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PLC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兆昌
杨建平
郭艳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30-1531,共2页
关键词
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
绿原酸
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静蓉
《医学信息》
2011年第3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别用传统静脉穿刺法与改良法进行操作.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的次数、病人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发生率、病...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别用传统静脉穿刺法与改良法进行操作.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的次数、病人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发生率、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分别t检验及皮下瘀点发生率经x2检验、两组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方法满意度经秩和检验.五个结果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纽方法穿刺成功率经X2拴验,结果P〉0.05,无差异;结论改良法明显优于传统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护理
穿刺法
效果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矢状窦、横窦破裂3例手术报告
3
作者
康建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上矢状窦
手术损伤
破裂
横窦
术中止血
抢救价值
出血死亡
静脉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565-4566,共2页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管腔局限性异常的扩张性病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约有50%患者可因此而死亡或者失去劳动能力[1],所以对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及临床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一直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管腔局限性异常的扩张性病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约有50%患者可因此而死亡或者失去劳动能力[1],所以对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及临床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一直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2]。常规的DSA技术是头部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常规的DSA图像无法显示血管复杂的三维解剖特性,因此在临床诊疗中有很大的局限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重建技术
数字减影
脑动脉瘤
诊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5
作者
曾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5期122-122,共1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别无显著性。皮肤破损率分别为4.00%和82.67%,差别极显著。结论:采用"8"字形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肤破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包扎方法
皮肤破损
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兆昌
杨建平
郭艳萍
机构
井冈山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脑外科
井冈山学院附属
医院
出处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30-1531,共2页
关键词
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
绿原酸
HPLC法
含量测定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静蓉
机构
江西省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脑外科
出处
《医学信息》
2011年第3期892-89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别用传统静脉穿刺法与改良法进行操作.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的次数、病人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发生率、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分别t检验及皮下瘀点发生率经x2检验、两组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方法满意度经秩和检验.五个结果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纽方法穿刺成功率经X2拴验,结果P〉0.05,无差异;结论改良法明显优于传统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护理
穿刺法
效果比较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矢状窦、横窦破裂3例手术报告
3
作者
康建华
机构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脑外科
出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上矢状窦
手术损伤
破裂
横窦
术中止血
抢救价值
出血死亡
静脉窦
分类号
R743.3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建平
机构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脑外科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565-4566,共2页
文摘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管腔局限性异常的扩张性病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约有50%患者可因此而死亡或者失去劳动能力[1],所以对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及临床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一直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2]。常规的DSA技术是头部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常规的DSA图像无法显示血管复杂的三维解剖特性,因此在临床诊疗中有很大的局限性[3]。
关键词
3D重建技术
数字减影
脑动脉瘤
诊疗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5
作者
曾燕
机构
江西省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脑外科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5期122-122,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别无显著性。皮肤破损率分别为4.00%和82.67%,差别极显著。结论:采用"8"字形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肤破损率。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包扎方法
皮肤破损
出血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PLC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梁兆昌
杨建平
郭艳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王静蓉
《医学信息》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矢状窦、横窦破裂3例手术报告
康建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D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杨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曾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