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患者家庭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英 韦桂源 +3 位作者 黄秋霞 罗苏 罗群强 黄美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家庭健康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对200例出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调查分析。结果大部分的出院患者及家庭迫切需求健康教育能延伸到家里。结论开展家庭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 家庭 需求 调查
下载PDF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黄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骨科实习的12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骨科实习的12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对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技能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方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专科体检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骨科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骨科 效果评价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拓扑优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科金属内植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湘源 郑秋宝 +3 位作者 詹潇锐 王华 樊仕才 唐毓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当今医用金属内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手术中使用各式内固定物、人工假体及骨缺损填充物等。传统内固定包括使用合金材料设计的高刚度金属植入物,与骨特性相比,这些植入物具有较高的机械不匹配性,由于内固定板的高弹... 当今医用金属内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尤其是骨与关节损伤手术中使用各式内固定物、人工假体及骨缺损填充物等。传统内固定包括使用合金材料设计的高刚度金属植入物,与骨特性相比,这些植入物具有较高的机械不匹配性,由于内固定板的高弹性模量所造成的应力遮挡或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骨质吸收或内固定失效[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损伤 人工假体 金属植入物 骨质吸收 应力遮挡 高弹性模量 固定板 骨缺损
下载PDF
骨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骨病医学 医药教育 见习课
下载PDF
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手术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5
作者 王金书 杨成亮 +4 位作者 宋世强 赵兴昌 马爱国 罗群强 黄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检索式,对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FMRS、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段从数据库建立到2023年6月,将与跟骨...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检索式,对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FMRS、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段从数据库建立到2023年6月,将与跟骨骨折缝合方法相关的文献纳入调查研究,并使用Cochrane工具对纳入分析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切口瘢痕大小和术后VAS评分。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缝合时间[OR=-0.50,95%CI为(-0.92,-0.08),P=0.02]、引流管留置时间[OR=-0.07,95%CI为(-0.13,-0.01),P=0.03]、术后切口瘢痕大小[OR=-0.42,95%CI为(-0.83,0.01),P=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骨折术口缝合方式上Allgower-Donati缝合法的临床疗效中优于Donati缝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Allgower-Donati Donati 缝合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相关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覃洲 凌永嫦 +3 位作者 黎承伟 凌鹏 唐扬港 陆定贵 《微创医学》 2024年第4期439-443,共5页
骨关节相关疾病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炎症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或生理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发病机制较复杂。单细胞测序主要包括转录组测序、表观基因组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能够较精细、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状态。因此,单细胞测序技术... 骨关节相关疾病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炎症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或生理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发病机制较复杂。单细胞测序主要包括转录组测序、表观基因组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能够较精细、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状态。因此,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发现和解析骨关节相关疾病发病机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关节软骨细胞、髓核细胞、滑膜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骨关节疾病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骨关节疾病 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CD14、TLR4基因多态性与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蓝常贡 龙丽珍 +7 位作者 谢克恭 刘佳 周兰岛 潘生才 梁俊卿 涂振阳 高子然 唐毓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在壮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右江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患者60例和健康...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在壮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右江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三组人群,用A测序法测定三组人群的TLR4基因序列和CD14基因序列,比较三组人群CD14、TLR4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 Ile位点在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均未发现呈多态性分布。壮族人群均发现CD14/-159呈多态性,以TT基因型为主,CD14基因C-159T和G-1145A等位基因频率按Hard-Weiber平衡吻合度检验,脊柱结核组、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含有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8.462,P=0.004;χ2=5.432,P=0.025;χ2=7.321,P=0.021)。结论:百色地区壮族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未发现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多态性;百色地区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存在CD14/-159多态性,以TT为主,CD14基因-159TT和-1145AA基因型可能为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病的易感高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脊柱结核 脂多糖受体 基因多态性 原住壮族
下载PDF
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变化(英文) 被引量:19
8
作者 唐毓金 陆敏安 潘生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88-190,共3页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流流变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3/12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16±0.35)k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分组及造模:30只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只。两组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②胫骨上端骨内压测量:动物麻醉后,将测压针在右胫骨结节上方约0.5cm内侧平坦面刺入骨髓腔内,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减压术前及术后第2天测量2组骨内压。③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实验组于钻孔减压术前和术后第2天,抽取骨髓血,采用血液仪R80(椎板式)Version5.0测量血液流变学数值。主要观察指标: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前后骨内压测量值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数值。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内压测量结果:实验组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非固定侧骨内压值(2.50±0.39)kPa,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1)。②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结果: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胫骨上端骨髓内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5或0.01),而钻孔减压术前后骨髓内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骨内压,稀释骨髓内血液,降低血液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外科 胫骨 骨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家庭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芳艳 黄凤形 李成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17-18,27,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72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家访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家访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家...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72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家访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家访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家庭随访并给予康复指导。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ADL。结果家访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家庭随访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指导,是帮助THA患者完成整个康复过程、增强其ADL、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家庭随访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8 位作者 罗群强 唐毓金 莫雄革 周传晓 阮文武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陈戟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组(对照组,n=11),按照Wagner分级法进行糖尿病足分级,其中3级3例,4级17例。实验组给予创面清创换药并在患足侧实施胫骨横搬术,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结果 实验组9例患者行胫骨横搬术后2周创面开始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4周后可以看到创面明显缩小,第4周及第8周时,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实验组所有足部溃疡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0±1.9)周,较对照组(13±3.7)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后瘢痕组织较少。术后8周血管造影显示小腿及足部侧支动脉及局部微小动脉明显增加,术后12周测量踝肱指数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外周血血清VEGF、bFGF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外周血VEGF、bFGF较术前有所升高,其余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①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能够刺激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肢体远端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②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可能通过增强VEGF、bFGF的表达,发挥其增进血管新生、重建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ILIZAROV 胫骨横搬术 微循环重建
下载PDF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仁杰 黄大波 +1 位作者 黄明棣 周业修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前路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河池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前路钢板内...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前路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河池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在术后6个月时采用Matta评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6.3±22.1)min、(40.4±18.5)m L、(9.8±3.5)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5.5±34.9)min、(425.7±185.6)m L、(18.4±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Matta评分优良率为90.48%,略高于对照组的85.71%,Majeed评分优良率为88.10%,略高于对照组的85.7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相当,但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空心螺钉 钢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一期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生平 黄辉 彭维波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除1例因钢板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外,其余患者骨... 目的评价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除1例因钢板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1~5.2个月,骨折愈合率为99.2%;并发症发生率4.2%。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96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为90.7%。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135°,踝关节活动度:背伸30°,跖屈40°。结论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外固定器 锁定钢板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控制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韦白杨 黄秋环 黄美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6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重复测量设计的研究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3例)。干预组在术前3 d和术后3 d分别在早餐后、午睡和晚睡前听轻音乐,... 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重复测量设计的研究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3例)。干预组在术前3 d和术后3 d分别在早餐后、午睡和晚睡前听轻音乐,分别在术后8、24、48、72 h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和Beck焦虑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之间及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不同组别(F=17.130,P=0.000);不同时间(F=396.865,P=0.000);焦虑程度:不同组别(F=5.717,P=0.019),不同时间(F=558.017,P=0.000)]。不同时间点疼痛反应和焦虑程度有相关性,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和焦虑变化模式一致,以术后第3天疼痛及焦虑相关程度最高(r=0.824)。结论:音乐疗法对控制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期疼痛及焦虑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关节置换术 疼痛控制 焦虑控制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对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群强 莫雄革 +2 位作者 周传晓 班华登 马爱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7X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经过,分别对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3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腕关节不稳转归情况进行分... 目的:分析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经过,分别对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3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腕关节不稳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治疗前腕关节不稳发生率为58.1%,治疗后石膏固定治疗组不稳发生率为21.1%,外固定支架组为21.9%,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组为28.3%,总发生率为23.1%。3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自行纠正3例,新增8例。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石膏固定组为81.6%,外固定支架组为84.4%,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组为78.3%,3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后多可导致腕关节不稳,3种治疗方法均可对其进行矫正,对腕关节不稳的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不稳 转归 石膏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 桡骨远端钢板固定
下载PDF
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4 位作者 罗群强 唐毓金 莫雄革 陈戟霞 周传晓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 目的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侧,并实施胫骨上段横向搬移,观察其骨横搬效果。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每组6只。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建立急性创面模型。Ilizarov组进行胫骨横向搬移,贝复新组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治疗,干预后7d进行血管化程度定量分析。造模后分别拍摄0d、7d、14d和21d的照片,计算每个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结果该系统成功安放于新西兰兔胫骨上段内侧,通过调节牵张器可对胫骨上段进行有效横向搬移,稳定性良好,性能优良。进行胫骨横搬后7d,取创面肉芽组织进行血管化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lizarov组阳性血管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4d愈合率比较,Ilizarov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快于贝复新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具有制作简单、轻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实施胫骨上段横向骨搬移实验,能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适合科研人员在胫骨上段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胫骨横向骨搬移 牵张器
下载PDF
骨折患者术后不愈合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群强 彭维波 +2 位作者 罗章伟 莫雄革 黄辉 《中国医药》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了解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32例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不愈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2例健康体检... 目的了解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32例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不愈合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36例骨折术后Ⅰ期愈合患者(Ⅰ期愈合组)比较。结果不愈合组血清IL-1β、TNF-α和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Ⅰ期愈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影响骨折术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术后不愈合 血清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毓金 陆敏安 +1 位作者 谢克恭 潘生才 《中国医药》 2006年第9期562-56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或复位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诊6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术后腿痛麻25例均...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或复位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诊6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术后腿痛麻25例均获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前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者8例,术后2~3个月均能行走;1例尿、便功能障碍者也恢复括约肌功能。结论老年人因合并骨质疏松症及心、肺、脑等疾病,手术不宜过大,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不宜强求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彻底减压对缓解神经受压及马尾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老年人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髌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群强 陆敏安 彭维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3010-3012,3015,共4页
目的比较3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08例髌骨骨折分别采用粗丝线环扎法、克氏针张力带法(包括改良法)及镍钛聚髌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 ̄4年,粗丝线环扎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70.0%,横形骨折优... 目的比较3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08例髌骨骨折分别采用粗丝线环扎法、克氏针张力带法(包括改良法)及镍钛聚髌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 ̄4年,粗丝线环扎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70.0%,横形骨折优良率71.5%,克氏针张力带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50.0%,横形骨折优良率90.4%,镍钛聚髌器法粉碎性骨折优良率90.9%,横形骨折优良率优良率88.9%。结论镍钛聚髌器可作为任何类型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横行或斜形髌骨骨折可选用克氏针张力带法固定,粗丝线环扎法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7 位作者 莫雄革 罗群强 周传晓 阮文武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陈戟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 目的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2~3cm处置入直径1.2mm的克氏针,再将皮肤闭合器的卡钩扣于皮内的克氏针上,每日持续牵张闭合创面。结果所有创口均获得闭合。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有5例发生钉道处皮肤感染,3例钉道周围皮肤坏死。末次随访时创面闭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形美观,无臃肿,弹性良好,触痛觉正常,关节部位功能得到较好保留。结论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结合克氏针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面 皮肤牵张 皮肤牵张闭合器 修复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黎一霖 兰江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76-877,共2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按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按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而对照组的SAS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焦虑 人文关怀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