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给演员艺术自由的精神工具——对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雪蓓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迈克尔·契诃夫认为“精神”这个神秘的、捉摸不定的存在可以成为演员们创作角色的艺术工具,鼓励演员要学会如何采用他、管理他,他对于演员可以是非常具体的,他可以带给演员们艺术自由。
关键词 迈克尔·契诃夫方法 教学实践 表演艺术 艺术创作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剧场艺术新象研究
2
作者 岳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
“后现代”思潮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发轫,本质上是对“现代主义”离经叛道与价值转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现代”概念引入到中国,引发了哲学、艺术界的热潮。伴随21世纪“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趋同与逐异,后现代主义语境引发... “后现代”思潮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发轫,本质上是对“现代主义”离经叛道与价值转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现代”概念引入到中国,引发了哲学、艺术界的热潮。伴随21世纪“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趋同与逐异,后现代主义语境引发着文化秩序和美学原则的重建。中国剧场艺术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后现代剧场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在创作思维、表演形态、观演关系上彰显了“本土化”的诉求。当代中国艺术家群体在近三四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秉持扬弃的思辨立场,开辟了具有中国气派的剧场艺术奇观。透过管窥后现代语境下的剧场新象,阐释其多元呈现范式与传统美学价值取向,有助于进一步仰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结构张力,凝合中国戏场艺术之魂,建构当代中国剧场艺术自身的话语权与书写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剧场新象 多元范式 传统美学
下载PDF
岭南文化舞蹈创作的前期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东霖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8期140-141,共2页
岭南文化舞蹈创作的前期理论研究是以岭南文化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舞蹈创作可能性的梳理和理论总结,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舞蹈创作服务,阶段性的目的是对岭南文化的可舞性内容和可行性方式做一个理论总结。本研究运用社会学行动研究的方法... 岭南文化舞蹈创作的前期理论研究是以岭南文化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舞蹈创作可能性的梳理和理论总结,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舞蹈创作服务,阶段性的目的是对岭南文化的可舞性内容和可行性方式做一个理论总结。本研究运用社会学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舞蹈创作的实际需求,设计总结出此类舞蹈创作的前期工作经验。本研究为岭南文化的舞蹈创作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可舞性
下载PDF
岭南文化的舞蹈创作实务研究
4
作者 贾东霖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9期163-164,共2页
岭南文化的舞蹈创作实务研究是以岭南文化为主题进行舞蹈创作的创作模式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岭南文化舞蹈创作实务中关于舞蹈形式与内容的选择、舞蹈创作方法的选择进行理论总结。
关键词 岭南文化 舞蹈创作模式
下载PDF
西方“自由”舞蹈认知在中国生态场域中的再生性叙论
5
作者 杨祎程 《艺海》 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
现代舞作为西方舞蹈文化中的一种类型,以相同形式传入不同国家的生态场域中。由此,XX现代舞的形态构成了当代舞蹈艺术的新形态。中国生态场域的有关命题多用于以民族舞蹈研究的生态学范畴内,在社会学视域关注舞蹈发展的研究导向越发显著... 现代舞作为西方舞蹈文化中的一种类型,以相同形式传入不同国家的生态场域中。由此,XX现代舞的形态构成了当代舞蹈艺术的新形态。中国生态场域的有关命题多用于以民族舞蹈研究的生态学范畴内,在社会学视域关注舞蹈发展的研究导向越发显著时,对于源自西方"自由"认知的"现代舞"的中国生态场域中再生性问题少被人提及。本文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舞"进行发问,通过社会学的视域回到现实场域中看中国现代舞发展,以反思的方式重新阐述"现代舞"在中国生态场域中业界的舞蹈认知之偏颇。旨在通过西方"自由"舞蹈认知下衍生的"舞蹈剧场"现象的对应举证,引发学界重拾西方现代舞在中国生态场域中的再生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舞 西方自由 舞蹈认知 中国生态场域 再生性
下载PDF
舞蹈艺术与中华文化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广生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7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从文化与舞蹈的关联论及舞蹈生成的关键。首先提出生活情境和文化脉络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继而指出不同的文化孕育着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形式。借着几个著名作品的例子—一《待嫁娘》《大四囍》《嘉宾燕》《画梦录》,本文陈述来自文化的... 本文从文化与舞蹈的关联论及舞蹈生成的关键。首先提出生活情境和文化脉络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继而指出不同的文化孕育着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形式。借着几个著名作品的例子—一《待嫁娘》《大四囍》《嘉宾燕》《画梦录》,本文陈述来自文化的熏陶如何能够影响舞蹈的气质与情感。总之,舞蹈是创作者当下文化处境与思虑的融合,每个时代的舞蹈艺术在尝试颠覆既有传统而创新想象、重新诠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时,实难完全悖离文化脉络下所拥有的舞蹈人文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中华文化形象
原文传递
初探德国表现主义舞蹈样态对“舞蹈剧场”中国化的启示
7
作者 夏铭 杨祎程 《艺术家》 2020年第10期71-73,共3页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901年的法国,1911年后开始对文学产生影响,重点表现在诗歌、小说、剧本创作方面。1932年,尤斯受邀参与巴黎香榭剧院举办的国际编舞大赛,《绿桌》由此产生。当时并不完全具体的"舞蹈剧场"...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901年的法国,1911年后开始对文学产生影响,重点表现在诗歌、小说、剧本创作方面。1932年,尤斯受邀参与巴黎香榭剧院举办的国际编舞大赛,《绿桌》由此产生。当时并不完全具体的"舞蹈剧场"的理念提法,反映在了《绿桌》的创作理念与表演形式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德国表现主义舞蹈样态对"舞蹈剧场"中国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 “舞蹈剧场” 中国化
下载PDF
从德里达的“解构”视角看传统舞蹈“虚象”之驳杂与后现代舞蹈之“身体存现”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大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只有通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虚象"才能被精确生成。虽然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能够体会其升华,但"虚象"的建构却具有非常繁杂与模糊之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表现...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只有通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虚象"才能被精确生成。虽然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能够体会其升华,但"虚象"的建构却具有非常繁杂与模糊之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表现发生了本质变化:空洞的舞台符号(灯光、服装、音乐、道具),以及乏味、晦涩、难懂的身体语言,都促使观众对其敬而远之,不闻不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舞蹈的产生以及其审美的意义何在?本文从法国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的"解构"视角出发,探索传统舞蹈艺术"虚象"生成之驳与后现代舞蹈舞者"在场"之意义,并从中挖掘其"身体存现"美学之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传统舞蹈 虚象 驳杂 后现代舞蹈 身体存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