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器官系统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与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宪敏 鞠晓红 +2 位作者 时文艳 李瑶 孙艳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第7期143-143,共1页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病原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使病原生物学课程更加体现临床观念,我校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制定新的教学纲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课程整合 器官系统 临床观念
下载PDF
基于微课模式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与创新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宪敏 高俊涛 +2 位作者 孙艳美 姜晓明 鞠晓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F0003-F0004,共2页
课程整合是当前病原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微课的引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扩大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者分析了微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微课应用于临床本科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的具体实... 课程整合是当前病原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微课的引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扩大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者分析了微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微课应用于临床本科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微课 课程整合
原文传递
关于现代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宪敏 王月华 +1 位作者 李瑶 鞠晓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病原生物学是必不可少的医学基础学科。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式,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本院实际,通过对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近年来所采取的相应教学改革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基于认证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体会~
4
作者 时文艳 孔繁利 +3 位作者 刘迪 马爱新 孙宏宇 冯宪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F0003-F0004,共2页
根据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本校的办学定位,在临床本科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了包括课堂教学形式、职业素质与伦理教育内涵、网络资源整合和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将前沿科研成果纳... 根据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本校的办学定位,在临床本科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了包括课堂教学形式、职业素质与伦理教育内涵、网络资源整合和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将前沿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教学方法改革 科学方法教育
原文传递
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CB/S1的18S rDNA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善子 玄英花 王月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9-1041,1030,共4页
目的鉴定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sp.CB/S1的18S rDNA基因型。方法从土壤分离的CB/S1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18S rDNA序列。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 目的鉴定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分离株Acanthamoebasp.CB/S1的18S rDNA基因型。方法从土壤分离的CB/S1株中提取基因组18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18S rDNA序列。将扩增产物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与结论从北京市区土壤中分离的的棘阿米巴分离株CB/S1的18S rDNA全基因序列分别为2291bp,其基因型属于T5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18S RDNA 基因型 分类
下载PDF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抗原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宪敏 王月华 鞠晓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引起腹泻的最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同大多数肠道寄生的病原体一样,表面抗原(variant-specific surface proteins,VSPs)变异是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从而导致疾病慢性化和/...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引起腹泻的最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同大多数肠道寄生的病原体一样,表面抗原(variant-specific surface proteins,VSPs)变异是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从而导致疾病慢性化和/或重复感染的发生。本文将从基因水平的调控、转录和转录后调控、VSPs表达修饰调节和VSPs的加工、处理与转运等4个方面对贾第虫表面抗原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变异特异性表面蛋白 抗原变异 后转录基因沉默机制
下载PDF
棘阿米巴表达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宏梅 郑文彧 +5 位作者 刘迪 时文艳 孙宏宇 崔佰吉 高俊涛 冯宪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棘阿米巴感染兔血清对棘阿米巴原虫全长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采用角膜注射的方法构建棘阿米巴感染兔模型,收集感染后第1、7、14、21、28、35、42天兔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选用感染后第7、14、21天和28天混合血清对c DNA文... 通过棘阿米巴感染兔血清对棘阿米巴原虫全长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采用角膜注射的方法构建棘阿米巴感染兔模型,收集感染后第1、7、14、21、28、35、42天兔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选用感染后第7、14、21天和28天混合血清对c DNA文库进行免疫学初筛和复筛;阳性克隆送样测序,并进行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角膜刮片镜检,感染动物试验组均检出棘阿米巴的包囊和滋养体,感染血清抗体滴度在感染后第7天升高显著,在感染后第28天达到高峰;经免疫学筛选共获得3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和PCR鉴定,3个克隆的插入序列和ORF长度分别为:actin1,774 bp、polyubiquitin,234 bp和HSP20,564 bp。本研究为进一步棘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快速诊断试剂和免疫预防分子的筛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原虫 棘阿米巴角膜炎 CDNA文库 免疫学筛选
下载PDF
从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属CJY/S1和CJY/S2株的18S rDNA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善子 玄英花 +2 位作者 王月华 申成华 崔春权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1-392,共2页
从吉林延边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属CJY/S1和CJY/S2株中提取基因组18SrDNA,PCR扩增、克隆、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X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Acanthamoebasp.C... 从吉林延边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属CJY/S1和CJY/S2株中提取基因组18SrDNA,PCR扩增、克隆、测序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X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已有T1至T12型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棘阿米巴土壤分离株Acanthamoebasp.CJY/S1和CJY/S株的18SrDNA全基因序列分别为2255bp和2252bp,均属T4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18S RDNA 基因型 分类
下载PDF
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强 赵良中 +2 位作者 王月华 时文艳 李妍 《医学综述》 2013年第5期771-773,共3页
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是非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之一,与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相似,可以高亲和性结合炎性CC趋化因子,但无法传递信号,不能趋化及活化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对炎性CC趋化因子内化并清除,在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 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是非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之一,与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相似,可以高亲和性结合炎性CC趋化因子,但无法传递信号,不能趋化及活化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对炎性CC趋化因子内化并清除,在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对其结构特点、表达特点、基本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6 趋化因子受体 非典型受体 诱骗受体
下载PDF
模块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强 魏晶 +1 位作者 李妍 李文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4期1740-1741,共2页
模块教学是将医学免疫学的全部课程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特点、学习要求、临床结合度、基础性等不同划分为几个模块,各模块根据其自身内容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在保持医学免疫学基础性的同时,可以兼顾临床知识应用、科研能力培养、现... 模块教学是将医学免疫学的全部课程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特点、学习要求、临床结合度、基础性等不同划分为几个模块,各模块根据其自身内容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在保持医学免疫学基础性的同时,可以兼顾临床知识应用、科研能力培养、现实生活相关以及学习兴趣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教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广东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CG/S1株的18Sr DNA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月华 玄英花 +1 位作者 郑善子 崔春权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从广东地区土壤中分离棘阿米巴CG/S1株,测定其18 SrDNA基因序列.[方法]从土壤中分离棘阿米巴CG/S1株,提取基因组18 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定序列,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其他棘阿米... [目的]从广东地区土壤中分离棘阿米巴CG/S1株,测定其18 SrDNA基因序列.[方法]从土壤中分离棘阿米巴CG/S1株,提取基因组18 S rDNA,应用棘阿米巴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定序列,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 X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其他棘阿米巴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棘阿米巴CG/S1的18 S rDNA全基因序列为2 292 bp,基因型为T5型;CG/S1与A.lenticulata7327株的序列差异率为0.61%,与CB/S1株的序列差异率为0.74%.[结论]广东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sp.CG/S1为A.lenticulata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序列分析 棘阿米巴属
下载PDF
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晶 李强 +4 位作者 范华英 李芳芳 李红花 李英信 孟繁平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体系,提高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ScFv 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基因(ScFv 637-HSA)的蛋白表达质量.[方法]扩增ScFv 637-HSA融合基因,经酶切处理后,克隆至真核载体pPIC9 K,线性化处理后,电穿孔入毕赤酵母GS 11...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体系,提高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ScFv 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基因(ScFv 637-HSA)的蛋白表达质量.[方法]扩增ScFv 637-HSA融合基因,经酶切处理后,克隆至真核载体pPIC9 K,线性化处理后,电穿孔入毕赤酵母GS 115.[结果]经电泳观察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6 kbp的融合蛋白ScFv 637-HSA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PIC9 K基因片段.[结论]ScFv637-HSA基因已准确地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抗体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
下载PDF
新技术在固体分散体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念秋 冯宪敏 +4 位作者 李景华 李研 张秀荣 王丹 张宏梅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固体分散体作为经典的制剂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固体分散体的传统制备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近年来,新的制剂技术已经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热熔挤出技术、电纺丝技术... 固体分散体作为经典的制剂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固体分散体的传统制备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近年来,新的制剂技术已经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热熔挤出技术、电纺丝技术、超临界技术和微波技术,旨在促进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固体分散体 热熔挤出 电纺丝 微波辐射技术
下载PDF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月华 郑善子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角膜炎 棘阿米巴性 诊断 自由生活阿米巴
下载PDF
芩丹颗粒对热损伤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高俊涛 冯宪敏 +4 位作者 万朋 吕士杰 任旷 朱文赫 骆晓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78,83,共4页
为了观察芩丹颗粒对热损伤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初步机制,将清洁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芩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其余各组大鼠置于42℃高温环境1 h/d,连续14 d。高温暴露前,芩丹... 为了观察芩丹颗粒对热损伤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初步机制,将清洁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芩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其余各组大鼠置于42℃高温环境1 h/d,连续14 d。高温暴露前,芩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灌胃给药芩丹颗粒10 g/kg、20 g/kg、40 g/kg体重,连续30 d,高温暴露后进行大鼠性行为能力的观察,精子相对计数、精子畸形率、精子死亡率;血清中氧化损伤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42℃高温暴露7 d,14 d后大鼠的扑捉潜伏期(Capture incubation period,CIP)显著延长、扑捉次数(Capture times,Ct)显著减少(P<0.05);精子相对计数明显减少(P<0.05);精子畸形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芩丹颗粒大剂量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表明芩丹颗粒能够保护热损伤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生殖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丹颗粒 热损伤 生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人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6
作者 李强 赵良中 +2 位作者 陈爽 李文彬 李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分别双酶切后连接,产物转化入JM109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构建的pCDNA3.1-hD6-his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分别双酶切后连接,产物转化入JM109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构建的pCDNA3.1-hD6-his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的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6 趋化因子受体 诱骗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多功能药剂学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时念秋 冯宪敏 +4 位作者 李景华 李研 张秀荣 王丹 张宏梅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药剂学纳米载体已经被用于治疗性和诊断性物质的实验性或临床性递送。随着疾病的发展,对纳米载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产生了多功能纳米载体。随着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载体可以集合一种功能或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身。... 药剂学纳米载体已经被用于治疗性和诊断性物质的实验性或临床性递送。随着疾病的发展,对纳米载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产生了多功能纳米载体。随着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载体可以集合一种功能或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身。本文对多功能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介绍长循环纳米载体、靶向配体修饰的长循环纳米载体、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和穿透性的纳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纳米载体 长循环纳米载体 刺激响应纳米载体 穿透性纳米载体
下载PDF
玉竹提取物A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赵良中 陈爽 李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16-318,共3页
目的研究玉竹提取物A(EA-PAOA)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抗肝损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1组(EA-PAOA 0.5 g/kg)、实验2组(EA-PAOA 1 g/kg)、实验3组(EA-PAOA 2 g/kg)... 目的研究玉竹提取物A(EA-PAOA)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抗肝损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1组(EA-PAOA 0.5 g/kg)、实验2组(EA-PAOA 1 g/kg)、实验3组(EA-PAOA 2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20 mg/kg的刀豆蛋白A(ConA)0.5 mL,1次/d,连续5 d。每天注射ConA 2 h后,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EA-PAOA0.5 mL,3次/d,共4 d,第5天注射ConA后2 h注射1次EA-PAOA。末次注射EA-PAOA 6 h后摘眼球取血,测细胞因子。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个实验组血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EA-PAOA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以拮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细胞因子 玉竹提取物A
下载PDF
关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9
作者 王月华 马爱新 冯宪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6期749-749,756,共2页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伊维菌素超声波导入配合倒模面膜治疗蠕形螨病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波 钟秀宏 王月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142-142,共1页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超声波导入配合倒模面膜治疗毛囊蠕形螨病的疗效。方法:晚睡前洗净面部,涂伊维菌素导入液用超声波导入,再作倒模面膜。隔日1次,连续3周。结果:治疗3周末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20%、13.3%和100...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超声波导入配合倒模面膜治疗毛囊蠕形螨病的疗效。方法:晚睡前洗净面部,涂伊维菌素导入液用超声波导入,再作倒模面膜。隔日1次,连续3周。结果:治疗3周末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20%、13.3%和100%。无不良反应。结论:伊维菌素超声波导入配合倒模面膜治疗毛囊蠕形螨病,效果显著,疗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蠕形螨病 伊维菌素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