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出血322例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夏云玲 吴艳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32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通过检查有明确病因者293例,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32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通过检查有明确病因者293例,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老年组以胃溃疡多见;胃癌位于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为最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
下载PDF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2
作者 周培霞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6期723-724,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有资料统计,出血的原因以溃疡病居首位,其次为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肿瘤等.以上的病因排列一直延续近40年不变.但由于急诊胃镜的开展,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跃居首位,以后依次为十二指...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有资料统计,出血的原因以溃疡病居首位,其次为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肿瘤等.以上的病因排列一直延续近40年不变.但由于急诊胃镜的开展,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跃居首位,以后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肿瘤及某些少见疾病.近年来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技术也迅速发展.国内已开展的有硬化疗法,硬化与结扎联合疗法、高频电凝、激光光深、微波透热、局部喷洒药物止血、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以及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溶液等.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治疗 硬化疗法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3
作者 王功梅 李志菊 兰吉云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协助作用。方法:对48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自我防护知识调查,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降低,并发症减少。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协助作用。方法:对48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自我防护知识调查,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降低,并发症减少。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防护知识水平,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317-317,共1页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astric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近十年来,有效治疗消...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astric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近十年来,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不断问世和抗Hp治疗的普遍开展,并发症已经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 抗HP治疗 护理观察 消化性溃疡药物 十二指肠溃疡 粘膜缺损 慢性溃疡 消化作用
下载PDF
2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分析
5
作者 姜宗芬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50-51,共2页
2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分析姜宗芬(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30061)关键词:护理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护理诊断,是50年代随着护理程序应用演化出来的。1973年,美国护士学会第一次召开了护... 2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分析姜宗芬(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30061)关键词:护理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护理诊断,是50年代随着护理程序应用演化出来的。1973年,美国护士学会第一次召开了护理诊断会议。1980年传入我国。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吉顺 彭琼 王金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血脂变化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轻、中、重度毒各18例,中毒24 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7600日立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轻、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酯酶(AKP)、...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血脂变化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轻、中、重度毒各18例,中毒24 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7600日立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轻、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酯酶(AK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前白蛋白(PAB)、总胆红素(TB 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血清TB IL、ALT、AST明显升高(P<0.01),PAB、TC、TG明显降低(P<0.01),重度中毒组变化最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AKP、GGT随中毒程度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对早期有效护肝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肝功能 血脂
下载PDF
清胰汤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吉顺 戴夫 +1 位作者 彭琼 洪慈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n=20)按西医标准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n=20)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胰汤及静脉点滴舒血宁。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n=20)按西医标准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n=20)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胰汤及静脉点滴舒血宁。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症状(腹痛)缓解时间,体征(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 舒血宁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雯 彭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同期门诊健康的65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同期门诊健康的65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间的差异,对比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指标差异,最后以Spearman系数分析肠道菌群指标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LT、AST、ALP、TNF-α、IL-6、IL-8、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ALT、AST、ALP、TNF-α、IL-6、IL-8、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对比A级B级>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肠杆菌、肠球菌与ALT、AST、ALP、TNF-α、IL-6、IL-8呈现出正相关(r=0.573、0.389、0.315、0.393、0.421、0.389、0.436、0.441、0.598、0.571、0.345、0.370),双歧杆菌、乳杆菌与ALT、AST、ALP、TNF-α、IL-6、IL-8呈现出负相关(r=-0.487、-0.378、-0.347、-0.318、-0.337、-0.330、-0.459、-0.570、-0.502、-0.661、-0.384、-0.418),均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肝功能、炎症因子指标均呈现出异常表达,且各项指标间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当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肝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分次大剂量L-精氨酸腹腔内注射致小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吉顺 陈垦 +1 位作者 王晖 林振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稳定性好的小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AEP)模型。方法 小鼠分次大剂量L 精氨酸腹腔内注射 (2× 2 0mg·g-1) ,注射后 6、12、2 4、4 8、72h观察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病理学改变及胰腺组织湿 ...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稳定性好的小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AEP)模型。方法 小鼠分次大剂量L 精氨酸腹腔内注射 (2× 2 0mg·g-1) ,注射后 6、12、2 4、4 8、72h观察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病理学改变及胰腺组织湿 /干重量比率的变化。结果 注射后 6h即出现典型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理改变 ,2 4h达高峰 ,4 8h出现少量胰腺细胞坏死 ,72h病变减轻 ;胰腺组织湿 /干重量比率变化、病理评分呈同样的时相性变化。血清淀粉酶 6h时显著增高 ,2 4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4~ 5倍 ,72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分次大剂量L 精氨酸腹腔内注射诱导的小鼠胰腺病变符合典型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理学改变 ,是较为理想和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L-精氨酸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艳妹 夏云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23-23,共1页
我们于95年4月~96年6月采取奥曲肽(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治疗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急诊入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变门脉高压并内镜下证实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4例... 我们于95年4月~96年6月采取奥曲肽(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治疗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急诊入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变门脉高压并内镜下证实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23~71岁;呕血及血便量在1000ml以上,无心、脑血管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奥曲肽 静脉曲张出血 应用治疗 食管胃底 胃底静脉 肝硬变门脉高压 出血患者 脑血管 善得定
下载PDF
47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查正伟 彭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198-198,208,共2页
缺血性结肠炎(1C)是指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低血压所致的结肠壁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肠炎症性病变。该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在国外其发病率平均占急诊入院患者1~3/1000,如何早期识别和诊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 缺血性结肠炎(1C)是指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低血压所致的结肠壁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肠炎症性病变。该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在国外其发病率平均占急诊入院患者1~3/1000,如何早期识别和诊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3年6月消化科收治的47例I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与内镜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征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凝血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婉媛 洪慈 刘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12例肝硬化中33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肝性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的糖耐量正常的肝硬化患者比,PT(20.6±4.2秒)、APTT(47.8±8.53)和Child-P...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12例肝硬化中33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肝性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的糖耐量正常的肝硬化患者比,PT(20.6±4.2秒)、APTT(47.8±8.53)和Child-Pugh评分(12.27±2.03)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空腹血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4.47±0.58,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结论肝硬化引起糖代谢的障碍是肝脏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糖尿病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老年人胃癌55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琼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患者特点 ,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 6 0岁 ) ,非老年组 (<6 0岁 )。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胃癌患者在临床特点、镜下表现、病灶部位及病理特点等资料。结果 进展期癌Ⅰ型老年组占 4 4 4 % ...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患者特点 ,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 6 0岁 ) ,非老年组 (<6 0岁 )。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胃癌患者在临床特点、镜下表现、病灶部位及病理特点等资料。结果 进展期癌Ⅰ型老年组占 4 4 4 % ,非老年组占 2 9 3% ;分布于胃体以上部位胃癌老年组占 6 1 8% ,非老年组占 4 0 0 % ;癌细胞分化好的老年组占 5 0 9% ,非老年组占31 4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老年人胃癌以胃体以上部位多见 ,病程长 ,分化好 ,进展期癌以Ⅰ型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癌 临床特点 诊断 病理分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夫 龚云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戴夫龚云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3006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512.62笔者采用中药乙肝宁颗粒剂联合α干扰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戴夫龚云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3006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512.62笔者采用中药乙肝宁颗粒剂联合α干扰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小剂量、短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肝宁 干扰素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薇薇 程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消化科护士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按照PDCA工作程序,达到提高消化科护士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目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消化科护士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按照PDCA工作程序,达到提高消化科护士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目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从38%升高到80%。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护理团队的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使用率
下载PDF
静脉采血拔针按压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8-89,共2页
临床常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包括棉签按压法和棉球按压法两大类,其中棉签按压法又包括直压法和横压法,棉球按压法包括纵向大面积按压法、横向小面积按压法、交换式按压法及屈肘按压法等。各种按压法均具其相应优缺点,选择适宜的静脉采血拔... 临床常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包括棉签按压法和棉球按压法两大类,其中棉签按压法又包括直压法和横压法,棉球按压法包括纵向大面积按压法、横向小面积按压法、交换式按压法及屈肘按压法等。各种按压法均具其相应优缺点,选择适宜的静脉采血拔针按压方法可减少拔针后皮下出血、淤血等的发生。另外,穿刺技术、按压时间、按压力度等也影响按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拔针 按压法
下载PDF
电话回访教育对脂肪肝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功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9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例出院后的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电话回访教育,另随机选取50例出院后的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只在院内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例出院后的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电话回访教育,另随机选取50例出院后的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只在院内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话回访教育能提高脂肪肝患者遵医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脂肪肝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西沙必利联用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33例
18
作者 吴艳妹 洪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54-454,共1页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HH)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人H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5岁±8岁,病程6.5a±1.6a,根据病情予西沙必利10mg,3次/d或10mg,qn,雷尼替丁300m...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HH)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人H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5岁±8岁,病程6.5a±1.6a,根据病情予西沙必利10mg,3次/d或10mg,qn,雷尼替丁300mg,qn,4wk为一疗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74岁±6岁,病程6.3a+1.2a,据病情10mg,2次/d或10mg,qn,其余同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65.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西沙必利联用雷尼替了治疗老年人HH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药物疗法 西沙必利/治疗应用 雷尼替丁/治疗应用
下载PDF
残胃的内镜表现
19
作者 周培霞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2期1023-1024,共2页
残胃做为一种特殊的癌前状态,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我院14例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进行了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残胃 胃镜检查 胃镜表现
下载PDF
西沙比利联用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33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吴艳妹 洪慈 《中原医刊》 1999年第1期12-13,共2页
晚近研究表明老年人食道裂孔疝(HH)是导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在老年人中高发的因素之一,西沙比利为全胃肠促动力剂,对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等疾患有关报道较多,然而对于治疗老年人HH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93年2月至1... 晚近研究表明老年人食道裂孔疝(HH)是导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在老年人中高发的因素之一,西沙比利为全胃肠促动力剂,对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等疾患有关报道较多,然而对于治疗老年人HH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93年2月至1998年3月应用西沙比利加雷尼替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疝 药物疗法 西沙比利 雷尼替丁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