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支睾吸虫lncRNA EV19对人肝星状细胞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调控研究
1
作者 王晶 唐斌 +6 位作者 王兴洋 司光泉 刘志娜 丁静 刘明远 刘晓雷 王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8-727,共10页
为探究华支睾吸虫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出8种可能与纤维化相关的华支睾吸虫lncRNA,进一步利用RT-qPCR证明其中lncRNA EV1、EV17、EV19在华支睾吸虫成虫及其... 为探究华支睾吸虫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出8种可能与纤维化相关的华支睾吸虫lncRNA,进一步利用RT-qPCR证明其中lncRNA EV1、EV17、EV19在华支睾吸虫成虫及其胞外囊泡中均表达。随后构建pcDNA3.1-lncRNA EV19、pcDNA3.1-lncRNA EV17、pcDNA3.1-lncRNA EV1过表达载体,转染LX-2细胞;收集转染后的细胞,通过RT-q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α-SMA、Col1、Col3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CCK-8检测lncRNA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后,利用RT-qPCR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lncRNA EV19作用靶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cRNAEV19过表达组中α-SMA、Col1、Col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能促进LX-2细胞的增殖。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 EV19的LX-2细胞中miR-19b-1-5p、miR-29b-1-5p、miR-940表达量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lncRNA EV19靶向miR-19b-1-5p。以上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lncRNA EV19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9b-1-5p促进LX-2细胞的增殖,进而引起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人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长链非编码RNA micro RNA
原文传递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异尖线虫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皓璐 赵连静 +5 位作者 陈秀琴 杨亚明 吴方伟 刘晓雷 王洋 白雪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为了实现对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快速、便捷、高效的检测以控制其流行,针对异尖线虫内转录间隔区(ITS)保守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并通过优化crRNA浓度等反应条件建立RPA-CRISPR/Cas12a荧光检测体系,并评... 为了实现对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快速、便捷、高效的检测以控制其流行,针对异尖线虫内转录间隔区(ITS)保守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并通过优化crRNA浓度等反应条件建立RPA-CRISPR/Cas12a荧光检测体系,并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重复性,通过人工污染样品验证其实际检测能力。结果表明:RPA-CRISPR/Cas12a荧光检测体系可在40 min内完成反应,敏感性为1 copy/μL,该方法仅能检测出异尖线虫,不与宫脂线虫、肠舌状绦虫、带鱼鱼肉组织、小黄花鱼鱼肉组织反应。本实验建立的RPA-CRISPR/Cas12a荧光可视化检测体系快速、灵敏、特异,可应用于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 RPA CRISPR/Cas12a 可视化检测
原文传递
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微生物分离鉴定及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罗阳 田维嘉 +6 位作者 何芳 浣成 李纯锦 宋武 张佰忠 杨青 易康乐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致病菌类型和耐药性,从4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了77头患有乳房炎的鲜奶样品,共分离出37种、162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95株(58.64%)、芽孢杆菌28株(17.28%)、克雷伯菌10株(6.17%)、埃希菌9株(5.56%)、棒状... 为了研究湖南省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致病菌类型和耐药性,从4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了77头患有乳房炎的鲜奶样品,共分离出37种、162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95株(58.64%)、芽孢杆菌28株(17.28%)、克雷伯菌10株(6.17%)、埃希菌9株(5.56%)、棒状杆菌、链球菌、沙门菌及其他菌属均在5株以下。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强。综上所述,湖南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乳房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1株吉式库特菌噬菌体vb_KgiM_P1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4
作者 欧红达 赵日虹 +4 位作者 张梅梅 刘明 黄春正 顾敬敏 韩文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吉式库特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有的作为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动物疾病。本研究发现了1株吉式库特菌(Kurthia gibsonii)噬菌体vb_KgiM_P1(简称MP1),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进行研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MP1具有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的头部和... 吉式库特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有的作为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动物疾病。本研究发现了1株吉式库特菌(Kurthia gibsonii)噬菌体vb_KgiM_P1(简称MP1),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进行研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MP1具有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的头部和可收缩的尾部,属于肌尾病毒科(Myovirid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MP1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裂解周期在50 min左右,潜伏期约为15 min,暴发期约为50 min,平均暴发量约为83 PFU/cell,表明该噬菌体有高效的杀菌活性。MP1的稳定性良好,在25~50℃之间和pH值3~11之间保持稳定的裂解活性。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15855 bp,G+C含量为32%,有20个开放阅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P1与葡萄球菌噬菌体和肠球菌噬菌体属于共同起源的不同进化分支,且相似性较低,证明MP1是1株全新的烈性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基因组分析 吉式库特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