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资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金华 李明堂 +3 位作者 高强 杨靖民 赵兰坡 王玉军 《大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65-67,共3页
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各学校均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进行建设过程... 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各学校均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在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成果显著,发挥了实验中心的辐射与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实验队伍 管理体制
下载PDF
《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寅 刘淑霞 +3 位作者 高强 曹国军 李翠兰 刘金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期134-135,共2页
《植物营养与肥料》是农业高校种植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吉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授课手段和考... 《植物营养与肥料》是农业高校种植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吉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授课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 肥料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4
3
作者 常海波 崔丽影 +1 位作者 李明堂 刘金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3期161-162,共2页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是对教学、学习和组织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了新时代...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是对教学、学习和组织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了新时代需求,高效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混合教学模式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动性
下载PDF
不动杆菌与假单胞菌对17β-雌二醇的协同降解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芳 陈翰琳 +2 位作者 李哲 黄涛 李明堂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1636,共6页
分别用纯培养与模拟培养法考察不动杆菌LM1与假单胞菌LY1组成的复合菌对17β-雌二醇(E2)的协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当细胞数量比为1时,复合菌对E2的降解率分别为菌株LM1和LY1单独作用的2.2倍和2.6倍,降解过程中菌株LM1和LY1的细胞数量比... 分别用纯培养与模拟培养法考察不动杆菌LM1与假单胞菌LY1组成的复合菌对17β-雌二醇(E2)的协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当细胞数量比为1时,复合菌对E2的降解率分别为菌株LM1和LY1单独作用的2.2倍和2.6倍,降解过程中菌株LM1和LY1的细胞数量比趋于1;在28℃,150r/min条件下培养7d后,复合菌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5,10,20mg/L的E2降解率分别为99.6%,97%,93%,85%;当培养基中氯化钠添加的质量分数为3.5%时,复合菌对E2的降解率显著下降(p<0.05);在25℃时复合菌对鸡粪、猪粪及土壤样品中E2的降解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7,3.0,2.8倍.即由菌株LM1和LY1组成的复合菌可通过协同作用降解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假单胞菌 17Β-雌二醇 协同降解特性
下载PDF
等氮量条件下不同秸秆与化学氮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金华 王银海 +1 位作者 赵兴敏 王鸿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目的】为正确评价秸秆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达到肥料减施增效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总施氮量240 kg hm^(−2)下,设置不施秸秆与化肥,单施化肥和25%、50%、75%、100%秸秆还... 【目的】为正确评价秸秆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达到肥料减施增效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总施氮量240 kg hm^(−2)下,设置不施秸秆与化肥,单施化肥和25%、50%、75%、100%秸秆还田配施减量化学氮肥6个处理,经过5轮施肥处理,种植5年春玉米后,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各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含量,分析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各粒级团聚体的碳、氮储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与减量化肥配施能促进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各粒级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及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但对土壤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与25%低秸秆还田量相比,75%及以上秸秆还田量可以增加大团聚体(>2 mm,LM)含量1.28%~2.36%、粗颗粒有机质(>0.25 mm,cPOM)含量3.63%~4.76%,降低自由态微团聚体(0.053~0.25 mm,m)含量2.29%~3.08%、闭蓄态粉黏粒(<0.053 mm,Msc)含量3.95%~5.40%,提高MWD 6.57%~9.28%。秸秆还田量与各粒级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s+c除外),但受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最终只有大团聚体(>2 mm,LM)、闭蓄态微团聚体(0.053~0.25 mm,mM)、粗颗粒有机质(>0.25 mm,cPOM)的碳、氮储量,大团聚体(0.25~2 mm,SM)的碳储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闭蓄态粉黏粒(<0.053 mm,Msc)的碳、氮储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负相关。另外,75%及以下还田量不会显著提高SM、cPOM和mM粒级的C∶N。【结论】东北黑土春玉米种植区可以实现75%的秸秆还田(10800 kg hm^(−2))与186 kg hm^(−2)的化学氮肥配施,与等量单施化肥相比(240 kg N hm^(−2)),减少氮肥用量22.5%。并且与等氮下的单施化肥和25%秸秆还田配施减量化肥相比,能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单位重量表层原状土中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肥减施 团聚体稳定性 碳储量 氮储量
原文传递
黑木耳菌糠有机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冉 董莎 +3 位作者 姚志超 王高旭 刘金华 杨靖民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黑木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菌糠为原料,添加自制的发酵菌剂,在对发酵过程进行合理优化的基础上,生产菌糠有机肥并对其肥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糠在发酵过程中,达到55℃以上发酵温度的天数为14 d、C/N为24、T值为0.37、GI值为87.2%... 以黑木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菌糠为原料,添加自制的发酵菌剂,在对发酵过程进行合理优化的基础上,生产菌糠有机肥并对其肥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糠在发酵过程中,达到55℃以上发酵温度的天数为14 d、C/N为24、T值为0.37、GI值为87.2%,达到完全腐熟的标准。制备的菌糠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根长、根系活力,与等量的化学无机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了24.37%。同时还可以维持土壤处于较高的肥力水平,与种植前土壤相比,显著提高了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因此,采用此方法生产黑木耳菌糠有机肥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值得今后在当地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有机肥 产量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