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上下第三系界线划分的孢粉学证据 被引量:8
1
作者 雷作淇 黄奇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1-294,6-26,共24页
通过对台湾中部南投县国姓地区北港溪剖面的孢粉样品分析,结合已有的台湾北部基隆地区万里-大武仑露头剖面的孢粉资料,认为台湾地区上下第三系界线置于炭寮地层与十四股层(南投)或公馆凝灰岩与木山层(基隆)之间较为合理。其孢粉... 通过对台湾中部南投县国姓地区北港溪剖面的孢粉样品分析,结合已有的台湾北部基隆地区万里-大武仑露头剖面的孢粉资料,认为台湾地区上下第三系界线置于炭寮地层与十四股层(南投)或公馆凝灰岩与木山层(基隆)之间较为合理。其孢粉组合特征,反映出古气候由晚渐新世以含桤木粉松粉孢粉组合为特征的寒冷潮湿的北亚热带型向早中新世以含榆科栎属孢粉组合为特征的温暖湿润的南亚热带型过渡趋势。由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北坡的珠海组、涠洲组、陵水组和尚村组孢粉组合均以含有丰富(或显著)的桤木粉Alnipolenites和松粉Pinuspolenites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第三纪 古植物群 台湾地区
下载PDF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 Ⅰ.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被引量:105
2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4 位作者 刘颖 李寄 陈正宏 于津生 桂训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3-520,共8页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特征为典型的钾玄质岩石,岗尾、轮水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属酸性—偏中性的钾玄质系列岩石(少数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而石花岗闪长岩则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这些岩体在岩石化学演化趋...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特征为典型的钾玄质岩石,岗尾、轮水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属酸性—偏中性的钾玄质系列岩石(少数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而石花岗闪长岩则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这些岩体在岩石化学演化趋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属于同一个岩石成因系列。 40Ar- 39Ar和 Rb- 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马山和岗尾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 (164± 2) Ma和 (154± 1) Ma。阳春地区从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发生了 3次主要的岩浆活动,从早到晚岩浆的 K富集程度逐渐降低,岩浆岩成分从钾玄质系列过渡到钙碱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岩石化学 年代学 广东 中生代 构造
下载PDF
台湾龟山岛海底热液和绿岛陆上热泉伴生气体组分组成
3
作者 张海燕 杨灿尧 +7 位作者 陈镇东 陈雪刚 秦华伟 金爱民 丁茜 潘依雯 夏枚生 叶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7,共8页
热液伴生气体组成对分析热液来源,评估热液区岩浆活动的活跃程度,进而评估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制的活塞式水中游离气体取样器采集台湾龟山岛和绿岛上热液喷口热液活动伴生气体样品,采用MAT271型质谱计对其组分进行了分... 热液伴生气体组成对分析热液来源,评估热液区岩浆活动的活跃程度,进而评估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制的活塞式水中游离气体取样器采集台湾龟山岛和绿岛上热液喷口热液活动伴生气体样品,采用MAT271型质谱计对其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龟山岛热液区热液活动伴生气体以CO2为主,显示出高含量CH4、CO2和H2S等活性气体,低含量SO2、HCl等低温火山区温泉释放气体的特点;2011年龟山岛白泉喷口和黄泉喷口热液气体中CO2、N2、CH4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42.8‰、149.4‰、177.5‰和740.1‰、36.7‰、30.9‰。绿岛陆上热泉热液活动伴生气体以惰性气体N2为主,富含CH4,较少CO2、H2S等活性气体;2012年绿岛朝日温泉煮蛋区和绿岛潮间带近岸侧温泉池的热液气体中CO2、N2、CH4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805.8‰、126.9‰和34.4‰、7.9‰、899.5‰。推测龟山岛附近海域热液区伴生气体来源比绿岛陆上热泉伴生气体可能更深,前者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与围岩的反应弱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 龟山岛 绿岛 二氧化碳 甲烷 硫化氢
下载PDF
台湾集集地震九份二山滑坡发生机制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昭荣 袁仁茂 +1 位作者 胡植庆 郑清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0-954,共15页
台湾九份二山滑坡体积约4×107m3,是1999年集集地震所诱发的大型滑坡之一。该滑坡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对该滑坡的研究特别是有关滑行机制问题等还有许多争议。本文... 台湾九份二山滑坡体积约4×107m3,是1999年集集地震所诱发的大型滑坡之一。该滑坡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对该滑坡的研究特别是有关滑行机制问题等还有许多争议。本文作者基于颗粒体离散元素法,对九份二山滑坡的传送与堆积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由此分析探讨了滑坡的崩滑机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滑动时的摩擦系数为0.05,其最快速度可达50m.s-1;由于受地貌地形的影响,滑坡体滑行距离并不长,最大为1148m。滑坡过程模拟同时显示:该滑坡由于受滑坡前缘和滑坡面的几何形状影响,滑坡的崩滑机制并非单一的剪出破坏或拱曲作用,而是在滑坡体西南部区域以拱曲作用为主,在滑坡块体的东北部以剪出作用为主,并非二维模拟结果所显示的那样仅仅是拱曲破坏机制。本实例研究表明在分析大型山崩滑坡的崩滑机制时,除了要考虑崩塌物的特性及构造特征外,还需要考虑滑坡体周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滑动面的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份二山滑坡 运行堆积过程 滑行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Ⅱ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3
5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4 位作者 刘颖 李寄嵎 陈正宏 于津生 桂训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5,共9页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闪长岩强烈富集 K、 Sr和 LREE, (87Sr/86Sr)i≈ 0.704 6,ε Nd(t)≈+ 1;岗尾-轮水岩体较富集 K、 Rb、 Th和 LREE, (87Sr/86Sr)i≈ 0.706 3,ε Nd(t)≈- 2;石岩体较富集 Sr, K、 Rb、 Th和 LREE相对较低...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闪长岩强烈富集 K、 Sr和 LREE, (87Sr/86Sr)i≈ 0.704 6,ε Nd(t)≈+ 1;岗尾-轮水岩体较富集 K、 Rb、 Th和 LREE, (87Sr/86Sr)i≈ 0.706 3,ε Nd(t)≈- 2;石岩体较富集 Sr, K、 Rb、 Th和 LREE相对较低, (87Sr/86Sr)i=0.708 4~ 0.708 9,ε Nd(t)≈- 6。马山岩体来源于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和 LREE富集的交代地幔;岗尾-轮水岩体来自于放射成因 Sr、 Nd同位素组成略高或交代时间略早的富集交代地幔,并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石岩体则很可能是前存下地壳底垫基性岩重熔形成的。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南岭西部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拉张-减薄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微量元素 锶-钕同位素 侵入岩 地球
下载PDF
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4
6
作者 杨进辉 朱美妃 +1 位作者 刘伟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2-700,共9页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重点讨论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SiO_2含量从62%至72%,Na_2O/K_2O=0.64-1.79,多数样品...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重点讨论了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SiO_2含量从62%至72%,Na_2O/K_2O=0.64-1.79,多数样品大于1.0;K_2O+Na_2O值为7.34-8.49%,铝指数A/CNK=0.82~1.1,属于准铝质或过铝质Ⅰ型花岗岩;高Sr含量(Sr>800μg/g)、低Y和Yb含量(Y<10 μg/g;Yb<1.0μg/g)、轻重稀土分馏强烈(La_N/Yb_N=17.4~47.8);这些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adakite、太古代TFG岩系、Na质花岗岩及HiSrBa花岗岩而不同于岛弧环境的英安岩。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94~0.7114),负的δ^(Nd)(t)值(-11.2~-17.5),表明花岗闪长岩与adakite、HiSrBa花岗岩的成因不同而类似于Na质花岗岩和TTG岩系,即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由下部地壳镁铁质岩石脱水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Nd同位素与胶东地区基性脉岩的Nd同位素组成相近,表明二者有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源区。但基性脉岩出露面积明显小于花岗岩,二者之间存在着 SiO_2成分间隔,并且基性脉岩的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花岗闪长岩,从而表明花岗闪长岩不是基性脉岩结晶分异的产物,这与由幔源岩浆直接分异形成的高Sr、Ba花岗岩(HiSrBa)的成因不同。因此,花岗闪长岩有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地区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献华 李寄嵎 +3 位作者 刘颖 陈多福 王一先 赵振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371,共8页
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华夏古陆闽浙地区晚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可以划分成两组。第1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比值较高, L R E E富集, 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过渡性和碱性玄武岩, 与偏碱性的变质酸性... 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华夏古陆闽浙地区晚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可以划分成两组。第1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比值较高, L R E E富集, 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过渡性和碱性玄武岩, 与偏碱性的变质酸性火山岩(变粒岩) 构成板内 “双峰”式火山岩; 第2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 比值较低, L R E E平坦或略亏损, 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这些变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类似于现代红海型的裂谷初始洋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斜长角闪岩 地球化学 火山岩
下载PDF
海南岛“邦溪-晨星蛇绿岩片”的时代及其构造意义——Sm-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59
8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4 位作者 丁式江 李寄嵎 张仁杰 张业明 葛文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5-432,共8页
本文报道了邦溪和晨星两个地区变质基性岩的 Sm - Nd同位素定年结果。Sm - Nd等时线年龄 333± 12 Ma代表了变质基性岩的形成年龄。这些变质基性岩高度亏损 Th、Nb、Ta和轻稀土元素 ,εNd(t)≈ +7,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 ,形成于大洋... 本文报道了邦溪和晨星两个地区变质基性岩的 Sm - Nd同位素定年结果。Sm - Nd等时线年龄 333± 12 Ma代表了变质基性岩的形成年龄。这些变质基性岩高度亏损 Th、Nb、Ta和轻稀土元素 ,εNd(t)≈ +7,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 ,形成于大洋环境。本文将这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称之为“邦溪 -晨星蛇绿岩片”,它们与金沙江 -双沟 - Song Ma蛇绿岩在形成时代上基本一致 ,代表了东古特提斯洋的残片。邦溪 -晨星蛇绿岩片在早三叠世华南 (包括海南岛北部 )和印支块体 (包括海南岛中南部 )块体碰撞拼合时构造侵位在大陆上 ,成为“石碌混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海南岛 古特提斯 钐-钕同位素
下载PDF
辽宁丹东地区侏罗纪花岗岩的变形时代:^(40)Ar/^(39)Ar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38
9
作者 杨进辉 吴福元 +3 位作者 罗清华 钟孙霖 张艳斌 Simon A Wilde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05-1214,共10页
辽东半岛出露大量片麻状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180~157Ma,该套岩石的最大特点表现在岩石明显经历了早期上盘向NW推覆和后期近EW向伸展作用的韧性改造,然而其变形时代却一直未得到确定。本文以丹东市西南部黑沟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为... 辽东半岛出露大量片麻状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180~157Ma,该套岩石的最大特点表现在岩石明显经历了早期上盘向NW推覆和后期近EW向伸展作用的韧性改造,然而其变形时代却一直未得到确定。本文以丹东市西南部黑沟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为例,通过激光^(40)Ar/^(39)Ar年代学研究探讨该岩体的变形时代。激光^(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黑沟岩体经历的早期推覆、挤压事件发生在~143Ma,而后期地壳伸展作用则发生在121~113Ma,并且该区在早白垩纪期间经历了快速冷却、抬升过程。从而表明在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期间(143~113Ma)辽东半岛经历了区域构造体制变革。结合前人大地构造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辽东半岛晚侏罗纪-早白垩纪NW向推覆、挤压事件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结果,而晚期(早白垩纪)的地壳伸展事件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转向和变速、华北东部岩石圈较薄以及挤压后地壳松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侏罗纪花岗岩 变形时代 ^40AR/^39AR年代学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的差异隆升特征——花岗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非 朱日祥 +5 位作者 李齐 贺怀宇 罗清华 卢欣祥 桑海清 王英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5-459,共15页
分别出露于东、西秦岭的曹坪和沙河湾岩体、老君山和秦岭梁岩体 ,是秦岭全面碰撞后于三叠纪末 (T3 )侵入的花岗岩体 ,其冷却历史记录了秦岭陆内造山阶段的初期隆升过程。通过对角闪石、黑云母和钾长石的40 Ar/ 3 9Ar年龄测定 ,以及对钾... 分别出露于东、西秦岭的曹坪和沙河湾岩体、老君山和秦岭梁岩体 ,是秦岭全面碰撞后于三叠纪末 (T3 )侵入的花岗岩体 ,其冷却历史记录了秦岭陆内造山阶段的初期隆升过程。通过对角闪石、黑云母和钾长石的40 Ar/ 3 9Ar年龄测定 ,以及对钾长石40 Ar/ 3 9Ar年龄谱进行的多重扩散域模拟计算 ,发现东、西秦岭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冷却历史 :从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 ,东、西秦岭同时由 5 0 0℃开始快速冷却 ,之后东秦岭经过一个短暂的稳定期 (约 2 0Ma)后又持续快速冷却 ,至中侏罗世末即已通过 15 0℃等温线 (约地表下 3~ 5km) ;而西秦岭在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初的近 10 0Ma中一直处于稳定平缓的状态 ,至晚白垩世中期才快速冷却至 15 0℃。这种不同的冷却历史可能反映了东、西秦岭的差异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40AR/^39AR年代学 MDD模式 秦岭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左右的去顶剥蚀作用——^(40)Ar/^(39)Ar热年代学定量制约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前的快速冷却事件及构造意义——^(40)Ar/^(39)Ar及FT热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8-96,共9页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能和该地区的抬升活动有关,造成地壳厚度在这一时期增加。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台湾中部和北部山地植被垂直带表土花粉和植被重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革 薛滨 +1 位作者 刘平妹 李政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1663-1666,共4页
调查分析了台湾中部沙里仙山和北部乐培山各类山地植被下的表土花粉,并采用生物群区化方法进行植被转化.各个表土花粉样点上的植被类型根据各类花粉出现的相对数量、植物功能型的分配和植被组合三者关系进行矩阵运算和模糊归类选择.结... 调查分析了台湾中部沙里仙山和北部乐培山各类山地植被下的表土花粉,并采用生物群区化方法进行植被转化.各个表土花粉样点上的植被类型根据各类花粉出现的相对数量、植物功能型的分配和植被组合三者关系进行矩阵运算和模糊归类选择.结果表明,表土花粉模拟的植被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拔500m以上山地热带、亚热带的栲-青冈林、山地暖温带栎林、松-栎林、山地温带和寒温带铁杉-云杉林及云杉-冷杉林等植被,其地理位置与实际植被的海拔高度分布基本一致.该研究能够为我国大范围表土花粉调查和垂直植被型变化提供花粉资料,为低纬植物功能型和植被型组合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为利用地层花粉重建第四纪植被的现代类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山地 植被重建 表土花粉 垂直植被 古植被模拟 台湾省 中部山地 第四纪
原文传递
桂东南钾玄质侵入岩带及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0
14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3 位作者 刘颖 李寄嵎 孙敏 陈正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8期1992-1998,共7页
野外地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广西东南部中生代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之共生的碱性花岗岩岩体属钾玄质系列岩石 ,从而厘定出一北东向展布的钾玄质侵入岩带 .这些钾玄质侵入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 ,而... 野外地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广西东南部中生代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之共生的碱性花岗岩岩体属钾玄质系列岩石 ,从而厘定出一北东向展布的钾玄质侵入岩带 .这些钾玄质侵入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 ,而且无明显的Nb ,Ta亏损 ,与板内型或裂谷型钾玄岩相似 ,表明其形成与岛弧无关 ,而很可能是在中生代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侵入岩 岩石学 元素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海南岛洋中脊型变质基性岩: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4 位作者 丁式江 李寄嵎 张仁杰 张业明 葛文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9,共6页
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带北侧的屯昌晨星农场和昌江邦溪农场两个地区有大量的变质基性岩呈透镜状的断片产于古生界地层中.这些变质基性岩在化学成分上类似于拉斑玄武质岩石,但高度亏损Th,Nb,Ta和轻稀土元素,与亏损的洋中脊玄... 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带北侧的屯昌晨星农场和昌江邦溪农场两个地区有大量的变质基性岩呈透镜状的断片产于古生界地层中.这些变质基性岩在化学成分上类似于拉斑玄武质岩石,但高度亏损Th,Nb,Ta和轻稀土元素,与亏损的洋中脊玄武岩类似.根据野外地质关系推测这些变质基性岩可能形成于古生代,可能是古特提斯洋壳的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玄武岩 变质基性岩 海南岛 古特提斯洋壳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边缘海的“新仙女木”事件 被引量:49
16
作者 汪品先 卞云华 +1 位作者 李保华 黄奇瑜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5期452-460,共9页
根据15个沉积柱状样,对“新仙女木”期气候突变事件(YD)的分布和性质进行探讨。在所有这些经高分辨率地层分析的柱状样中,均发现有“新仙女木”事件,说明在西太平洋边缘海广泛出现。从同位素与微体古生物分析的结果看,^(14)C测年约11~1... 根据15个沉积柱状样,对“新仙女木”期气候突变事件(YD)的分布和性质进行探讨。在所有这些经高分辨率地层分析的柱状样中,均发现有“新仙女木”事件,说明在西太平洋边缘海广泛出现。从同位素与微体古生物分析的结果看,^(14)C测年约11~10kaBP的新仙女木期,是在12kaBP淡水注入海洋高峰之后,一次冬季表层水降温的短暂事件。在长江三角洲和日本海都记录了新仙女木期“视海退”现象,符合新仙女木期是两次海面快速回升期之间一次滞缓期的解释。新仙女木期的冬季表层水降温和盐度增高,均表明冬季风而不是夏季风加强。边缘海的这一次重大气候事件应当对相邻陆地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仙女木期 西太平洋 边缘海 冰消期 古气候学
原文传递
南沙NS90-103钻孔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气候环境信息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韦刚健 桂训唐 +2 位作者 李献华 陈毓蔚 于津生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对采自南沙海域Ns-90-103钻孔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解析其气候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沉积物^87Sr/^86Sr比值在末次冰期(0.7224~0.723)明显高于全新世... 对采自南沙海域Ns-90-103钻孔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解析其气候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沉积物^87Sr/^86Sr比值在末次冰期(0.7224~0.723)明显高于全新世和末次间冰期盛期比值(0.7210~0.7217),反映周这陆源区在末次冰期风化程度明显加强,^143Nd/^144Nd表现为末不期相对较高的特点,结合微量元素的结果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 碎屑沉积物 SR-ND同位素 古气候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