年龄与耳鸣的发生呈负相关(r=-0.090,P<0.05);以60dB听力为界,听力损失与耳鸣的发生呈正相关(r=0.061,P<0.05)。结论:到达一定年龄(70岁)之后,耳鸣的发病率反而变低。听力损失越大老年人耳鸣的发病率可能增加,听力损失是老年人耳鸣发生最相关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耳鸣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年龄 老人 听力损失
原文传递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鸣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林运娟 吴晓琴 +2 位作者 马鑫 余力生 赖仁淙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研究耳鸣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77例行中耳乳突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根据耳鸣与中耳炎发病是否同侧判定是否为中耳炎相关耳鸣,进一步比...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研究耳鸣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77例行中耳乳突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根据耳鸣与中耳炎发病是否同侧判定是否为中耳炎相关耳鸣,进一步比较中耳炎相关耳鸣与无耳鸣两组患者听力严重程度、睡眠障碍、偏头痛(偏头痛体质)、打鼾、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在耳鸣的发生及耳鸣分级中的差异。结果:中耳炎相关耳鸣的发生率为55.8%(43/77),76.7%的耳鸣患者(33/43)耳鸣发生晚于中耳炎数年乃至数十年。43例中耳炎相关耳鸣患者与31例无耳鸣患者在是否为偏头痛体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而在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及是否睡眠障碍、打鼾、胃食管反流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耳鸣分级与听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其中耳鸣侧骨导250 Hz、500Hz、1kHz、2kHz、4kHz均值,中频(1kHz、2kHz)均值及4kHz的P值分别为0.010、0.019和0.003,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356和0.443。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发生的耳鸣,发生时间可能和中耳炎的时间不一致,理论上晚于中耳炎的发生更加合理。慢性中耳炎患者是否发生耳鸣,与是否伴有睡眠障碍、气导以及骨导听力损失的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偏头痛体质有关。中耳炎相关耳鸣的严重程度则与骨导听力损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耳鸣 睡眠障碍 偏头痛
原文传递
121例位置试验阳性患者眼震特征及病史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运娟 吴晓琴 +3 位作者 山海军 马鑫 余力生 赖仁淙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观察位置试验阳性患者位置性眼震特征及病史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位置试验阳性的121例患者,根据2017年BPPV指南标准,将位置试验出现阳性眼震者分为确定诊断组(确诊组)和存在争议的综合征组(综合征组),分析2组的性别、... 目的:观察位置试验阳性患者位置性眼震特征及病史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位置试验阳性的121例患者,根据2017年BPPV指南标准,将位置试验出现阳性眼震者分为确定诊断组(确诊组)和存在争议的综合征组(综合征组),分析2组的性别、年龄、既往有无头晕反复发作、头痛和晕动症等因素、眼震特征及复位效果。结果:121例患者中,49例(40.5%)确诊为BPPV,72例(59.5%)考虑存在争议的综合征。女性在确诊组和综合征组的构成比分别为76.2%和78.9%。确定诊断和存在争议的综合征年龄均值分别为(51.2±16.8)岁和(51.3±15.7)岁。2组间眼震时长、自发眼震、摇头后眼震等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组后半规管耳石水平和垂直方向眼震强度均值分别为(10.2±7.4)°/s和(36.6±17.5)°/s,水平半规管耳石水平强侧和弱侧强度均值分别为(40.8±25.1)°/s和(20.7±11.1)°/s;综合征组水平和垂直方向眼震强度均值分别为(7.2±7.7)°/s和(7.2±4.3)°/s。综合征组头痛患有率显著高于确诊组(P=0.013)。初始治疗完成后1d进行即时疗效评估,确诊组复位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和87.5%,综合征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0和30.4%。结论:位置试验阳性眼震者中,综合征组占多数。其眼震特征为低速率,持续时长,多伴有自发性眼震和诱发摇头后眼震;病史特征多伴有头痛和腔隙脑梗;复位效果往往不理想;推测部分可能与前庭性偏头痛、中枢性位置性眩晕等有关。BPPV的诊断一定要慎重,应仔细分析眼震及病史特征,不要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电图 偏头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