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性医院的台湾优质护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吉珍 李作英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年第3期21-23,共3页
构建磁性医院,能更好地留住护理人员,进而确保病人安全。从提升护理主管领导影响力、提高工作环境满意度、塑造专业形象、提高护理技能以及持续改善病人照护品质等5个方面,就台湾的优质护理职场实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磁性医院 优质护理 台湾地区
下载PDF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2
作者 钱海燕 王征 +4 位作者 何冀芳 陈冠群 卢长林 俞梦越 刘德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1-538,共8页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栓治疗 老年人 专家 心肌梗死 高龄患者 心血管疾病 高发人群 评分系统
下载PDF
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3
作者 钱海燕 王征 +5 位作者 何冀芳 陈冠群 卢长林 俞梦越 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161-168,共8页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 75岁以上(≥75岁)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制订《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老年人 75以上 诊疗准则
下载PDF
≥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4
作者 钱海燕 +4 位作者 王征 刘德平 卢长林 俞梦越 陈冠群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3期201-209,共9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增龄显著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脂血症是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脂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已为临床共识。相对于65岁以下人群,65岁以上患者血脂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高龄(≥75岁)老年人群的血脂...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增龄显著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脂血症是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脂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已为临床共识。相对于65岁以下人群,65岁以上患者血脂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高龄(≥75岁)老年人群的血脂管理证据尤为不足。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同服多种药物,因此用药还需考虑治疗成本、药物特性和相互作用、患者体能、虚弱程度以及余寿等。尤其是≥75岁高龄老年患者,个体差异极大,而且不同的危险因素对高龄老年人的影响具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75以上 血脂异常 诊疗准则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远程心电图监控之远距照护模式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作英 廖珮宏 +1 位作者 洪崇烈 陈盈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 :分析近年来在某医学中心接受远距照护民众的人口学趋势,以期为未来医疗机构发展远距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5月某医学中心参与远距照护的1 621例个案,监测相关数据。结果 :服务对象以女性(64.7%)居多;... 目的 :分析近年来在某医学中心接受远距照护民众的人口学趋势,以期为未来医疗机构发展远距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5月某医学中心参与远距照护的1 621例个案,监测相关数据。结果 :服务对象以女性(64.7%)居多;平均年龄(71.0±24.7)岁;以小区筛检的单一疗程使用者居多(69.1%),其次为使用<1年者;个案平均管理时间为4.2个月。服务个案过去的疾病诊断分析以心血管疾病诊断(45%)居多,其他为高血压诊断(35%)。心电图量测方面经由医师判读结果发现,诊断正常心律人次占最多(71.5%),心房颤动(7.2%)次之。有异常值电话关怀1 387人次(24.1%)及定期电话关怀3 787人次(65.9%)。结论 :远距照护能成功找出偶发型心房颤动病人,对其防治大有进展。电话关怀功能提醒个案回诊,虽增加门诊次数但可降低住院次数与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未来建议能扩大远距照护保险给付,提升连续性照护与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远距照护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