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与童年期心理创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勤 胡淑文 +3 位作者 曹小梅 莫大明 陈彬彬 钟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与其童年期心理创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7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依据有无NSSI,分为NSSI组和非NSSI组各35例,并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3...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与其童年期心理创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7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依据有无NSSI,分为NSSI组和非NSSI组各35例,并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3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渥太华自伤量表、童年创伤问卷(CT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结果:NSSI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CTQ量表总分评分均高于非NSSI组,且2组上述3个评分及躯体虐待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抑郁障碍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性虐待、躯体忽视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SSI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与CTQ中情感忽视评分、HAMD量表认知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NSSI与童年期心理创伤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童年期心理创伤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拒学心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朱丽 程丽 +1 位作者 高桦 朱囡囡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拒学心理特征的影响,为拒学青少年病人的心理治疗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拒绝上学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病人86例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安徽省某初、... 目的探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拒学心理特征的影响,为拒学青少年病人的心理治疗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拒绝上学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病人86例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安徽省某初、高中同同年级、同性别数量相等的非拒学青少年86例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访谈,收集问卷数据,应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各因素与拒学与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父母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0例比30例)、婚姻状况(离异56例比30例,非离异30例比56例)、独生子女与否(是46例比22例,否40例比64例)以及家务活动(频繁32例比60例,不频繁54例比26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离异、独生子女、家庭矛盾的发生与否为影响孩子产生拒绝上学心理的危险性因素,家庭成员亲密度、情感表达、家庭成员自主独立性、家庭知识性文化普及、组织性、控制性是防止青少年产生拒绝上学心理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对青少年产生拒学心理有一定影响;提高家庭成员亲密度以及家庭幸福与满足感,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青少年拒学心理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心理学) 家庭环境 青少年 拒学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硕 杨荣 +2 位作者 胡淑文 曹小梅 钟慧 《心理学通讯》 2023年第4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和未发生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差异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2021年40例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组),68例未发生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未遂组),以...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和未发生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差异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2021年40例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组),68例未发生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未遂组),以及23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6-item Toronto Alexthymia Scale,TAS-26)、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nnaire,CTQ),对三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组、非自杀未遂组与健康对照组在TAS-26总分及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外向性思维因子得分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抑郁障碍被试的TAS-26总分及描述情感的能力、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外向性思维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的外向性思维得分高于非自杀未遂组。三组之间童年创伤无差异。自杀未遂组TAS-26中外向性思维与CTQ中情感无视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61,p=0.028);非自杀未遂组青少年外向性思维得分与CTQ情感无视分量表得分也呈正相关(r=0.260,p=0.021)。结论:述情障碍可能会增加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而童年创伤对预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行为缺乏足够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 述情障碍 童年创伤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传存 张许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31名在校中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31名在校中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因子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因子分与症状白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情感反应因子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情感介入因子分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惧、偏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的功能因子分与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的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存在家庭功能失调现象,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障碍 心理健康 家庭功能 症状自评量表 家庭功能量表
下载PDF
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晓鹏 耿峰 刘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0年9~11月合肥市3所中学895例初一至高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中学生焦虑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目的研究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0年9~11月合肥市3所中学895例初一至高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中学生焦虑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测量学生焦虑情绪、家庭环境及心理弹性,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心理弹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共发放问卷895份,回收有效问卷881份,问卷有效率为98.44%。焦虑情绪检出101例,检出率为11.46%;焦虑青少年群体和非焦虑青少年群体在学习成绩、母亲工作情况、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心理弹性(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OR=1.031,95%CI:0.973~2.544)、矛盾性(OR=1.122,95%CI:1.071~1.746)、娱乐性(OR=0.936,95%CI:0.895~1.037)、组织性(OR=0.933,95%CI:0.905~1.508)和控制性(OR=1.060,95%CI:1.018~1.711)以及心理弹性的人际协助(OR=1.016,95%CI:0.935~2.901)和家庭支持(OR=1.008,95%CI:0.937~3.505)具有较强关联性。结论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娱乐性及组织性和心理弹性的人际协助、家庭支持因子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与控制性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临床干预青少年焦虑情绪应着眼于加强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和心理弹性的支持力维度,削弱家庭环境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情绪 家庭环境 心理弹性 关联性
下载PDF
父母冲突知觉及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丽 程丽 《安徽医学》 2019年第9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知觉及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95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BNSG-S)、儿童抑郁调...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知觉及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95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BNSG-S)、儿童抑郁调查表(CDI)进行调查,收集CPIC中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解决、认知威胁、应对效能感、自我归因及冲突内容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收集BNSG-S中自主需求满足、自主需求满足受阻、归属需求满足、归属需求满足受阻4个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收集CDI总分。采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青少年CDI得分与年龄、CPIC的冲突强度、总分及BNSG-S的归属需求满足受阻呈正相关(P<0.05);CPIC的冲突频率与BNSG-S中的自主需求满足受阻、归属需求满足受阻呈正相关(P<0.05),与自主需求满足呈负相关(P<0.05);CPIC的冲突强度与BNSG-S中的归属需求满足受阻呈正相关(P<0.05);CPIC的应对效能感与BNSG-S中的归属需求满足受阻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CPIC的冲突强度、总分与抑郁状况密切相关(P<0.05),回归方程为Y=-6.018+0.512×年龄+0.086×CPIC冲突强度得分。结论父母冲突知觉对基本心理需求有影响,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抑郁具有影响,年龄越大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知觉 青少年抑郁 影响
下载PDF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慧敏 唐荣兰 +1 位作者 徐莲英 胡传存 《临床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青少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作对照分析,以便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7例正常青少年... 目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青少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作对照分析,以便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7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在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因子和总分方面得分均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患者大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P<0.01),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因子和总分方面呈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因子和总分方面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可能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有关。减轻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度,使其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便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生活事件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首发和复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铖 夏磊 +3 位作者 田英汉 刘乐伟 莫大明 刘寰忠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究首发和复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共13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 目的探究首发和复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共13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98例,年龄12~18(15.3±1.5)岁。根据抑郁症状是否为第1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症患者(首发组)76例和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58例。同期招募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76名,其中男45名,女31名,年龄12~18(15.1±1.8)岁。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_(24))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以HAMD_(24)总分35分为界将首发组患者分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52例)和重度抑郁症患者(24例)。使用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IL-17A、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受试者的血浆IL-1β、IL-6和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46、6.75、6.41,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首发组和复发组患者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组血浆IL-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M(Q1,Q3)][1.69(1.17,2.45)ng/L比1.34(1.05,2.06)ng/L,Z=-2.67,PBonferroni校正=0.03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首发组HAMD_(24)总分与IL-17A、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275、0.260、0.300、0.331,均P<0.05);复发组HAMD_(24)总分与任何细胞因子均不具有相关性(均P>0.05)。在首发组中,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血浆IL-10、IL-17A、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0.48(0.33,0.72)ng/L比0.63(0.46,1.10)ng/L、1.89(1.22,3.04)ng/L比3.01(1.94,5.18)ng/L、0.17(0.12,0.36)ng/L比0.42(0.22,0.65)ng/L、1.55(1.12,2.05)ng/L比2.30(1.68,3.75)ng/L、0.92(0.77,1.38)ng/L比1.42(0.95,2.15)ng/L;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LgIL-6水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β=2.550,95%CI:1.258~10.724,P<0.05;二元logistic回归:OR=12.499,95%CI:2.061~75.806,P<0.05)。结论较高水平的血浆IL-6与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较严重的抑郁症状具有相关性,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首次发病 复发 细胞因子 疾病严重程度
原文传递
分阶段护理在青少年负性情绪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梁琼 陈娟 刘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针对青少年群体中的负性情绪情况,应用分阶段护理的干预模式,对其负性情绪进行调节,观察和对比该项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青少年负性情绪患者,将其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人数共为100例,抽签分为两组,组内各50人,为实验组应用分... 针对青少年群体中的负性情绪情况,应用分阶段护理的干预模式,对其负性情绪进行调节,观察和对比该项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青少年负性情绪患者,将其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人数共为100例,抽签分为两组,组内各50人,为实验组应用分阶段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一个护理阶段结束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情况、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程度。结果 三周护理工作结束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亚健康状态三个方面,均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在青少年负性情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起到改善情绪、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 青少年 负性情绪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及家庭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丽 程丽 +2 位作者 张免 谢珺 杨静月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以及家庭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的治疗效果,为缓解青少年焦虑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青少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以及家庭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的治疗效果,为缓解青少年焦虑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青少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临床一般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临床一般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家庭治疗。通过收集父母冲突知觉量表(CPI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分析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以及家庭治疗对青少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CPIC的冲突强度、认知威胁、冲突内容与青少年焦虑患者HAMA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0,0.18,P值均<0.05)。在3个月治疗末,治疗组评分(HAMA:9.23±1.98,CPIC:9.52±2.35)均低于对照组(HAMA:14.52±2.66,CPIC:11.98±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88,5.48,P值均<0.01);两组患者较治疗前HAMA、CPIC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对照组值分别为13.88,16.84,t治疗组值分别为20.51,21.89,P值均<0.01)。结论父母冲突知觉对青少年焦虑有影响。家庭治疗能降低父母冲突知觉,缓解青少年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冲突 焦虑 精神卫生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家庭治疗改善青少年拒学行为效果分析
11
作者 朱丽 程丽 +2 位作者 张免 郑明明 朱囡囡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拒学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青少年拒学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因拒学行为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拒学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青少年拒学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因拒学行为于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舍曲林50~75 mg),研究组(50例)加用家庭治疗联合认知治疗,对照组(50例)单独认知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严重程度印象量表(CGI-S)、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返校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SAS、CGI-S、CBCL(父)、CBCL(母)、家庭氛围、系统逻辑、疾病观念及个性化评分均降低(t值分别为6.99,14.42,8.44,7.27,16.94,9.28,6.53,19.64,P值均<0.05);对照组各项评分均降低(t值分别为2.96,8.90,5.60,4.37,6.72,3.18,2.19,3.34,P值均<0.05)。2组间比较,治疗前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返校率为92%,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5)。结论家庭治疗可有效降低拒学行为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改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返校,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危险行为 干预性研究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分阶段主题绘画疗法对儿童情绪障碍患者应用效果的类实验研究
12
作者 陈娟 陈翼飞 +4 位作者 钟慧 黄闻 刘蕾 汪耿夫 徐莲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2-7,共6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主题绘画疗法对儿童情绪障碍患者正性情绪、述情障碍及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1例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 目的探讨分阶段主题绘画疗法对儿童情绪障碍患者正性情绪、述情障碍及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1例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2022年1—6月入院的3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入院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阶段主题绘画疗法,干预时间6周。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组干预前后正性情绪、述情障碍、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14.19±1.79)岁;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4.47±1.55)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干预前正性情绪、述情障碍、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正性情绪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43.20±7.41)、(31.88±5.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81±6.92)、(21.24±5.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5.63,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述情障碍总分为(53.44±4.68)分,低于对照组的(60.44±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P<0.05)。结论分阶段主题绘画疗法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情绪障碍患者的正性情绪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述情障碍水平,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情绪障碍 绘画疗法 正性情绪 述情障碍
原文传递
某精神专科医院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门诊处方分析
13
作者 邹远磊 莫大明 +3 位作者 夏清荣 梁俊 何孔亮 杨陈晨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911-915,共5页
目的分析门诊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患者的处方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20年门诊全年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患者的处方进行筛选、清理,最终选取处方2588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发病趋势和处方用药特点... 目的分析门诊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患者的处方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20年门诊全年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患者的处方进行筛选、清理,最终选取处方2588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发病趋势和处方用药特点。结果收集门诊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患者1107人,男性499人,女性608人,性别比1∶1.21;处方2588张,不合理处方40张,占比1.55%,以不适宜处方为主。单一用药处方1388张,占比53.63%,在抗抑郁药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中,青少年组联合用药处方率大于童年组(49.63%vs 40.29%,P<0.05);在联合用药处方占比中,女性组抗抑郁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比例大于男性组(20.65%vs 15.36%,P<0.05)。结论门诊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处方用药总体性合理,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青少年患者联合用药呈增长趋势,女性患者联合用药处方占比显著大于男性,部分处方不合理,儿童青少年用药的合理性仍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