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台湾50年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巫铭昌
戴剑锋
谢秀珍
杨丽秀
-
机构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
台湾美和技术学院技术合作发展处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23,共12页
-
文摘
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职教育一直扮演着人才培育的重要角色;技职教育所培育之各级专业技术人力,促进了充分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林金田,2000)。台湾技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协助学生探索职业性向与兴趣,教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技术,并辅助其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4)。其技职教育包含三种阶层: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以及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职业学校学制分为日间部、夜间部、建教合作班、实用技能班、特殊教育实验班、综合高中职业学程及补校等。专科学校学制分为二年制、三年制及五年制三种。二、三年制同时设有夜间部,其修业年限比日间部至少增加一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学制分为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学士班又分二年制、四年制,均设有进修部在职班。此外,在国民中学阶段则透过技艺教育方案的办理,将技职教育向下扎根,希望能让中学生及早进行职业性向、兴趣的试探、陶冶。台湾技职教育从中学的技艺教育开始,衔接高职、五专、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到研究所阶段尚有硕士班、博士班;所提供的类科高职、专科都在百种以上,以提供社会经济建设所需之多元化人才(江文雄,1999;杨朝祥,1991)。本文纵向分析了自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与实务执行之发展历史,探讨了技职教育体制与政策发展之转型、衔接及其成果;同时探讨了近50年来台湾各个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年代中,技职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的关联性。
-
关键词
2003年
台湾省
人才培育
技术职业教育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省思与展望
- 2
-
-
作者
巫铭昌
戴剑锋
谢秀珍
杨丽秀
-
机构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
台湾美和技术学院技术合作发展处处长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台湾省
技术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
主体性
技术人才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8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客家人重视文教一说探讨——以台湾六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吴炀和
-
机构
台湾美和技术学院客家社区研究中心
-
出处
《客家研究辑刊》
2008年第1期14-20,共7页
-
文摘
客家人向以重视教育自豪,客家人重视教育的理由除中原衣冠贵族的集体潜意识外,应有其实际上求生存的理由。清朝统治时期六堆客家人在举业上的表现,明显高于台湾南部时属凤山县且人数众多的闽南人。本文即在探讨清统治时期,台湾南部六堆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主客观环境因素,初步探讨清时期六堆客家人重视教育的可能原因。
-
关键词
客家人
台湾地区
集体潜意识
环境因素
教育
凤山县
统治
-
分类号
B02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两岸客家民俗旅游初探——以台湾六堆及广东河源为例
- 4
-
-
作者
吴炀和
宋永光
-
机构
台湾美和技术学院
-
出处
《客家研究辑刊》
2009年第2期73-80,共8页
-
文摘
做为汉民族的独特民系,近年来“客家”议题已成显学。两岸各公私机构基于政治、经济、学术等理由,为活络地方经济,争取认同,在各客家生活领域,透过发掘民俗、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举办各种活动,兴建具客家特色的展示馆,文化园区等;企图透过各种开发运作模式,凸显所谓的“客家”文化特色,运用异族群间的文化差异,形成一股吸引外界注意的力量,进而使更多的客家、
-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客家
两岸
河源
广东
台湾
文化特色
地方经济
-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台湾六堆客家敬字文化研究
- 5
-
-
作者
吴炀和
-
机构
台湾美和技术学院客家社区研究中心
-
出处
《客家研究辑刊》
2006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
文摘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以及渴望科举功名带来的名利,因此敬重文字的观念深厚。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亦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文笔亭、字纸亭),以供焚化字纸;人们对书有文字的纸张,不敢随意丢弃,一定加以捡拾整理,汇集于敬字亭焚化;焚化后的灰烬,则会选定日期,送至海边或溪边放流。敬字风俗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
-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客家
台湾省
传统思想
善良风俗
中国人
纸张
文字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