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继梅 马芳 +3 位作者 冯俊 侯琳琳 周高亮 潘健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GLS)及18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例组35例和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对照组25例,测量2组左心室GL...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GLS)及18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例组35例和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对照组25例,测量2组左心室GLS、左心室心尖两腔、四腔和三腔切面(AP2,AP4,AP3)的LS和18节段的LS。结果:2组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病例组基底段、前间隔和下壁中间段、前壁和后间隔的心尖段与对照组比较,其LS绝对值降低(P <0. 05);左心室的AP2、AP4、AP3的L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STI超声心动图能够定量评价冠心病病人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的早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点追踪成像 纵向应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收缩功能 左心室
下载PDF
超声极速成像脉搏波技术评估青中年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弹性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继梅 马芳 +5 位作者 杨亚菲 吴梦琳 卞福勤 杨巍巍 张新秀 陈建丰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极速成像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检测青中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18~60岁的青中年T2DM病人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8~60岁的来该院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超声极速成像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检测青中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18~60岁的青中年T2DM病人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8~60岁的来该院健康体检者77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常规超声测量参数及颈动脉弹性指标[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BS-PWV)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ES-PWV)]。按年龄分为青年亚组和中年亚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将病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内中膜厚度(IMT)分亚组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亚组和中年亚组T2DM病人左、右侧IMT[(青年:(0.58±0.09)mm、(0.56±0.11)mm;中年:(0.60±0.09)mm、(0.59±0.10)mm)],左、右侧BS-PWV[青年:(5.36±0.82)m/s、(4.61±1.03)m/s;中年:(5.83±1.42)m/s、(4.92±1.22)m/s],左、右侧ES-PWV[青年:(6.55±1.50)m/s、(5.64±1.34)m/s,中年:(8.09±2.02)m/s、(7.32±1.98)m/s]和双侧IMT[青年:(0.57±0.09)mm,中年:(0.60±0.08)mm]、双侧BS-PWV[青年:(4.98±0.64)m/s、中年:(5.37±0.98)m/s]、双侧ES-PWV[青年:(6.09±1.09)m/s、中年:(7.70±1.70)m/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个年龄组T2DM病人各自组内HbA1c增高组与HbA1c正常组比较,均除左侧BS-PWV外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组T2DM病人的BS-PWV和ES-PWV在各自组内不同IM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MT的增高,BS-PWV和ES-PWV均有上升的趋势(趋势检验P<0.05)。结论ufPWV技术可无创检测青中年T2DM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弹性 脉搏波速度 超声极速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MPV/PC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超 张贵平 +3 位作者 徐杰 程秀丽 武悦 杨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44-147,59,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所有...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常规检查,获得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计算MPV/PC比值、NLR。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MPV/PC比值、NLR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MPV/PC比值、NLR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710、0.693、0.769、0.771,联合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MPV/PC比值、NLR在AIS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 预后 MPV/PC比值 NLR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