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分析
1
作者 陈兵 张梦琦 封浩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症状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MPP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情况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此外CRP、PCT、WBC、LDH及IgA水平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CT检查中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肺实变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高分辨CT影像
下载PDF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
2
作者 邓飞 贺克武 +1 位作者 胡永胜 杨会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41-44,共4页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对比,评价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幅的DSA影像学特...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对比,评价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幅的DSA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脑梗死、分水岭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合并脑白质信号患者更为多见,相关个体的MCA、ICA狭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侧支循环不良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DSA影像学特征与无认知障碍者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认知功能障碍 DSA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CT双能量成像参数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鉴别价值研究
3
作者 张东升 盛茂 +1 位作者 何家伟 陶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研究CT双能量成像参数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2021年12月一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收治的106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比较两组患者影像... 目的:研究CT双能量成像参数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2021年12月一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收治的106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及CT双能量成像参数,进行肺结节病变性质的CT双能量成像征象、参数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双能量成像参数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组强化不均匀、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毛刺/分叶、血管受累患者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及容积CT剂量指数均高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及容积CT剂量指数较高是肺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OR=1.451、1.502、1.640,P<0.05)。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及容积CT剂量指数联合鉴别肺结节病变性质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肺结节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患者之间影像学特征、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容积CT剂量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及容积CT剂量指数是肺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肺结节病变性质的鉴别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DW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
4
作者 陈兵 宋超 +2 位作者 吴玲巧 周骞 颜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寻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 目的:探寻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PLC组,另外收集同期5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1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3组及不同病理特征PLC患者间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与DWI定量参数(T1、T2、灌注分数(f)、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扩散系数(D*)、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差异。结果:PLC组患者的T1、f、D*值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T2、D、ADC值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PLC组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及C级患者的T1、f、D*值较高,T2、D、ADC值较低(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PLC组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及Akt的mRNA表达量较高,FOXP2、p53的m RNA表达量较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f、D*值与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Akt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FOXP2、p53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T2、D、ADC值与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Akt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与FOXP2、p53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比较,PLC患者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DWI定量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且相关定量参数均与PLC癌细胞恶性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MR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刘文利 张振华 +2 位作者 席春华 胡永胜 贺克武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因脑血管疾病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同时进行标准头颅血管并行采集(PI-TOF-MRA)扫描(PI组)和加速因子(AF)...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因脑血管疾病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同时进行标准头颅血管并行采集(PI-TOF-MRA)扫描(PI组)和加速因子(AF)为7条件下的压缩感知CS7-TOF-MRA扫描(CS7组),50例患者使用加速因子(AF)为5条件下CS 5-TOF-MRA扫描(CS5组)。通过图像诊断质量评分,血管分支显示能力对PI-TOF-MRA、CS 5-TOF-MRA及CS 7-TOF-MRA 3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定性分析,另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定量分析。结果 CS组的血管边缘锐利度及细小动脉显示效果优于PI组,且CS5组较于CS7组远端分支血管显示更为清晰,CS7组血管显示能力尚可。3组图像SNR、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TOF-MRA扫描时间4 min16 s,CS5-TOF-MRA扫描时间2 min 30 s,CS7-TOF-MRA扫描时间1 min 51 s。结论 CS-TOF(CS5 CS7)相较于PI-TOF-MRA在平衡图像质量与采集时间上具有优势,CS7-TOF-MRA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可满足诊断要求,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并行采集成像 压缩感知
下载PDF
肺癌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评估
6
作者 方晴晴 唐明 +3 位作者 常新东 贺鸣飞 刘莹 殷世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 构建肺癌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DV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VT组(33例)和非DVT组(297... 目的 构建肺癌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DV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VT组(33例)和非DVT组(297例)。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肺癌患者合并DVT的风险因素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一致性和临床效用。结果 与非DVT组相比,DVT组年龄更大,吸烟、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人数比例更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脑钠尿肽(BN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更高,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VT发生情况为因变量,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高血压、吸烟史、抗血管生成药物、D-二聚体、白蛋白5个肺癌合并DVT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AUC(95%CI)=0.880(0.811~0.95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之间保持良好的拟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χ^(2)=6.469,P=0.595)进一步证明了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显示,阈值概率处于0.07~0.95时,该模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结果显示,在阈值概率范围内,预测发生DVT的患者数量总是大于实际发生DVT的患者数量,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出DVT的高危患者。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肺癌合并DVT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实用性,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唐莉 邱晓晖 +2 位作者 董修明 章辉庆 王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42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学检查证实,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2例中,发生...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42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学检查证实,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2例中,发生在胃部21例,肠道19例,胃肠道外2例;危险程度分级:极低/低度恶性潜能8例,中度恶性潜能6例,高度恶性潜能28例。不同危险程度分级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形态以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形态与密度分别与危险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GIST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部位的密度以及形态可为肿瘤危险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T 影像学表现 病理特征
下载PDF
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孙小飞 孙楠 +1 位作者 周亚芬 荣春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行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扫描复查,评估其近期疗效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其中... 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行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扫描复查,评估其近期疗效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37例,无缓解或进展(NR)10例,总有效率为85.7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于下段、临床分期Ⅱ~Ⅲ期、近期疗效NR、CT最大管壁厚度≥1.2 cm、淋巴结体积≥1.0 cm^(3)是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钡餐造影 食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嘉豪 贺克武 +4 位作者 黄永翠 杨会军 范成兵 马佳佳 高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TKA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评估图像质量,统计骨性关节疾病导致畸形的相关性,比较手...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TKA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评估图像质量,统计骨性关节疾病导致畸形的相关性,比较手术前后患者重力垂线与下肢力线夹角、机械轴偏距(MAD)、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胫骨近端机械轴内侧角(MPTA)及胫骨角。结果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结果显示畸形类型:膝内翻畸形38例(47.50%),膝外翻畸形31例(38.75%),无合并内外翻畸形11例(13.75%)。术后测量结果显示无合并内外翻畸形患者各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畸形患者下肢力线与重力垂线夹角为(2.91±0.05)°,MAD在膝关节中心内侧(12.98±2.56)mm,mLDFA明显减小而MPTA、胫骨角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外翻畸形患者下肢力线与重力垂线夹角为(2.92±0.06)°,MAD在膝关节中心内侧(4.85±1.06)mm,mLDFA明显增大而MPTA、胫骨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术成像成功率高,图像质量高,通过科学的测量,用准确的数字、角度来分析TKA患者术前诊断、术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数字X线摄影 双下肢全长摄影 拼接技术
下载PDF
MSCT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的三维测量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范蒙 盛茂 +3 位作者 王松 崔萍 朱新蓓 王中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01-605,613,共6页
目的:利用MSC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T2DM患者(T2DM组)及40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胰腺的径线、CT值、密度及体积等,并分析糖尿病组以... 目的:利用MSC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T2DM患者(T2DM组)及40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胰腺的径线、CT值、密度及体积等,并分析糖尿病组以上影像参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胰腺密度、体积、胰体比较对照组下降,T2DM组体、尾部径线较对照组减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组胰腺体积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组胰腺密度与年龄、病程、血糖均呈负相关,胰腺体积与年龄、病程、血糖均呈负相关;对照组胰腺体积在>40~50岁达峰值,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T2DM组胰腺体积在>30~40岁达峰值,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T2DM组胰腺平扫和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T2DM组>1~10年患者胰腺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均较病程≤1年患者减低,而病程>10年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反而增加。结论:胰腺体积<(49.34±14.47)cm3,CT值<(36.98±13.61)HU,对T2DM的确诊有一定提示作用,结合血糖、年龄、病程、治疗方式等临床指标有助于客观、全面评估T2DM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体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贺克武 高斌 +7 位作者 秦汉林 李劲松 黄永翠 张宇东 彭晓正 汪涛 杨会军 陈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4-558,共5页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支气管动脉内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GP),方案灌注化疗2~4个周期;灌注化疗组65例患者74个病灶仅接受支气管动脉内GP方案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3、6、12个月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8%、56.1%、63.6%、84.0%和2.7%、21.%、41.9%、4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和6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3 d和42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导引下^(125)Ⅰ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放射性粒子游走和胸腔积血,灌注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可以耐受,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患者各化疗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碘放射性核素 近距离放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支气管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春华 高斌 +1 位作者 胡永胜 徐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支气管征的表现形式,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与其支气管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直径≤3cm的SPN患者(其中恶性结节32例,良性结节22例)行全肺层厚为10mm螺旋扫描,并对病灶进行薄层扫...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支气管征的表现形式,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与其支气管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直径≤3cm的SPN患者(其中恶性结节32例,良性结节22例)行全肺层厚为10mm螺旋扫描,并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所有患者平扫的原始数据以2.5mm进行标准算法薄层重建,将数据传入GE-AW4.0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以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方法显示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对照。结果:①全肺层厚为10mm螺旋扫描,并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全肺扫描行层厚为2.5mm的标准算法薄层重建,结合各种工作站后处理方法,能极好的显示SPN与相关支气管的关系及形态特征;②54例SPN中与支气管有关系的43例(79.6%),其中恶性结节29例(90.6%),良性结节14例(63.6%)。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SPN-支气管关系分为5型:Ⅰ型支气管于SPN边缘被截断;Ⅱ型支气管进入SPN内并变尖、变细或锥状中断;Ⅲ支气管穿过SPN,其管腔通畅;Ⅳ型支气管沿SPN边缘走行而不中断,支气管壁增厚、牵拉;Ⅴ型,支气管沿SPN边缘走行而不中断,支气管壁无改变;④SPN与支气管关系大部分表现为单型,亦可表现为多型共存。恶性结节中均以Ⅰ型、Ⅱ型和Ⅲ型最常见,良性结节以Ⅰ型和Ⅲ型最常见。Ⅱ型主要见于恶性结节,不见于良性结节,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型表现在良性结节中明显高于恶性结节,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螺旋扫描及薄层扫描合并薄层重建能清楚显示SPN与支气管关系及类型,两者关系对SPN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支气管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斌 贺克武 +3 位作者 李劲松 巢惠民 胡永胜 黄永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在恶性骨肿瘤中的治疗价值。资料与方法在CT导引下对19例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病灶影像学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4...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在恶性骨肿瘤中的治疗价值。资料与方法在CT导引下对19例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病灶影像学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4.7%(18/19),术后1、2及6个月病灶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中,明显缓解(OR)2个,部分缓解(PR)15个,轻度缓解(SD)7个,无效(PD)1个,总缓解率(OR+PR)为6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永胜 朱有志 +6 位作者 何新华 王自勇 胡勤衍 付璇 王慧 费长军 王劲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较大体重质量指数(BMI)范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BMI在17.51~30.00之间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低辐射剂量组)95例,依据体重指数再将其分为三组(BMI〈18.5,18.5≤BM...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较大体重质量指数(BMI)范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BMI在17.51~30.00之间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低辐射剂量组)95例,依据体重指数再将其分为三组(BMI〈18.5,18.5≤BMI〈24和24≤BMI),采用100kVp,参考毫安320mAs扫描;B组(常规辐射剂量组)69例,采用120kVp,参考毫安360mAs扫描,其他参数两组相同。两组均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和CareDose4D技术进行DSCT(Somatom Definition,西门子)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检查,检查前均不使用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所有扫描数据传送到西门子独立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A、B两组最佳的重建时相图像,由2名副主任医师独立评估图像质量。记录并计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组中三组图像质量是否存在差别。应用χ^2检验比较A、B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分级显示段数,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B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CTDIvol、DLP和ED等。结果:A组中的三组图像评分为4.67±0.53、4.72±0.42、4.51±0.57;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25)。A组评价1298段冠状动脉,B组评价934段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为优良的A组占99.31%,B组占99.79%,两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P=0.11);可诊断图像节段数A组占99.69%,B组占99.89%,两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32)。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9±0.47、4.81±0.35分;CTDIvol值分别为18.53±7.55、45.85±15.49;DLP值分别为253.31±97.78、645.10±254.00;ED值分别为4.31±1.66、10.97±4.32。A、B两组间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9),A、B两组CTDIv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3,P=0),A组小于B组;A、B两组间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1,P=0),A组小于B组,A、B两组的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1,P=0),A组小于B组。结论: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在较大的BMI范围具有很好的图像质量,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重建算法对低剂量肺部CT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会军 胡永胜 +4 位作者 高斌 巢惠民 徐宁 何新华 贺克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骨、肺、标准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螺旋CT对61例病人进行肺部扫描,将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实验组)。两组分别采用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骨、肺、标准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螺旋CT对61例病人进行肺部扫描,将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实验组)。两组分别采用120kV、200mA和120kV、30mA进行扫描。120kV、200mA图像采用标准算法、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获得A、B两组图像。120kV、30mA图像依次采用软组织算法、标准算法、肺算法、骨算法进行重建,分别获得C、D、E、F四组图像。A、B、C、D、E和F六组图像质量之间的比较运用单向方差分析。A、C、D、E和F组诊断符合率之间的比较,运用χ2检验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结果:A、B、C、D、E、F六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26±0.68)、(4.27±0.64)、(3.48±0.86)、(3.48±0.79)、(2.93±1.17)(3.54±0.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6,P<0.05),其中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0.05),但A、B组分别与C、D、E、F组之间存在差异(P<0.01),并且图像质量高于后者。E组与A、B、C、D、F组之间存在差异(P<0.01),图像质量较低。C、D、F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E、F组诊断率符合分别为98%、94%、96.6%、86.7%、98%。A组与E组诊断符合率存在差异(P<0.05),A组与C、D、F组之间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肺部120kV、30mA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虽然有所降低,但运用骨、标准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处理后,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斌 李劲松 +3 位作者 巢惠民 胡永胜 徐圣德 季亚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1例26个病灶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1例26个病灶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结果: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每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不同对比剂用量方案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及心脏结构显示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新华 胡永胜 +4 位作者 杨越 王自勇 巢惠民 付旋 费长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5,I0001,共5页
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用量,改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对心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160例接受Defini-tion第一代双源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采集时间×注射流速(X ml),B组=(X+5)ml,C组=(X+10)ml,D组=... 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用量,改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对心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160例接受Defini-tion第一代双源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采集时间×注射流速(X ml),B组=(X+5)ml,C组=(X+10)ml,D组=[X+(15~20)]ml。各组均采用碘海醇(350mgI/ml),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4.8~5.0ml/s;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5.5ml/s。应用Circulation分析软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各组冠状动脉各段、左右心室CT值,观察并记录对比剂伪影及严重程度、对比剂混合液是否均匀、室间隔显示是否清晰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比较组间CT值、图像质量评分等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室间隔等结构显示情况及对比剂伪影等。结果:各组间一般情况、质量评分、冠脉各段和左心室CT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腔内CT值A、B、C、D组分别为(142.1±35.5)HU、(144.4±43.5)HU、(186.1±66.1)HU、(223.3±119.3)HU,C组与A、B、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室间隔尚能分辨(2分)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组显示清晰(3分)的例数多于A、B组;C组条状伪影少于D组。综合分析,C组对比剂方案优于其他组。结论:本研究采用个性化的对比剂方案,对比剂用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10ml,结合患者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对比剂注射流率,可以获得良好的冠脉CTA图像及较为满意的心脏结构、肺动脉显示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下载PDF
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新华 胡永胜 +5 位作者 杨越 王自勇 胡鹏程 王劲武 付璇 孔祥旭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 V)技术在胸部CT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CT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A、B、C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组采用120 k V、B组采用10...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 V)技术在胸部CT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CT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A、B、C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组采用120 k V、B组采用100 k V、C组采用CARE k V技术。使用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CT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 V、47例120 k V、10例140 k V。B组与A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 As)、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组与A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组和A组间的噪声(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B组比较,C组的SD显著低于B组,而SNR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B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k 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最佳管电压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胸部 辐射剂量 伪影
下载PDF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对诊断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自勇 胡永胜 +2 位作者 何新华 巢惠民 王劲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扫描通过结合DWI、PWI、TDC、MRS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例,其治疗前常规MRI信号特点与DWI、PWI、TDC和MRS的表现。结果:原发... 目的:探讨常规MRI扫描通过结合DWI、PWI、TDC、MRS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例,其治疗前常规MRI信号特点与DWI、PWI、TDC和MRS的表现。结果: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灶周中度水肿,增强后大多呈均匀强化,顶叶病灶可见"压迹征",病变累及胼胝体时呈"蝴蝶征";DWI多呈均匀高信号,ADC值与对侧正常脑实质相比明显降低;PWI示rCBV呈等或等低灌注,与正常脑白质灌注相似,多呈黄绿或蓝色;TDC负性增强上升支与下降支基本对称,信号强度回复前出现一小的再下降波形,增强后基线水平较增强前基线水平呈缓慢上升;MRS示Cho峰明显升高,病灶内NAA中度、Cr峰轻度降低,可见Lip峰、Cho/Cr、Lip/Cr、Lac/Cr均明显升高,NAA/Cr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常规MRI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联合应用DWI、ADC、PWI、TDC和MRS表现可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东升 盛茂 +1 位作者 程庆红 陶磊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比较两组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并分析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结果 两组棘突征、CT值及动脉期碘密度(IC)、标准化IC(NIC)、有效原子序列(Ze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CT征象多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静脉期IC、NIC及Zeff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动脉期IC、NIC、Zef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者静脉期IC、NIC及Zeff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者(P<0.05),鳞癌者则高于小细胞癌者(P<0.05)。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鉴别肺癌与肺炎性结节有利,且能辅助判断肺癌病理特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炎性结节 光谱CT 双层探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