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戊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致肝衰竭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鹤翔 吕春 +1 位作者 梁利民 郑吉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8-309,共2页
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症状重,肝衰竭的发生率高,宜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加速病情恶化。我们诊治1例戊型肝炎导致肝衰竭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7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20天"于2013年5月1... 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症状重,肝衰竭的发生率高,宜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加速病情恶化。我们诊治1例戊型肝炎导致肝衰竭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7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20天"于2013年5月18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曲霉菌病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治疗核苷(酸)类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裴欢欢 梁利民 +1 位作者 李筠竹 闫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6月选取本院104例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究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6月选取本院104例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试验组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HBe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的血清HBV DNA、HBe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的ALT、AST以及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水平、HBe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酯 HBV DNA HBEAG 核苷(酸)类耐药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梁利民 徐鹤翔 +1 位作者 郑吉顺 章媛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7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史、入院后首次的实验室...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7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史、入院后首次的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所纳入的患者分为生存组(n=123)和死亡组(n=50)。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评估NL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对相关变量行Cox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enter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患者的1年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的NLR、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均显著升高(U值分别为4660. 0、4994. 5,t=-9. 209,P值均<0. 001)。NLR与CTP评分和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363、0. 410,P值均<0. 001)。NLR、MELD评分预测患者1年预后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 52、14. 26,AUC分别为0. 758、0. 854,二者联合其AUC可增加至0. 86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NLR组(NLR≥3. 52)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NLR组(NLR <3. 52)(χ~2=36. 602,P <0.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LR≥3. 52是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合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鹤翔 郑吉顺 +3 位作者 解俊侠 李明远 章媛媛 梁利民 《肝脏》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51例HCV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合肥地区HCV患者中共检出4种基因型,8种基因亚型,以1b型最多占68.12%,其次2a、2i型占12....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51例HCV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合肥地区HCV患者中共检出4种基因型,8种基因亚型,以1b型最多占68.12%,其次2a、2i型占12.75%、10.36%,3a、3b、6a、6n、6v均有分布。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基因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60岁年龄组,基因型分布最为广泛;在时间分布上,早期HCV基因型较为单一,主要以1b和2a型为主,近年来基因1b型逐渐减少,2i、3a、3b、6a基因型逐渐增多,总的基因类型增多。经输血、血液透析、母婴传播感染患者基因型主要为1b、2a及2i型,性转播、其他途径(拔牙、纹身、纹眉、穿耳、职业暴露等)传播以基因1b型为主,2a、2i、3a、3b型均有分布,而静脉吸毒患者基因型分布较为广泛,1b、2a、2i、3a、3b、6a、6n、6v均有分布。结论合肥地区的HCV基因分型呈多样化,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2i型,同时存在3a、3b、6a、6n、6v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合肥地区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周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鹤翔 梁利民 +6 位作者 郑吉顺 王鹏 闫芳 李筠竹 解俊侠 俞舒 裴欢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与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初始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为LAM和...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与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初始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为LAM和ADV联合治疗组(LAM+ADV组)和ETV单药治疗组(ETV组),比较两组治疗12周、24周、48周、96周疗效及安全性。结果:LAM+ADV组12周、24周、48周、96周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ETV组相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ADV组未检测到病毒耐药,而ETV组检测到2例LAM相关耐药位点(rtL180L+M204V)。结论: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与ETV单药治疗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下载PDF
RDW、NLR联合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利民 徐鹤翔 +1 位作者 郑吉顺 章媛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1例,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患者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126)和死亡组(n=55),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RDW、NLR、MELD水平差异,运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RDW、NLR患者的1年生存率变化。最后通过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对RDW、NLR、MELD评分进行联合,评估多变量联合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价值。结果:181例随访1年死亡55例,存活126例,死亡组入院时NLR、RDW、MELD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显示,NLR、RDW及MELD评分是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DW、NLR及MELD评分预测患者1年预后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65%、2.58、16.6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2、0.764、0.862;MELD评分联合NLR的AUC为0.870,MELD评分联合RDW的AUC为0.876,MELD、RDW、NLR三者联合的AUC提高至0.884。结论:MELD、RDW、NLR三者联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MELD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下载PDF
遗传性血色病1例
7
作者 徐鹤翔 梁利民 +4 位作者 郑吉顺 段波 陈贵林 张振华 王健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1-543,共3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56岁,因“乏力2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伴有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当地医院查肝功能提示:内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9U/L,天冬氨酸氨暴转移酶(AST)189U/L,
关键词 血色病 铁代谢障碍
原文传递
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
作者 陈莉莉 潘爱红 +3 位作者 汤丽 张彤 胡雅晴 胡国治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4期695-699,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提供全面、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和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于2022年5—7月通过文献检索并参考我国新型冠状病毒... 目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提供全面、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和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于2022年5—7月通过文献检索并参考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管理规范,初步拟定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从传染病医疗、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院感领域以及物流管理等五类人员中遴选函询专家13名,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中,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2、0.83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16、0.098,χ2值分别为180.961、152.882(P<0.01)。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了包含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基础性、保障性、规范性、可靠性、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8项二级指标,114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0.4、0.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指标权重设置合理,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为规范甲类传染病病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类传染病 质量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2A型遗传性血色病的临床、基因突变特征及其治疗预后分析
9
作者 张伟 李艳萌 +9 位作者 徐安健 王晓明 王宇 段维佳 赵新颜 徐鹤祥 姜金坪 蒋炜 黄坚 欧晓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A型遗传性血色病(HH)的临床、基因突变特征及其治疗预后。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23年11月通过中国遗传代谢性肝病注册研究网收集原发性铁过载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临床资料。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H相关基因。对携带HJV基因突... 目的分析我国2A型遗传性血色病(HH)的临床、基因突变特征及其治疗预后。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23年11月通过中国遗传代谢性肝病注册研究网收集原发性铁过载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临床资料。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H相关基因。对携带HJV基因突变的HH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征分析。结果在37例原发性铁过载患者中,10例(27.0%,10/37)检出HJV基因突变,其中4例为纯合突变,5例为复合杂合突变,1例单杂合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p.Q6H和p.C321X(80.0%,8/10)。发病年龄(30.7±14.7)岁,诊断年龄(35.7±16.2)岁,男女之比为7∶3。铁蛋白(5267±905)ng/ml,转铁蛋白饱和度94.3%±1.2%。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肝脏、胰腺、心肌均有铁过载;肝活检提示肝细胞内弥漫铁沉积。10例均有转氨酶增高,1例(1/10,10.0%)肝硬化,4例(4/10,40.0%)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5例(5/10,50.0%)糖尿病;6例(6/10,60.0%)性腺功能下降;6例(6/10,60.0%)皮肤色素沉着;6例(6/10,60.0%)有乏力症状。6例进行放血疗法,铁蛋白均已降至100 ng/ml左右;2例口服铁螯合剂地拉罗司,铁蛋白未达标;1例住院明确诊断后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结论HJV基因可能是我国HH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p.Q6H和p.C321X突变是热点突变位点。HJV基因相关HH发病年龄介于20~30岁,病情重,如及早放血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沉着症 治疗 基因 突变 临床特征 铁过载
原文传递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肛周脓肿一例
10
作者 徐鹤翔 章媛媛 +1 位作者 梁利民 郑吉顺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情隐匿,在我国属于少见病,临床工作中普遍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易出现误诊、漏诊,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治尤为重要。现回顾分析1例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肛周脓肿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归纳我国非O1...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情隐匿,在我国属于少见病,临床工作中普遍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易出现误诊、漏诊,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治尤为重要。现回顾分析1例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肛周脓肿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归纳我国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肠外侵袭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非O1 霍乱弧菌非O139 肛周脓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