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根东北心系全局,国家安全使命在肩——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建设巡礼
1
作者 肖晞 乔蕊 《国家安全论坛》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2019年6月,吉林大学成立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立足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探索专业化、精准化、体系化国家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丰硕成果。一、服务国家战略:成立东北地区首家国家安全学研究实体机构。自建院之初... 2019年6月,吉林大学成立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立足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探索专业化、精准化、体系化国家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丰硕成果。一、服务国家战略:成立东北地区首家国家安全学研究实体机构。自建院之初即着手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单位。2020年9月,招收首届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985高校中首家独立招收国家安全学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国家安全学 吉林大学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重大战略 人才培养 实体机构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面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的情报智库服务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海涛 刘彦辉 +1 位作者 周红磊 栾宇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目的/意义]以情报学手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智库服务专业性的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与升级。[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与访谈总结现有智库在支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中的不足,解析服务任务,基于多源流理论提出面向粮食安全政策咨... [目的/意义]以情报学手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智库服务专业性的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与升级。[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与访谈总结现有智库在支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中的不足,解析服务任务,基于多源流理论提出面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的情报智库服务模式与实现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设计的情报智库服务模式能够容纳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逻辑关系,并通过内容问答、简报服务与方案服务的方式响应政策咨询需求,促进科学化与高质量智库服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咨询 情报智库 服务模式 多源流理论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粮食安全应急情报体系构建研究
3
作者 殷跃 张海涛 +1 位作者 刘彦辉 张春龙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目的/意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应急情报体系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构建粮食安全应急情报体系能够为应对粮食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和高效的运作保障。[方法/过程]首先,阐释相关概念,概述现有研究;其次,在粮... [目的/意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应急情报体系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构建粮食安全应急情报体系能够为应对粮食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和高效的运作保障。[方法/过程]首先,阐释相关概念,概述现有研究;其次,在粮食安全应急情报需求分析基础上,提炼体系关键要素,并结合云边端架构,对情报服务化、LBA平台架构及组织架构进行详细论述;最后,阐述基于LBA的粮食安全应急情报体系的模式运作流程。[结果/结论]依托于LBA的粮食安全应急情报体系智能聚合情报服务、智慧适应多主体需求、智能辅助应急决策,既为粮食安全应急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情报支持,又奠定LBA在应急情报领域的研究基础,进而为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粮食安全 情报体系 大模型智能体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路径
4
作者 潘嘉越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4期217-219,共3页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既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意义,并结合当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教育实践路径:激励学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既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意义,并结合当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教育实践路径: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创造优良教育环境拓展多样化培养途径;构建全面理论教育框架,提升实践教育成效;融合新媒体资源优势,构建专业师资队伍等,为高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 教育路径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学: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晞 刘治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95,164,165,共27页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 学科建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三大体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海涛 栾宇 +3 位作者 周红磊 张鑫蕊 庞宇飞 刘伟利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4-1187,共14页
重大突发事件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国家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问题紧密交织,贯穿于重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的始终。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是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统筹谋划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 重大突发事件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国家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问题紧密交织,贯穿于重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的始终。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是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统筹谋划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以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双重需求为牵引导向,以贯穿于“物理-信息-社会”三元世界的“信息-情报-业务”反馈循环链路为线索,从认知框架、系统架构与组织架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的理论认知与架构运行等问题,解释了情报需求、情报智慧与情报决策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情报系统架构以及“大情报事业群”的建设构想,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在“耳目、尖兵、参谋”的角色定位之上,还发挥着主导引领管理行为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情报决策 情报智慧 情报体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国家安全思想发展析论 被引量:18
7
作者 肖晞 王一民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5,共12页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家安全思想从突出强调军事安全到以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再到统揽全局、系统协同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百年国家安全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党到改革开放,遵循以军事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家安全思想从突出强调军事安全到以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再到统揽全局、系统协同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百年国家安全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党到改革开放,遵循以军事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其中从建党到建国的28年间,军事革命是党的国家安全思想的核心;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党确立了以军事建设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强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建设服务于军事安全。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十八大,党的国家安全思想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党在十八大以来创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一百年来党的国家安全思想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包括:党对国家安全一以贯之地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安全思想的指导,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安全和利益,始终坚持国家安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科学化程度不断加强,中国国家安全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联日益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安全思想 军事核心 经济核心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面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学科情报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楠阿雪 王晰巍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10期127-137,共11页
[目的/意义]加快构建面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学科情报人才培养,切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与现实需要,对加快推进新文科背景下情报学与国家安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国家安全学科情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综合运用网络... [目的/意义]加快构建面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学科情报人才培养,切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与现实需要,对加快推进新文科背景下情报学与国家安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国家安全学科情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综合运用网络调查、社会调查、专家调查以及文献调查等方法,选择面向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典型国内外企业进行调查,结合代表性招聘网站信息确定情报人才岗位需求,选取国内外设置国家安全学科的典型高校,对其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及人才培养特色展开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国家安全学科下情报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差别,并提出国家安全学科下情报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构建的思路。[结果/结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安全发展的新格局下,提出以建构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支撑的情报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国家安全学科交叉为支撑的复合型情报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多方协同育人的国家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学科 情报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粮食安全政策咨询的情报智库服务实现:政策文本分析
9
作者 刘彦辉 张海涛 +1 位作者 张可欣 刘伟利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索粮食安全政策咨询情报智库的功能实现方式,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挖掘,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建议,丰富政策信息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为情报在粮食安全政策咨询领域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BERTopic模...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索粮食安全政策咨询情报智库的功能实现方式,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挖掘,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建议,丰富政策信息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为情报在粮食安全政策咨询领域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BERTopic模型、知识关联计算等文本语义分析技术,提出一套基于已颁布政策、议程中政策和建议政策的文本分析方案,挖掘政策主题及分析演化趋势,根据文本相似度为议程中政策匹配合理建议。[结果/结论]解析了政策文本分析应用于粮食安全政策咨询情报智库服务的任务、方法与过程,并采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现了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主题挖掘、趋势研判和智库方案建议支持,为智库政策研究打开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咨询 情报智库服务 政策文本分析 主题识别 主题演化
下载PDF
社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范晓春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9期105-114,143,共11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以社交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和收集实际数据验证模型来对社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隐私关注构建影响因素模型,... [目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以社交网络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和收集实际数据验证模型来对社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隐私关注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反应成本、感知威胁和隐私关注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反应成本起到消极作用,上述5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保护意愿间接影响用户的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个人信息安全隐私 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家安全法体系的边界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志鹏 朱志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划定国家安全法体系的边界是国家安全法实现高度体系化的前提。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构建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与其他位阶的狭义国家安全法律为分析样本,可看出立法者为国家安全法设定的体系构建逻辑与功能定位。以“国家安全重要领域“... 划定国家安全法体系的边界是国家安全法实现高度体系化的前提。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构建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与其他位阶的狭义国家安全法律为分析样本,可看出立法者为国家安全法设定的体系构建逻辑与功能定位。以“国家安全重要领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统筹发展和安全”三项构建逻辑为依据,可从内部限定国家安全法体系边界的可能范围。从功能定位看,国家安全法的调整对象是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及容易转化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一般安全问题相关的社会关系。我们可据此从外部限定路径方面区分国家安全法与其他法律。结合这两种路径,可使国家安全法在动态扩展中明晰其边界,逐渐发展为更成熟的独立法律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法 领域法 体系化 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理念、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晞 王一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6,共14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为高水平国家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可以从理念、机理和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就理念而言,“四个统筹”整体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的价值引领,即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维护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为高水平国家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可以从理念、机理和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就理念而言,“四个统筹”整体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的价值引领,即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维护安全和塑造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善智与善治。就机理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感知、机器学习和机器行动三个阶段与国家安全战略规划、国家安全能力提升、国家安全风险应对三个方面耦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获取数据、学习、推理、智能计算、提升作用效能等有效赋能国家安全。就路径而言,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全和助力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经济领域安全风险;提升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的保障力度;赋能国际安全合作升级,科学高效应对全球性安全风险挑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国家安全 统筹协调 技术耦合 “五位一体”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现实可能、内在机理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树彬 邴瀚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形象的制度支撑和要素填充,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象表达与传播渠道,二者的相互嵌入为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提供了现实可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深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形象的制度支撑和要素填充,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象表达与传播渠道,二者的相互嵌入为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提供了现实可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秉承国家民主形象是民主制度、程序、价值的三维统一,能够统合中国民主特色与大国精神气质,是民主新形态理论和实践作用的结果。在如今“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中国的民主形象亟待主动进行塑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文化、价值和制度三个方面的优势加深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的嵌入,并通过优化话语、形塑、舆论策略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表达,以实现渠道、议题、场域升级的方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进行有效国际传播,塑造符合民主大国气质的国家民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形象 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理念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下载PDF
基于韧性理论的突发事件情报决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栾宇 张海涛 +1 位作者 李依霖 庞宇飞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3,共9页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为我国带来的危机层出不穷,如何以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有效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然而情报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韧性理论为顶层指导,以情报决策相关概念为基础...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为我国带来的危机层出不穷,如何以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有效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然而情报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韧性理论为顶层指导,以情报决策相关概念为基础,以政府为决策主体,梳理突发事件研究方向相关文献,构建基于韧性理论的突发事件情报决策体系。从情报流、业务流、决策流三条链路为线索,纵向刻画出体系的管理流程与运行逻辑。[结果/结论]以数据驱动、知识驱动为内在推动力,将韧性、情报注入决策体系,给突发事件的决策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智能性、智慧性,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建设工作,为政府优化政策战略提供参考,使政府治理更具弹性与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韧性理论 情报决策 情报决策体系 政府治理
下载PDF
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乐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80,共12页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15名AI人机交互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识别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敏感信息类型,并对用户的隐私意识和影响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用户因素、平台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隐私权衡因素4个维度,以此建构理论分析模型,并作为强化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人机交互 个性化推荐 隐私信息披露 个人信息保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计量与热点
16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3-45,共13页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 粮食安全 计量分析 热点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社会治理》 2024年第3期75-88,共14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入推进“数字中国”“乡村振兴”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交汇期,农村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并提升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有助于改善个体和家庭福祉,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入推进“数字中国”“乡村振兴”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交汇期,农村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并提升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有助于改善个体和家庭福祉,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30位农村老年人的交流访谈,将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提炼出65项初始概念、17项范畴、5项主范畴和2个维度,构建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其典型关系结构、影响机理,以此提出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受主观意识、生活状况、统计学特征、数字化支持、数字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可通过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环境等方面共同作用,能从网络平台环境、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组织、政策法规等方面共同提升,推动构建农村老年友好型数字包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数字融入 数字鸿沟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韩科技合作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18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0期42-53,共12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更加重视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合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演变。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前瞻性的发展动力,其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潜能、强化科技合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更加重视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合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演变。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前瞻性的发展动力,其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潜能、强化科技合作的技术基础,通过“新”的升级、“质”的提升以及生产力的增进,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的推动下,为科技合作注入前沿技术动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创新践行路径。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韩科技合作层面由互补逐渐转向竞争,合作方式由官方向民间扩展,合作内容在微观领域更为突出,但仍存在现行政策支撑不足、科技产业发展较难、美韩同盟挤压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已然影响双方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鉴于此,提出中国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进一步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合作中的地位,从新质生产力内生发展环境、核心竞争力及外源发展动力等层面着手,完善政策法规,融合提升创新水平,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培育科技合作氛围,掌握合作主导权,促进技术互惠共享,争取塑造于己有利的科技跨国流动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韩科技合作 创新驱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
19
作者 李明 侯甜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7,168,共11页
随着中国科技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以为后续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构建科技智库研究的2W1H分析框架,分别从科技智库研究基础理论、科技智库研究方法以及科技... 随着中国科技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以为后续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构建科技智库研究的2W1H分析框架,分别从科技智库研究基础理论、科技智库研究方法以及科技智库研究范式3个维度对2010—2022年中国科技智库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科技智库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探究,相关研究已逐步由浅入深,由萌芽阶段向纵深阶段发展;②科技智库研究仍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相对贫乏且呈割裂状态,研究范式重构与创新不足等问题;③推动理论上的批判与建构,方法上的拓展与改进,范式上的丰富与创新是科技智库研究的未来路向。本研究从理论、方法与范式层面实现了对科技智库研究的系统分析与再发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系统性文献分析 2W1H分析框架 基础理论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研究——基于SD与fsQCA混合方法的分析
20
作者 李明 侯甜甜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04-115,共12页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导致网络舆情甚嚣尘上,如何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导控成为当前舆情工作的一大挑战。在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构建包含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网民与政府的行动者网络舆情导控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重大突...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导致网络舆情甚嚣尘上,如何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导控成为当前舆情工作的一大挑战。在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构建包含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网民与政府的行动者网络舆情导控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机理进行系统仿真,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网络舆情导控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其条件组态进行分析,以探究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的有效路径。研究表明,事件危害度、媒体报道强度、网民情绪强度以及政府关注度对舆情导控起着关键影响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复杂影响因素分析能力,重视媒体行动者与网民行动者作用,提升政府关注度与各行动者间的有机联动和有效协同,最终实现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导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行动者网络 系统仿真 组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