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棕榈酸、ω6、ω3与LDL-C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霖 刘金玲 +4 位作者 吴凡 吕书悦 赵晴 杜建时 李松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7期1011-1013,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组织功能缺损,是脑卒中最常见一种类型,发病率不断上升,2017年为156/10万[1],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我国成为世界上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2]。动脉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组织功能缺损,是脑卒中最常见一种类型,发病率不断上升,2017年为156/10万[1],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我国成为世界上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2]。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血液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单病种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ω3 弥漫性 主要病因
下载PDF
基于萘酰亚胺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成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欣宇 戚少龙 +7 位作者 杜建时 李强 祝录宝 薛龙启 赵晴 杨清彪 李耀先 丛宪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9-725,共7页
以萘酰亚胺结构为荧光发色团,设计开发了一种含C=C双键的、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新型水溶性优化的次氯酸荧光探针3-(2-氰基丙烯酸乙酯基)-4-羟基-N-正丙基-1,8-萘酰亚胺(NAEC).添加次氯酸后,探针分子NAEC中的C=C双键被氧化,生... 以萘酰亚胺结构为荧光发色团,设计开发了一种含C=C双键的、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新型水溶性优化的次氯酸荧光探针3-(2-氰基丙烯酸乙酯基)-4-羟基-N-正丙基-1,8-萘酰亚胺(NAEC).添加次氯酸后,探针分子NAEC中的C=C双键被氧化,生成醛基,探针NAEC原有的ICT效应被破坏,产生荧光信号.经核磁、质谱、荧光发射光谱和UV-Vis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和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7.4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磷酸缓冲盐溶液(PBS)(V∶V=1∶19)缓冲体系中,探针NAEC可在10s内完成对次氯酸的检测,荧光分析检测限为2.4nmol/L,斯托克斯位移为100nm;探针NAEC显示出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在其他活性氧、小分子生物硫醇及常见阴离子等22种干扰物存在下完成次氯酸的专一检测.同时,该探针分子的膜透性与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备较好的活体内源性ClO-荧光成像能力,在生物检测及环境监控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 次氯酸 荧光探针 细胞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