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及与大豆竞争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凡 付迎春 +2 位作者 朴英 王洪武 李卫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及与大豆竞争关系 ,鸭跖草出苗始期为 5月上旬 ,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 7月中下旬 ;出苗的最适深度在 5cm以上 ,2 0cm无出苗。鸭跖草随密度增加 ,种内竞争和与大豆竞争逐渐明显。鸭跖... 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及与大豆竞争关系 ,鸭跖草出苗始期为 5月上旬 ,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 7月中下旬 ;出苗的最适深度在 5cm以上 ,2 0cm无出苗。鸭跖草随密度增加 ,种内竞争和与大豆竞争逐渐明显。鸭跖草竞争致使大豆减产 ,两年结果经SSR检验 ,每m2 4 0株产量差异显著 ,减产 17.7% - 35 .1%。回归方程为 y =3.715 8+0 .6 481x ,r =0 .9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生物学特性 大豆 竞争关系 杂草 出苗深度 产量竞争 生育影响
下载PDF
大豆疫霉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及抗源创新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喜平 丁俊杰 +5 位作者 马淑梅 郭泰 郑天琪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通过5个杂交组合的F1、F2人工接种大豆疫霉病1号生理小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得出:大豆疫霉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利用抗大豆疫霉病的抗源配制组合,通过系统选育,已经选育出两个抗大豆疫霉病优良新品系合抗32... 通过5个杂交组合的F1、F2人工接种大豆疫霉病1号生理小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得出:大豆疫霉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利用抗大豆疫霉病的抗源配制组合,通过系统选育,已经选育出两个抗大豆疫霉病优良新品系合抗32、合抗159,分别比对照增产21.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病 抗性 遗传规律 品系 系统选育
下载PDF
绥化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马淑梅 李宝英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1993年秋季我们深入到大豆灰斑病发生较重的绥化等地区,在不同品种上重新收集病菌标样11份,进行了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监测。测定结果初步认为,绥化地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类较多(较原测定增加4个);原占次要地位的小种已上升... 1993年秋季我们深入到大豆灰斑病发生较重的绥化等地区,在不同品种上重新收集病菌标样11份,进行了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监测。测定结果初步认为,绥化地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类较多(较原测定增加4个);原占次要地位的小种已上升为主要小种。由于小种及其频率的变化,一些抗病品种丧失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小种 消长变化 大豆 灰斑病菌
下载PDF
大豆田鸭跖草发生特点及药剂防除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凡 付迎春 +3 位作者 朴英 王洪武 李卫平 张广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及化学药剂防除 ,鸭跖草出苗始期为 5月上旬 ,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 7月中下旬 ;出苗的最适深度在 5cm以上 ,2 0cm无出苗。通过网室筛选试验 ,对鸭跖草防除效果最好的土... 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及化学药剂防除 ,鸭跖草出苗始期为 5月上旬 ,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 7月中下旬 ;出苗的最适深度在 5cm以上 ,2 0cm无出苗。通过网室筛选试验 ,对鸭跖草防除效果最好的土壤处理剂为 72 %都尔和 36 %农草净 ;叶面处理为 4 8%广灭灵及 2 4 %克阔乐。同时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鸭跖草 发生特点 药剂防除 生长发育规律 生物学特性 营养生长
下载PDF
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春艳 付迎春 +5 位作者 王宇 陈铁保 胡凡 朴英 孙宝宏 于希森 《杂草科学》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 ,初步明确了鸭跖草的生物学特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 ,鸭跖草的发生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发生盛期出苗的鸭跖草生长发育速度快。鸭跖草植株可多次分枝 ,分枝数可多达几十个 ,着地节能生根 ,植株生长... 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 ,初步明确了鸭跖草的生物学特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 ,鸭跖草的发生高峰期为 5月中下旬 ,发生盛期出苗的鸭跖草生长发育速度快。鸭跖草植株可多次分枝 ,分枝数可多达几十个 ,着地节能生根 ,植株生长较繁茂 ,种子随熟随落。鸭跖草种子出苗的适宜播种深度为 5~ 10cm ,将 7~ 10叶期的鸭跖草苗拔出晾晒 3d后移栽 ,成活率达10 0 % ,晾晒 7d成活率也在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生物学特性 杂草 抗逆性 繁殖特性
下载PDF
高油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泰 刘忠堂 +3 位作者 胡喜平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高油大豆 种质创新 种质利用 亲本选择
下载PDF
俄罗斯紫花苜蓿二茬草刈割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风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8-29,共2页
俄罗斯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第1茬草刈割以后25d内株高增长速度最快,地上部鲜、干草产量在20d内增长速度最快,40d之后下降。茎叶的粗蛋白含量40d内保持在18%以上。根鲜、干质量25d内在增加,根的粗蛋白含量第1茬草刈割以后,第25日根的... 俄罗斯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第1茬草刈割以后25d内株高增长速度最快,地上部鲜、干草产量在20d内增长速度最快,40d之后下降。茎叶的粗蛋白含量40d内保持在18%以上。根鲜、干质量25d内在增加,根的粗蛋白含量第1茬草刈割以后,第25日根的粗蛋白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佳木斯地区俄罗斯紫花苜蓿第2茬草应在第1茬草刈割以后的40d内进行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紫花苜蓿 二茬草 刈割期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 Ⅲ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试验表明,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显著水平(F=3.16*),但是对蛋白质和蛋脂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所设置的地点之间相距较近,环境条件差异较小造成的。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和不同品种同一地点间... 试验表明,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显著水平(F=3.16*),但是对蛋白质和蛋脂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所设置的地点之间相距较近,环境条件差异较小造成的。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和不同品种同一地点间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蛋脂总量的稳定性大于蛋白质,脂肪的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质 大豆 产量影响 环境因素 点对 显著水平 环境条件 变异系数 蛋白质 稳定性 地点 分析表 标准差 脂肪 品种
下载PDF
多年生混播草坪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石风善 《草原与草坪》 CAS 2004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不同建植年限的多年生草坪土壤进行了物理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时多年生草坪土壤的水分主要容纳在0~10cm层土壤中;多年生草坪土壤0~10cm层的孔隙度明显大于10~30cm层土壤,并且随着草坪建植时间的增加,0~10cm层的土壤孔隙度有... 对不同建植年限的多年生草坪土壤进行了物理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降雨时多年生草坪土壤的水分主要容纳在0~10cm层土壤中;多年生草坪土壤0~10cm层的孔隙度明显大于10~30cm层土壤,并且随着草坪建植时间的增加,0~10cm层的土壤孔隙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多年生草坪0~10cm层的土壤硬度比10~30cm层的大;建植多年生草坪时土壤应采用壤土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土壤 水分 孔隙度 土壤硬度
下载PDF
佳木斯地区牧草引种试种研究报告
10
作者 石凤善 宫玉芝 +4 位作者 赵德林 吴晶 刘峰 于中和 贾会彬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17,共5页
通过调查牧草生育期、产草量、株高、越冬率、营养成分等生育指标,对国内1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豆科牧草中以莲江口三叶草和肇东紫花苜蓿在佳木斯地区生长最佳;禾本科牧草中以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提供的无... 通过调查牧草生育期、产草量、株高、越冬率、营养成分等生育指标,对国内1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豆科牧草中以莲江口三叶草和肇东紫花苜蓿在佳木斯地区生长最佳;禾本科牧草中以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提供的无芒雀麦生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品种 引种 试种 佳木斯地区
下载PDF
新时期应用型农业科研所的科研和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晶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论述合江农科所在改革新形势下求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从申请课题、选题、研究方向,引进技术、人才,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均进行大胆尝试并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 农业科研所 科研工作 经济发展
下载PDF
A级绿色高油大豆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Ⅰ施肥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吴晶 王谦玉 +1 位作者 于忠和 赵永勋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土壤污染等严重问题,根据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限量投入化学合成生产资料的原则,我们采取了传统农艺技术与现代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A级绿色高油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的...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增长而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土壤污染等严重问题,根据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限量投入化学合成生产资料的原则,我们采取了传统农艺技术与现代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A级绿色高油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的研究。根据土壤的供肥状况,提出了有机氮和无机氮配合施肥技术,其中有机氮:无机氮—1:1的试验处理对大豆的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比不施肥处理的大豆增产32.8%,比测土施化肥处理增产5.2%,比化肥氮:磷:钾—1:2:0.5(常规用量)的处理增产4.4%。有机氮:无机氮—1:0.6的处理也较有机生物肥处理的增产。施化肥和有机肥均有助于大豆脂肪的积累和提高,尤其是增施有机肥对高油大豆脂肪的提高明显;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更有助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 无机氮 A级绿色高油大豆 产量 脂肪
下载PDF
开展以中国科技需求为主的国际合作研究是提高科研水平和加快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
13
作者 吴晶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6期7-9,共3页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解决了生产中的科技难点,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拓展了科研的思路和空间,提高了研究所的整体科研水平。由此表明在科研工作中除了以自主研究为主外,以中国科技需求为主的国际间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缩小农业科技...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解决了生产中的科技难点,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拓展了科研的思路和空间,提高了研究所的整体科研水平。由此表明在科研工作中除了以自主研究为主外,以中国科技需求为主的国际间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缩小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国际交流 科研水平 科技进步 科技需求 自主研究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业科学所
下载PDF
A级绿色高油大豆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Ⅲ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14
作者 于忠和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常用化学除草剂中选出3种低毒除草剂组配成2个化学除草剂组合,2个化学除草剂处理除草效果均较好,其中“乙草胺+广灭灵”的除草效果好于“乙草胺+2,4-D丁酯”,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乙草胺+2,4-D丁酯”;2个化学除草剂组合处理对高... 在常用化学除草剂中选出3种低毒除草剂组配成2个化学除草剂组合,2个化学除草剂处理除草效果均较好,其中“乙草胺+广灭灵”的除草效果好于“乙草胺+2,4-D丁酯”,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乙草胺+2,4-D丁酯”;2个化学除草剂组合处理对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草胺+广灭灵”处理的影响最大,可使高油大豆合丰50号的脂肪降低1.05%,蛋白质降低3.08%;而“乙草胺+2,4-D丁酯”处理不但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并且对大豆蛋白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明显小于前者,只是略有降低,所以此处理是可选用的优良组合;3种化学除草剂在试验用量下大豆籽实中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油大豆 化学除草剂 脂肪 蛋白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马淑梅 丁俊杰 +1 位作者 郑天琪 顾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 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其中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60%,3号、11号、17号为15%,9号、21号、24号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生理小种 鉴定
下载PDF
大豆杂种优势高优势组合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志新 郭泰 +3 位作者 齐宁 张荣昌 胡喜平 吴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经过 1996~ 2 0 0 0年 5年的研究 ,共配制杂种优势测定组合 199个 ,通过第一次产量鉴定表明 ,大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并筛选出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为正值 ,且二者平均值大于 10 %的较强优势组合 16 1个 ,占全部组合的 80 .9%。F... 经过 1996~ 2 0 0 0年 5年的研究 ,共配制杂种优势测定组合 199个 ,通过第一次产量鉴定表明 ,大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并筛选出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为正值 ,且二者平均值大于 10 %的较强优势组合 16 1个 ,占全部组合的 80 .9%。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大于 2 0 %的高优势组合 6 9个占全部组合的 34%。并通过第二次产量鉴定进一步筛选出稳定的高优势组合4个 ,即合 96 6 1、 96 72、 9731、 9714 3。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 ,大豆杂种优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不同年度、不同地点优势率变化不大 ,且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稳定性分析 杂交组合 筛选 利用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23
17
作者 马成云 申宏波 +1 位作者 马淑梅 丁俊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7,共3页
黑龙江省每年因稻瘟病的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的5%左右,且导致稻谷品质降低。近年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为了了解生产上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危害,2005年对黑龙江省重点稻区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 黑龙江省每年因稻瘟病的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的5%左右,且导致稻谷品质降低。近年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为了了解生产上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危害,2005年对黑龙江省重点稻区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及建议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秀红 文景芝 +3 位作者 马淑梅 丁俊杰 郑天祺 王洪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对 1 999~ 2 0 0 1年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 2 1 1份大豆新品系进行大豆灰斑病菌的混合菌种接种鉴定 ,三年的鉴定结果是 ,表现高抗的只有 1份 ,表现抗病的 39份 ,占供试材料的1 8.4 8% ,中抗的 78份 ,比例是 36 .97% ,表现感病... 对 1 999~ 2 0 0 1年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 2 1 1份大豆新品系进行大豆灰斑病菌的混合菌种接种鉴定 ,三年的鉴定结果是 ,表现高抗的只有 1份 ,表现抗病的 39份 ,占供试材料的1 8.4 8% ,中抗的 78份 ,比例是 36 .97% ,表现感病的 93份 ,比例为 4 4.0 8%。对来自 7个生态区的大豆品系抗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生态区供试材料中 ,抗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八一农大 -绥化 -哈尔滨 -佳木斯 -北安 -九三局 -黑河 ;中抗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哈尔滨 -佳木斯 -绥化 -北安 -九三局 -八一农大 -黑河 ;感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黑河 -九三局 -北安 -绥化-佳木斯 -哈尔滨 -八一农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 品系 灰斑病 抗性 育种
下载PDF
东北春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淑梅 李宝英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0-180,共1页
东北春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马淑梅李宝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佳木斯154007)PRIMARYREPORTONTHEIDENTIFICATIONFORPHYSIOLOGICALRACE... 东北春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马淑梅李宝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佳木斯154007)PRIMARYREPORTONTHEIDENTIFICATIONFORPHYSIOLOGICALRACESOFCERCOSPORASOJ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合丰47产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伟 郭泰 +2 位作者 胡喜平 王志新 吴秀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2期24-26,共3页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合丰47号的适应性好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从品种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合丰47号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的汤原、桦南、富锦、友谊、笔架山、依兰等地区推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合丰47号的产量回归方程为:Y=4056.6248-39.1945X1+14.4335X4+38.9511X6+37.42421X7。表明有效分枝对合丰47号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平方米株数和百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丰47号 产量评价 逐步同归 大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