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叶生 蓝艳 +2 位作者 刘运广 唐任光 蓝景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基因启动子区基因-572位点和-634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5例冠心病(冠心病组)患者和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基因启动子区基因-572位点和-634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5例冠心病(冠心病组)患者和170名健康人(对照组) 的IL-6基因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IL-6基因-572位点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52倍[相对比值比(OR)=1.652,95%可信区间(CI):1.137~2.401],携带G等位基因的冠心病个体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L-6基因-572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是冠心病重要的遗传标记;IL-6基因-572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叶生 徐群清 +1 位作者 蒙兰青 梁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205例IS及210例对照组E-selectin基因第2外显子G98T、第4外显子A561C(S128R)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S和对照者血清E-selectin水平。结果IS组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electin基因S128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SR基因型携带者患IS的风险是SS基因型的2.008倍(OR=2.008,95%CI1.144~3.524),SR基因型携带者的E-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S基因型[(58.72±16.23)ng/mlvs(50.35±13.76)ng/ml,P<0.01]。E-selectin基因G98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selectin基因S128R多态性与IS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IS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SR基因型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E-selectin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IS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脑缺血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化脓性骨髓炎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克恭 唐任光 +1 位作者 唐毓金 陆敏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总结骨髓炎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10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63例急性血... 目的总结骨髓炎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10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63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57株细菌生长,共培养出4种细菌,无多重感染;104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91株培养结果阳性,共培养出149株、8种病原菌,其中14例培养出3株,30例培养出2株,47例培养出单株;革兰阳性(G+)球菌77株,革兰阴性(G-)杆菌69株,真菌3株,大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结论与急性骨髓炎多为单种G+球菌感染不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存在多重感染。另外,G+球菌感染率下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上升。对不同类型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抗药性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清IL-8、IL-18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任光 袁锡华 +3 位作者 龙显科 何涛 陈宏明 方文珠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名对照者及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和58例晚期(Ⅲ-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名对照者及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和58例晚期(Ⅲ-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18水平。结果食管癌早期组血清IL-8[(85.88±6.13)ng/L]、IL-18[(301.28±45.66)ng/L]和食管癌晚期组IL-8[(120.42±6.12)ng/L]、IL-18[(412.30±50.81)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8[(54.38±11.18)ng/L]、IL-18[(181.36±50.32)ng/L,P〈0.01],晚期组较早期组升高(P〈0.01);转移组手术后血清IL-8[(148.36±9.56)ng/L]、IL-18[(451.66±50.35)ng/L]水平较手术前IL-8[(122.94±9.85)ng/L]、IL-18[(415.35±51.05)ng/L]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IL-8[(71.68±9.66)ng/L]、IL-18[(225.99±41.78)ng/L]较术前IL-8[(85.86±9.70)ng/L]、IL-18[(311.58±40.35)ng/L]明显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IL-8和IL-18表达异常;IL-8、IL-18水平可作为食管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食管癌
下载PDF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突变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旭广 韦叶生 +2 位作者 杨鲲鹏 苏彦河 黄壮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53 codon72)突变与人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p53codon72的突变及其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 目的研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53 codon72)突变与人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p53codon72的突变及其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53 codon72的A rg/A rg和P ro/P ro或A rg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频率分别为11.0%和38.1%、4.2%和7.6%。p53 codon72 A rg/P ro基因型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5.75,P<0.01),p53 codon72突变与p53蛋白表达有关(χ2=15.21,P<0.01);且p53 codon72的P ro等位基因与食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第72位密码子突变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 p53 突变 密码子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频率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唐任光 韦叶生 +7 位作者 陈宏明 方文珠 黄庆 李荣颜 滕建昆 农珺 梁华清 凌彩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2-323,共2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食管癌患者早期和晚期及正常对照者血清TGF-β...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食管癌患者早期和晚期及正常对照者血清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GF-β1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患者早期和晚期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较早期升高(P<0.01);食管癌转移组手术后血清TGF-β1水平比手术前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其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TGF-β1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其水平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对肿瘤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TGF-β_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唐任光 龙显科 +1 位作者 袁锡华 陆启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6,133,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 ,检测 118例食管...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 ,检测 118例食管癌患者和 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 的基因多态性 ,包括TGF-β1 基因启动子 -80 0G A、 5 0 9C T位点 ,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 β1 水平。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 1) ,TGF-β1 基因 80 0G A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TGF-β1 基因 5 0 9C 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0 5 ) ;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 1 6 2 4倍 (OR =1 6 2 4 ,95 %CI:1.134~ 2.32 4 ) ,携带T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 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 (5 0 .97± 8.91μg LVS 4 4 2 3± 8 5 4 μg L ,P <0 .0 1)。 结论 :TGF-β1 基因- 5 0 9C 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受体拮抗剂的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韦叶生 蓝艳 +2 位作者 蒙兰青 张梁 邓元央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187例脑卒中患者和 195例健康对照者IL 1β和IL 1Ra的基因...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187例脑卒中患者和 195例健康对照者IL 1β和IL 1Ra的基因多态性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脑卒中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 1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血清IL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1β(+395 3C T)位点和IL 1Ra(VNTR)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 ,携带IL 1RaⅡ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清IL 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 (P <0 .0 1)。结论 IL 1β(+395 3C T)和IL 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IL 1Ra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广西地区汉族人群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韦叶生 蓝艳 +2 位作者 刘运广 唐任光 梁丽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8例汉族人的CD14基因型,并结合文献对不同种... 目的了解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8例汉族人的CD14基因型,并结合文献对不同种族间的CD1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广西汉族人群中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9%,54.3%和30.8%;等位基因C及T频率分别为42.1%和57.9%,CD14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德国人、挪威人、希腊人、捷克人、以色列人、意大利人比较,CD14基因多态性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广西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多态性,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基因 基因多态性 种族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任光 黄庆 +5 位作者 李荣颜 凌彩霞 农珺 梁华清 滕建昆 韦叶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28-22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8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IL-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8升高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清IL-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任光 韦叶生 +7 位作者 陈宏明 方文珠 龙显科 袁锡华 覃后继 唐甜甜 黄艳青 唐习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的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B)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的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B)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72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68例食管癌晚期(Ⅲ~Ⅳ)患者和120例对照者血清IL-6,IL-8水平,同时对食管癌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TRF,PAB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组患者血清TRF,PA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IL-6,IL-8,CRP,TRF,PAB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病情的恶化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有增高趋势。结论IL-6,IL-8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CRP可能起着抑制作用,TRF,PAB在食管癌病人中呈负相关;它们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启动子-889C/T和白细胞1受体拮抗剂第2内含子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叶生 黄瑞雅 +2 位作者 蓝艳 张梁 蒙兰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多态性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5例脑梗...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多态性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5例脑梗死患者和170 例健康对照者的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1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α基因-889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029倍(OR=2.029,95%CI:1.207~3.410);IL-1R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患脑梗死的相对风险度增加1.853倍(OR=1.853,95%CI:1.010~3.398),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425.32±323.92)pg/ml , (1296.34±292.36)pg/ml, P<0.01].结论 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IL-1Ra 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Ra的高度表达而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任光 韦叶生 +3 位作者 陈宏明 方文珠 龙显科 袁锡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2与sIL-2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固相放...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2与sIL-2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了7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48例食管癌晚期(Ⅲ~Ⅳ)患者和130例对照者血清IL-2、sIL-2R水平,同时对11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两项细胞因子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5);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食管癌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sIL-2R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IL-2可能起着抑制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IL-2、sIL-2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整合素-α2和-β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龙显科 王俊利 +1 位作者 潘国刚 黄建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和整合素-β3(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80例...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和整合素-β3(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80例对照组ITGA2和ITGB3的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455倍(OR=1.455,95%CI:1.134-1.866),携带T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个体血浆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基因;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2 整合素-β3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ICAM-1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韦叶生 赵邦 +1 位作者 唐任光 蒙兰青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9例脑梗死及210例...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9例脑梗死及210例对照者ICAM-1基因第6外显子K469E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梗死和对照者血清ICAM-1水平。脑梗死组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AM-1基因K469E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E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K等位基因的1.454倍(OR=1.454,95%CI1.090~1.940),携带E等位基因的脑梗死患者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3.31±141.32)ng/ml和(489.80±122.43)ng/ml,(P<0.0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E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E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CAM-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韦叶生 唐任光 +3 位作者 刘运广 蓝景生 李壮 梁丽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IL-6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IL-6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血清水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IL-6、sIL-6R水平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任光 韦叶生 +4 位作者 陈宏明 方文珠 龙显科 袁锡华 覃志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IL-6受体(sIL-6R)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6与sIL-6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IL-6受体(sIL-6R)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6与sIL-6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7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48例食管癌晚期(Ⅲ-Ⅳ)患者和130例对照者血清IL-6、sIL-6R水平,同时对11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两项细胞因子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IL-6、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1);食管癌转移组手术后血清IL-6、sIL-6R水平比手术前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两者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IL-6及sIL-6R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sIL-6R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并可以与IL-6起协同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IL-6、sIL-6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对肿瘤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韦叶生 李壮 蓝景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及+915G/C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原发性高血 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SP)技术,检测172例原发性...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及+915G/C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原发性高血 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SP)技术,检测1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 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GF β1基因+ 869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 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25倍 (OR=1.525,95%CI:1.133~2.053),携带C等位基因的原发 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22.0±3.9kPavs 21.1±3.1kPa,P<0.05);而TGF β1基因+915G/C位点多态 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GF 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原发性高血 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sCD14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任光 蓝艳 +2 位作者 袁锡华 蓝景生 韦叶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6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6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CD14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sCD14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sCD14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sCD14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sCD14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sCD14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可溶性CD14 炎症
下载PDF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蓝艳 韦叶生 +3 位作者 覃俊 唐秀生 武洁 陈集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137G/C,-607C/A多态性及单倍型在广西地区壮族及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160名壮族人和...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137G/C,-607C/A多态性及单倍型在广西地区壮族及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160名壮族人和150名汉族人的IL-18基因-137G/C,607C/A多态性,比较两组IL-18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种族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在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中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欧洲人群比较,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广西地区壮族及汉族人群中存在IL-18基因多态性,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种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