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民族师专新生作文看中学作文改革 |
杜兆贵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1 |
0 |
|
2
|
发挥优势,开展有特色的语言学研究性学习——在我校中文专业语言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点设想 |
吕嵩松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1
|
|
3
|
面向语文新课改,构建民族高师新型语文教学论课堂 |
黄革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5 |
1
|
|
4
|
论师专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黄彩庆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5
|
论民族高专“大写作”的构建 |
杜兆贵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6 |
0 |
|
6
|
镜民俗与崇巫心理——广西右江流域“镜”民俗事象研究 |
黄鹏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4 |
2
|
|
7
|
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寿庆民俗的社会功能 |
黄鹏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6 |
0 |
|
8
|
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寿庆民俗特征 |
黄鹏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6 |
0 |
|
9
|
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寿庆活动及其象征意义 |
黄鹏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6 |
0 |
|
10
|
文明社会中的白日梦:原始崇拜——奥尼尔与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二 |
梁巧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1
|
“伞”民俗的文化意蕴及其象征意义 |
凌春辉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2
|
家庭:无法摆脱的梦魇——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四 |
梁巧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3
|
论奥尼尔和曹禺悲剧中的“母性”特质——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三 |
梁巧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4
|
论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意象的设计——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一 |
梁巧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5
|
从靖西话借汉看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难点及对策分析之一 |
吕嵩松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6
|
流行歌词辞格的含蓄美及其文化解析 |
马树春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7
|
论《苔丝》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 |
梁巧娜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0 |
3
|
|
18
|
从靖西话拼音方案看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难点及对策分析之二 |
吕嵩松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9
|
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
黄革
辛文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4 |
7
|
|
20
|
论流行歌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引用艺术 |
马树春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