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宗朱辨义》与直书示义之书法
1
作者 张高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持比事属辞为研究视角,参考《朱子语类·春秋纲领》之论说,以《春秋宗朱辨义》为研究文本,考察张自超《春秋》学之原委,究竟如何宗朱。同时阐述即事可以显义,比事属辞可以观义以及以《经》治《经》,可以“无传而著”诸理念。上述观... 持比事属辞为研究视角,参考《朱子语类·春秋纲领》之论说,以《春秋宗朱辨义》为研究文本,考察张自超《春秋》学之原委,究竟如何宗朱。同时阐述即事可以显义,比事属辞可以观义以及以《经》治《经》,可以“无传而著”诸理念。上述观点,分两节阐说论证:一是“直书示义,予夺俱见”与朱子《春秋》学。拟从“但据直书,而善恶自著”之视角,凸显朱子《春秋》学之主轴,为后半幅论说提供学理依据。二是“据事之实,仍史之文”与《春秋》宗朱。朱子《春秋》学,或语焉不详,未臻完善;或疑似之际,有待辨析。张自超《春秋宗朱辨义》,既述且作,兼顾“宗朱”与“辨义”,往往于前修未密处,后出转精,以建构自成一家之《春秋》诠释学。由此观之,张自超著《春秋宗朱辨义》,堪称朱子《春秋》学之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书法 直书示义 比事属辞 《春秋宗朱辨义》 朱子《春秋》学
下载PDF
台湾宋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高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8-27,共10页
探讨五十年来台湾宋诗研究之五项现况,包括:研究基地,以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东吴大学为主;研究学者,为毕业于上述四校之老、中、青三代学人;研究选题,较集中于大家名家作品之考察,选择诗话笔记作学位论文者尤多;研究方法,大... 探讨五十年来台湾宋诗研究之五项现况,包括:研究基地,以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东吴大学为主;研究学者,为毕业于上述四校之老、中、青三代学人;研究选题,较集中于大家名家作品之考察,选择诗话笔记作学位论文者尤多;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归纳法、分析法,间有运用比较文学、科际整合法者;学术专刊,以成功大学主编《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文津出版社发行宋诗专著最为大宗。复就目前研究现况之优长或缺失作检讨,提出展望意见,以策励来兹,自勉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宋诗 研究选题 研究方法 学位论文 研讨会 学术专刊 学术原创
下载PDF
记南台湾府城奉祀爱国诗人屈原之庙宇
3
作者 陈怡良 《闽台文化研究》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一、南台府城,民间信仰鼎盛自清代中叶以来,凡说到台湾之源流与文化者,就不得不提起流传至今,亦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句俗语,是"一府二鹿三艋舺",这其中之"一府",指的即是台南府城,这是因为台南市是台湾开发最早之城... 一、南台府城,民间信仰鼎盛自清代中叶以来,凡说到台湾之源流与文化者,就不得不提起流传至今,亦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句俗语,是"一府二鹿三艋舺",这其中之"一府",指的即是台南府城,这是因为台南市是台湾开发最早之城市,亦为台湾史之发迹地。尽管在今日,台南市并未如居于北端之台北市,有着显赫声势之政、经与文化、交通龙头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台湾 爱国诗人屈原 台南市 台南府 清代中叶 艋舺 临水夫人 杂祀 台湾光复 祭神
下载PDF
乡野传奇——屈原后裔出现于台湾彰化之谜
4
作者 陈怡良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一、屈原家世部分成谜伟大的民族诗人、爱国诗人,亦是"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其生平的相关资料,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刘向《新序·节士》中。其它记载,就只有屈原在所作《楚辞》几篇作品中,透露出... 一、屈原家世部分成谜伟大的民族诗人、爱国诗人,亦是"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其生平的相关资料,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刘向《新序·节士》中。其它记载,就只有屈原在所作《楚辞》几篇作品中,透露出少许的讯息而已。由于先秦文献,如《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均未见载有屈原的名字,及有关他的生平传记资料(按:刘向所编辑之《新序》,其中史料,多来自先秦经书百家,少数史料来自汉代,亦有某些篇章,出处无从考查,原书或已散失,则《新序·节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战国策》 《新序》 先秦文献 世界文化名人 《吕氏春秋》 袁山松 水仙尊王 屈瑕 《楚辞章句》
下载PDF
台湾经学的领航者─屈万里先生
5
作者 何淑苹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9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经学研究 先生 台湾地区 万里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 图书馆馆长 知名学者
下载PDF
宋代雕版印刷与传媒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高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7,共13页
印刷传媒对于文学之激荡,是一个值得研究之课题。整合宋代版本学、目录学、印刷史料及诗话、笔记、诗文集、序跋等文献,考察印本图书相较于写本,传媒效应存在异同,对于文风士习,生发影响显著;对于阅读接受、士人习性亦有改易。雕版印刷... 印刷传媒对于文学之激荡,是一个值得研究之课题。整合宋代版本学、目录学、印刷史料及诗话、笔记、诗文集、序跋等文献,考察印本图书相较于写本,传媒效应存在异同,对于文风士习,生发影响显著;对于阅读接受、士人习性亦有改易。雕版印刷对于规矩法度之讲求、能入能出之提倡、诗话评点之崛起、文学体式之嬗变、经典研究之复兴、学术风尚之转变,产生了种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印刷 传媒效应 印刷文化史 版本学 校雠学
下载PDF
破体与创造性思维──宋代文体学之新诠释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高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1,共12页
所谓破体,指将其他文体之特质与本色,转介、移植于本位文体之中,迭经移植换元、创意组合,于是促成文体再造、风格生新。如:古文之特色为典实、理道、词达、载道,为事之实用;移以置入贵清空、主风神、尚词婉、崇虚用、陶性情之诗歌中;或... 所谓破体,指将其他文体之特质与本色,转介、移植于本位文体之中,迭经移植换元、创意组合,于是促成文体再造、风格生新。如:古文之特色为典实、理道、词达、载道,为事之实用;移以置入贵清空、主风神、尚词婉、崇虚用、陶性情之诗歌中;或以古文章法句法入诗、以议论入诗、以虚词、奇零句入诗,会通化成,则体现为以文为诗。将原本隶属于诗歌之题材、主题、语汇、意象、风格,凭借新奇组合,而体现于词体中,则是以诗为词。辞赋本色如假设问对、铺陈错彩、排比衬映、韵散相间、托物设喻、卒章显志,体现于古文之中,则成以赋为文。凡此,皆突破本色,疏离当行,进行文体间之新奇组合,大抵切合创造性思维之表现。文体学讨论,宋初以来,以辨体和破体为两大主轴。王若虚楬橥"定体则无,大体则有"之说,以调和宋金文体学,可谓言简意赅,能得宋代文体学之大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体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赋为文 以文为四六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征引诗词考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益源 傅想容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7-63,共7页
《金瓶梅词话》的写作素材来源众多,相较于其它长篇小说,在征引诗词上的数量尤为可观,就目前已发现者来说,有90%以上集中在《水浒传》、宋元话本、元明文言小说、元明戏曲、历代诗词之中。统计其数量分别为:引自《水浒传》65首、宋元话... 《金瓶梅词话》的写作素材来源众多,相较于其它长篇小说,在征引诗词上的数量尤为可观,就目前已发现者来说,有90%以上集中在《水浒传》、宋元话本、元明文言小说、元明戏曲、历代诗词之中。统计其数量分别为:引自《水浒传》65首、宋元话本28首、元明文言小说28首、宋元戏曲21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征引诗词 种类 数量
下载PDF
疑案破解既有成 文学史理当改写——以木斋《古诗十九首》之研究成果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怡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8,共6页
编著文学史时,对于文学史料的收集、文献的鉴别去取,以及资料的安排运用,应当谨慎从事,但也不应划地自限,固守成见,而应收集对文学史中某些疑案能有所突破的论著,将其见解,适时编入著作中,以修正原有的观点。木斋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 编著文学史时,对于文学史料的收集、文献的鉴别去取,以及资料的安排运用,应当谨慎从事,但也不应划地自限,固守成见,而应收集对文学史中某些疑案能有所突破的论著,将其见解,适时编入著作中,以修正原有的观点。木斋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是就诗证诗,或以史证诗,条分缕析,详加辨证,其对学术的贡献,应是毋庸置疑的,也应当为文学史家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 木斋 文学史
下载PDF
清同治年间越南使节的黄鹤楼诗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益源 凌欣欣 《长江学术》 2011年第4期144-157,共14页
中国历代不乏描绘登览名楼的诗辞歌赋,然而当千古名楼──黄鹤楼,出现在异国人的笔下,那就足以引发关注。可能是例行的岁贡,可能是为了祝贺寿诞,又可能是为求封、告哀、报聘等理由,一群群越南的使节,从中国的南方,或走陆路,或走水路,肩... 中国历代不乏描绘登览名楼的诗辞歌赋,然而当千古名楼──黄鹤楼,出现在异国人的笔下,那就足以引发关注。可能是例行的岁贡,可能是为了祝贺寿诞,又可能是为求封、告哀、报聘等理由,一群群越南的使节,从中国的南方,或走陆路,或走水路,肩负著不同的使命,来到中国的土地上。也许在往程,又或者在回程,他们行经黄鹤楼,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录。出现在「他者」笔下的黄鹤楼,与中国传统文人诗文中的黄鹤楼,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又在巨变时代里,中国人心目中不朽黄鹤楼,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本文以清代同治年间,二次(1869、1871)出使中国之越南使节的黄鹤楼诗文为主要讨论对象,希望藉著这些珍贵而特殊的文献,一探黄鹤楼及其周遭环境的变迁,见证近代中国的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同治年间 越南使节 黄鹤楼
下载PDF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涵省察及多面向诠释——兼对“南山”一词新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怡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49-377,共29页
陶渊明所著《饮酒》诗二十首,其中《饮酒·其五》被赞颂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作中的杰作"(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更是"名句中的名句",传... 陶渊明所著《饮酒》诗二十首,其中《饮酒·其五》被赞颂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作中的杰作"(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更是"名句中的名句",传诵千古。原因为何?历来评家观点不一,虽具真知灼见,惜文字皆简约,琐碎零落。个人乃草撰本文,期能更深入、多方探究诗人创作之微旨,两句的深刻意涵,及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饮酒 悠然 南山
下载PDF
谢灵运《山居赋》创作意蕴及其写景探胜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怡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7-526,共20页
谢灵运为中国山水诗派的宗师,有"元嘉之雄"、"六朝之冠"等美誉。实际其辞赋,也极有特色,惜不为评家青睐,对其赋作,负面评价多,正面评价少,此并非客观公道。以其《山居赋》而言,开拓了刘宋赋文的新领域,让后人更了... 谢灵运为中国山水诗派的宗师,有"元嘉之雄"、"六朝之冠"等美誉。实际其辞赋,也极有特色,惜不为评家青睐,对其赋作,负面评价多,正面评价少,此并非客观公道。以其《山居赋》而言,开拓了刘宋赋文的新领域,让后人更了解六朝园林之文化历史,与当代文人的艺术生活、精神世界,价值不应轻估。本文除重评《山居赋》之文学价值外,另针对其创作意蕴与写景胜处探析。创作意蕴含:体现求美之心态、表明创作之理念、隐寓博学之自豪、流露赏爱之生活、宣扬崇信之佛法、展示新变之成果等。写景胜处,则略分:摹写细致、疏密相间、就景抒情、动静相衬、景入理势等,均加以论证后作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居赋 辞赋 山水 园林
下载PDF
方法求灵活 现状宜突破──文学史重写方法管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怡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现状 重写 民族生活 文学历史 中国民族 民族精神 文学发展
下载PDF
《诗人玉屑》“选字下字”说述评──以意新语工为讨论核心(续)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高评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2期49-61,共13页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即致力于此。除外,提示选字用词之指南者,又有诗眼、响字、活字、警策、稳惬字与颖异字诸端。宋人诗话尤热衷讨论前三者。本文梳理《诗人玉屑》征引之文献,归纳选字下字之议题有三:推敲与工拙;响字、活字与一字师;日煅月炼与自然成文。同时,厘出下字炼字之灵方有五,论证唐诗喜用名词,宋诗好用动词;而宋人审美反馈于诗话,遂多持动词之遣用论衡唐诗。宋人之文艺审美存在双重模态,创作或评论往往依违于规矩、自由,徘徊于成法、活法之中。《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论意新、语工,亦信有此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眼 活字 响字 意新语工 《诗人玉屑》
下载PDF
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论点选载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登翰 汤漳平 +16 位作者 杨彦杰 谢重光 陈耕 王日根 谢国兴 江柏炜 陈益源 柯木林 曾玲 林国平 林华东 徐晓望 陈庆元 郭志超 郑镛 何池 庄小芳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5-26,共22页
2013年12月2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闽南文化的内... 2013年12月2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闽南文化的内涵、外延及特征,闽南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社会功能,闽南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闽南文化的跨文化阐释,闽南文化的世界性及其意义,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闽南文化的生态保护,闽南文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言简意赅,探幽发微,对当下闽南文化理论研究势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期节录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也希望由此来带动和促进闽南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闽南文化 师范大学 海峡两岸 社会功能 生态保护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苏辙《春秋集解》以史传经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高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25,34,共15页
北宋《春秋》学以争论褒贬、臧否义例为主潮,滔滔汩汩,席卷天下之际,苏辙《春秋集解》特出其间,以矫俗规过为著书旨趣,极力诋斥孙复诸家"以意说经"之穿凿钩深。家学、庭训、地域文化与学风世俗之激荡触发,于是蔚为苏辙《春秋... 北宋《春秋》学以争论褒贬、臧否义例为主潮,滔滔汩汩,席卷天下之际,苏辙《春秋集解》特出其间,以矫俗规过为著书旨趣,极力诋斥孙复诸家"以意说经"之穿凿钩深。家学、庭训、地域文化与学风世俗之激荡触发,于是蔚为苏辙《春秋集解》以训诂为书法,事义兼采而又归本于"以史传经"之特色。本文考其特色大抵有三:一、解读《春秋》,专主《左传》叙事;二、据史为断,批驳"以意说经";三、事据《左传》,义兼《公》《谷》;权衡诸家,发挥经旨隐微。此种透过考据事实,以得书法之治经风格,于北宋揣度义例、执着褒贬之《春秋》学研究主潮中,真堪为沧海横流之中流砥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春秋集解》 以史传经
下载PDF
越南女神柳杏公主汉喃文献考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益源 《中华文史论丛》 2007年第2期219-243,共25页
越南母道信仰蓬勃,其中柳杏公主被誉为第一女神,香火鼎盛。本文依序考察越南女神——柳杏公主的各种越南汉喃文献资料(包含笔记、小说、仙传、神敕、神迹、玉谱、降笔、对联、题诗、演音、嘲文、显灵传说、民间故事等),探索柳杏公主... 越南母道信仰蓬勃,其中柳杏公主被誉为第一女神,香火鼎盛。本文依序考察越南女神——柳杏公主的各种越南汉喃文献资料(包含笔记、小说、仙传、神敕、神迹、玉谱、降笔、对联、题诗、演音、嘲文、显灵传说、民间故事等),探索柳杏公主故事的发展演变之迹,以藉此呈现越南母道信仰的丰富多釆,并彰显越南汉文小说(如《传奇新谱》)与越南民间信仰关系深厚之一端。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受中国道教影响的越南柳杏公主信仰,甚至回传到广西京族来,这也是中越两国道教文化密切交流的一项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道教 柳杏公主 汉喃文献
下载PDF
曹甄秘恋千古谜大破大立说分明——读木斋新著《曹植甄后传》
18
作者 陈怡良 《云梦学刊》 2018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在《北堂书钞》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署名为曹植,此为《古诗十九首》为曹植之作铁证之一;元代地图所展示的洛阳宫城图,其中有"阿阁""芙蓉殿"等建筑物,此为铁证之二;甄后所葬之村为"灵芝村&qu... 在《北堂书钞》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署名为曹植,此为《古诗十九首》为曹植之作铁证之一;元代地图所展示的洛阳宫城图,其中有"阿阁""芙蓉殿"等建筑物,此为铁证之二;甄后所葬之村为"灵芝村",此为铁证之三;邺城在南北朝北周时代被改为"灵芝县",此为铁证之四;读陆机的《拟古诗》,发现诗中揭示曹植、甄后恋情的洞房之地,就在阿阁"兰室",此为铁证之五;将这些散落的"古诗"重新安放到可能出现的时空交叉点上,其中地名、方位、时间、节气、人物关系,都密切相关,可谓铁证之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古诗 曹植 甄后 铁证
下载PDF
源自漳州的三份越南家谱
19
作者 陈益源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向外波散,其中闽南文化更在中原文化与海外文化之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以海阳《慕泽武族世系事迹》、顺化《明乡陈氏正谱》、河内《李氏家谱》这三份其祖先源自福建漳州的越南家谱为例,陈述在漳州和越南...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向外波散,其中闽南文化更在中原文化与海外文化之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以海阳《慕泽武族世系事迹》、顺化《明乡陈氏正谱》、河内《李氏家谱》这三份其祖先源自福建漳州的越南家谱为例,陈述在漳州和越南之间鲜为人知的移民状况。通过这类稀见文献的搜集与剖析,可强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外文化三者的联系,丰富中外移民文化研究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家谱 漳州 移民
下载PDF
经学与文学的会通
20
作者 张高评 《长江学术》 2007年第4期27-37,共11页
经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传统文学的根本,文学理论的祖始.本文就学科的整合和联姻观点,论述两大主题:经学典籍的文学解读,文学理论对经学的受容.前者分史传文、哲理文、杂文,以解读十二经之文本,提供六十余个研究课题.后者依文... 经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传统文学的根本,文学理论的祖始.本文就学科的整合和联姻观点,论述两大主题:经学典籍的文学解读,文学理论对经学的受容.前者分史传文、哲理文、杂文,以解读十二经之文本,提供六十余个研究课题.后者依文艺学原理,分文学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四者,以阐明文艺理论对经学的受容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文学 文学理论 会通 受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