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
1
作者 韩喜平 杨羽川 《理论视野》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两个结合”是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理解民族文化内在特性对道路选择的深刻影响;体悟由中华传统文化历史连续性奠定的文化自信;掌握科... “两个结合”是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理解民族文化内在特性对道路选择的深刻影响;体悟由中华传统文化历史连续性奠定的文化自信;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契合;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两个结合”的运用经验;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的理想目标,依靠“两个结合”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喜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自信是历史的持续积淀,是推动实践发展直接、有效、鲜活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自信是历史的持续积淀,是推动实践发展直接、有效、鲜活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时代的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是理论自信的来源。理论自信具有增强战略定力、提高发展自信和执政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等巨大功能。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增强理论自信,在系统学习中创新发展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展现理论价值,在回答问题中坚定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自信 战略定力 理论与实践互动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喜平 何况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2期11-17,共7页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提供了根本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展现。从本质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提供了根本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展现。从本质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在体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现实指向,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本要求。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喜平 王思然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建立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的。其历史逻辑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建立在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取得的历史性伟...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建立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的。其历史逻辑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建立在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经历了理论纷争与甄别,并在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相通中,不断根据中国国情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功的实践铸就道路自信,坚定道路自信能够增强战略定力、推动国家发展、助力强国之梦、增强中国话语。我们要在实践中坚定道路自信,铸就中国道路的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自信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喜平 《新长征》 2018年第3期4-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位,明确发展方向,是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纲领的前提。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有着深... 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位,明确发展方向,是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纲领的前提。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有着深刻的内涵,但并不同于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方位 历史性变化 行动纲领 时代划分 社会进步
下载PDF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6
作者 韩喜平 《新长征》 2018年第9期6-7,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中走来,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是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的重要活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中走来,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是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的重要活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 自我完善 当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自我发展 鲜明 旗帜
下载PDF
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喜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1,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为目标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身进行系统而认真的...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为目标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身进行系统而认真的理论建构。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发展和世界变化的格局,以马克思主义为领航,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摆脱“学徒”思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总结中国及世界的发展经验、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着手,构建与“强起来”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够发挥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现代化强国 强起来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特色 被引量:4
8
作者 庞晶 韩喜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59,共7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将民生建设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将民生建设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中国民生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使中国的民生事业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生建设 社会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被引量:8
9
作者 韩喜平 郝婧智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9,共11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航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苏联工业化模式中关于“发展”问题的逻辑框...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航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苏联工业化模式中关于“发展”问题的逻辑框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是一个历史过程,明晰这一探索的丰富内容,对新时代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工业化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智慧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喜平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1期30-36,共7页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始终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实践指南,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始终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实践指南,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自信体现战略定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理论自信 基本国情 与时俱进 问题导向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喜平 刘一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答了新的时代之问;它已经形成为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它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理论武器。剖析这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飞跃
下载PDF
中国特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喜平 崔伊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发展,加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探索研究,大... 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发展,加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探索研究,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多元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仍处于较低水平,切实改变这种境况要从转型理念、转型规划、民生转型等方面着手,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创新动能,优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环境,以此推动资源型城市焕发出新的发展势头,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喜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符合人类现代化一般要求的新模式,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转换个体乃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符合人类现代化一般要求的新模式,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转换个体乃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理念、实践方式、目的旨归方面的新内容,促进了由以人为核心向社会、自然、世界多种关系的和谐,以此创造了以人的发展为保证、以人的幸福为特征、以人的解放为导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得到丰富和发展,并最终演进成为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中规定的内容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的自由解放
下载PDF
现代化理论的溯源与创新
14
作者 韩喜平 朱禹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必然形态,是世界各国一直以来的共同追求。西方凭借现代化的先行占据现代化理论的先机,其目的是把其他国家引导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探索社会进步同时对于...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必然形态,是世界各国一直以来的共同追求。西方凭借现代化的先行占据现代化理论的先机,其目的是把其他国家引导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探索社会进步同时对于西方现代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国现代化由被动到主动,从工业化的认识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在逻辑
15
作者 孙贺 《新长征》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在逻辑 共同富裕 人民 本质要求 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喜平 崔伊霞 王晓兵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7,107,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工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反映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工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反映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对此,通过坚定理论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建设;形成学科良性互动,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革新学科范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和重组等,我们要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理论学科领航
原文传递
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喜平 朱翠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F0003,共10页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创新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西方经济理论在实践的压力下越来...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创新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西方经济理论在实践的压力下越来越重视分配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分配方式作为判断制度属性的标志。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探索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要求把分配制度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人民至上"价值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下载PDF
消费主义思潮泛起的成因及引导 被引量:28
18
作者 韩喜平 张善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3,共4页
消费主义思潮是对消费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本质上是异化消费的社会现象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密切深入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其对整个社会及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观念与行为选择造... 消费主义思潮是对消费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本质上是异化消费的社会现象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密切深入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其对整个社会及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观念与行为选择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推动由物质满足的享受型消费向精神关怀的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避免消费主义思潮的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社会思潮 消费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强化我国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理论指南——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洋 王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作为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我国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与发展形势,习近平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定位... 作为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我国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与发展形势,习近平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定位,紧紧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底线,以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遏制"脱实向虚"的风险隐患,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凝聚防控金融风险的内外合力,从而形成了在"防风险"中"保安全"、在"归实体""推改革""促开放"中"防风险"的理论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的基本原则、工作导向和实践路径,为推动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风险防控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喜平 丛立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5,共7页
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人类发展理念的演进规律,在全面总结我国各阶段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而形成一整套内部要素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战略性,推动了中国特色... 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人类发展理念的演进规律,在全面总结我国各阶段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反思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而形成一整套内部要素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战略性,推动了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指导着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在经济发展内涵、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整体性分析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人民立场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 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