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及放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鹏 潘绵顺 汪业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24-128,123,共6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痛,放射外科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病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以及三叉神经痛放射外科治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如放射外科靶点的选择,靶...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痛,放射外科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病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以及三叉神经痛放射外科治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如放射外科靶点的选择,靶点导向方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机制,照射位点和照射长度,显效时间、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影响放射外科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放射外科
下载PDF
鼠脑C6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鹏 潘绵顺 方兴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1期10139-10141,共3页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脑C6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后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的分化情况。方法:取肝素抗凝人骨髓血,Percoll梯度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酶消化后传代扩增。取第4-6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达90%...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脑C6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后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的分化情况。方法:取肝素抗凝人骨髓血,Percoll梯度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酶消化后传代扩增。取第4-6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达90%融合时,按2×10^3/孔接种于24孔板内,第2天分为两组,诱导组用含有50%C6胶质瘤细胞上清液的完全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诱导,每隔2d换液1次;对照组单纯加入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后3d,两组细胞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诱导24h后,诱导组多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外观,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诱导3d后,诱导组神经元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组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率为(44.2±2.4)%,对照组为阴性;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阴性表达。结论:鼠脑C6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可成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C6胶质瘤细胞
下载PDF
三叉神经鞘瘤的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3
作者 潘绵顺 王鹏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γ刀放射对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剂量。方法应用γ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42例获得随访资料,29例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诊断首选γ刀治疗,13例为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直径31±6.8mm,肿瘤的平均体积10.4±2.8cm... 目的回顾性分析γ刀放射对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剂量。方法应用γ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42例获得随访资料,29例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诊断首选γ刀治疗,13例为术后复发或残留,肿瘤直径31±6.8mm,肿瘤的平均体积10.4±2.8cm3。结果4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11例例症状完全消失,25例患者症状改善;6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症状加重;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7%。肿瘤体积控制情况:13例肿瘤基本消失,21例肿瘤明显缩小(最大径缩小1/3以上),5例肿瘤未增大(肿瘤最大径缩小少于1/3以上),3例肿瘤分别于γ刀术后5、27和63个月增大,总体肿瘤控制率为92.9%(39/42)。肿瘤平均边缘剂量13Gy,以50%~8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结论γ刀放射治疗对直径小于50mm三叉神经鞘瘤有良好的中长期控制作用,肿瘤控制剂量为13~14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鞘瘤 放射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