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土化语境下的“被遗忘权”:个人信息权的程序性建构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立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因具备"不被遗忘"的特殊属性而成为有价值的商品,并引发了一系列权属论争。其中,个人信息主体是否可以凭借所谓的被遗忘权对抗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的所谓"表达自由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因具备"不被遗忘"的特殊属性而成为有价值的商品,并引发了一系列权属论争。其中,个人信息主体是否可以凭借所谓的被遗忘权对抗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的所谓"表达自由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结合域外相关立法、司法实践经验与理论,从我国相关立法与基本国情出发,应当肯定被遗忘权的本土存在价值与独立属性。但对于这一新兴权利的合理建构,基于实用主义立场,应当扬弃隐私权或自由权等传统法理的解说进路,以一种程序性权利而非实体性权利的建构思路,平衡个人信息主体与互联网搜索服务业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缓解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主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权 被遗忘权 搜索引擎 人格 隐私 算法 新兴权利
下载PDF
大数据警务与信息技术侦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立丰(译) 宋婷(译)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年第6期158-169,共12页
以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分析为表征的数据解析与犯罪预测,已经开始被应用于包括警务执法活动在内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面临容易遭到滥用、侵犯个体权利等诸多指摘。但在意识到上述缺点的同时,不应该一味强调大数据警务的消... 以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分析为表征的数据解析与犯罪预测,已经开始被应用于包括警务执法活动在内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面临容易遭到滥用、侵犯个体权利等诸多指摘。但在意识到上述缺点的同时,不应该一味强调大数据警务的消极方面,而是要在讨论其积极方面的基础上,找寻到随时变化的社会可容许性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探讨对其加以落实的平衡点,同时关注日后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状况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通信技术 技术侦查 警务活动 个人权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