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冬松 李叔强 +4 位作者 蔡波 冯卫 杨晨 张宁 刘建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26-3428,共3页
目的客观评价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结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组Ⅰ: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Ⅱ:单纯清理术,组Ⅲ:清理术... 目的客观评价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结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组Ⅰ: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Ⅱ:单纯清理术,组Ⅲ: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每组40例;治疗前对上述三组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X诊断分级;分别于术后2、4、6 w、3个月,采用同一膝关节Lysholm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通过Smith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计算临床疗效显效率。结果 120例患者失访17例,术前膝关节平均Lysholm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3个月平均Lysholm评分,组Ⅰ:(72.4±6.01)分,组Ⅱ:(80.5±5.98)分,组Ⅲ:(89.3±6.32)分;临床疗效显效率,组Ⅰ:79.8%,组Ⅱ:84.5%,组Ⅲ:90.6%,各组中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膝关节镜有限清理结合术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症少,短期内可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清理术 玻璃酸钠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诊断与治疗的新话题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尧 徐哲 +1 位作者 吕浩 冯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088-3094,共7页
背景:随着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逐年增多,假体周围感染作为其严重并发症成为骨科医师的关注热点。目的:总结近年来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7年1月为止Pub Med数据(http://www.ncbi.nlm.... 背景:随着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逐年增多,假体周围感染作为其严重并发症成为骨科医师的关注热点。目的:总结近年来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7年1月为止Pub 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 Med)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total knee arthroplasty,Infection"为英文检索词,"膝关节置换,感染"为中文检索词,检索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研究报道,排除重复性研究,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分型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1)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术前情况、手术操作及术后状态息息相关;(2)诊断感染要通过详细了解患者临床情况及完善的辅助检查;(3)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清创保留假体、翻修术、关节融合术以及截肢;(4)提示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及处理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关键。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植入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卫 刘建国 +4 位作者 齐欣 李冬松 杨晨 李叔强 付莉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899-902,共4页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20例(30髋)骨性强直的髋关节患者采用THA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术后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患者疼痛缓解...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20例(30髋)骨性强直的髋关节患者采用THA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术后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患者疼痛缓解满意度、肢体长度差异、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髋关节外展肌力进行评价。X线影像学随访包括对髋臼及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透光线及异位骨化进行评价。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75±6.52)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6.40±5.42)分;邻近受累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7例;13例外展肌力量恢复满意,跛行症状明显缓解,肢体短缩下降至小于0.5cm;髋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显著改善。放射学评估发现2例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1例股骨假体周围透光线,无关节假体脱位及翻修的病例。结论:近期随访发现THA在治疗骨性强直的髋关节中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矫正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患髋邻近关节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放射摄影术 疼痛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梁涛 谷贵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523-526,共4页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adult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ADDH)因为病史较长、局部解剖异常、生物力学特点的变化以及继发骨关节炎等原因使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人工髋关节置换作为一种终末的治疗手段,已经在成人...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adult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ADDH)因为病史较长、局部解剖异常、生物力学特点的变化以及继发骨关节炎等原因使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人工髋关节置换作为一种终末的治疗手段,已经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诸多问题,例如:分型、病理、手术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置换治疗 成人 人工关节 人工髋关节置换 局部解剖异常 继发骨关节炎 生物力学特点
下载PDF
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骨关节病患者的影响与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骨关节病患者172例,根据是否应用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健康管...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骨关节病患者的影响与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骨关节病患者172例,根据是否应用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健康管理模式,6个月后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干预组经过健康管理后,其Mazur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骨关节病患者健康状况与活动状况,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的护理中值得进一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病 健康管理模式 护理
下载PDF
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端截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梁涛 谷贵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多种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最佳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中。由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髋关节长期病理改变,使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面临众多手术技术难点[1]。难点之一就是部分CroweⅣ型患者需要...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多种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最佳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中。由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髋关节长期病理改变,使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面临众多手术技术难点[1]。难点之一就是部分CroweⅣ型患者需要进行截骨治疗。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于截骨治疗部分的各个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其中有争议甚至矛盾部分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个人观点,以期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截骨 成人 Ⅳ型 治疗方法 股骨 疾病终末期
下载PDF
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海洋 李长胜 +3 位作者 冯卫 杨晨 于本峰 刘建国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且获...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与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且获随访的1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采用单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男12例,女45例,年龄3~8岁;84例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手术治疗(联合手术组),男15例,女69例,年龄4~9岁。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进行Severin放射学评价,并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患者随访30~52个月,平均38个月;联合手术组患者随访32~51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7例再脱位,4例股骨头坏死,5例关节僵硬;联合手术组无再脱位、股骨头坏死、患肢缩短,2例关节僵硬。术后2年McKay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8髋,可12髋;联合手术组优52髋,良25髋,可7髋。联合手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Severin X线评定标准结果: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优27髋,良15髋,可15髋;联合手术组中优53髋,良22髋,可9髋。联合手术组优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组。结论:与单纯髋臼成形手术相比,联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术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联合手术组患者对术后综合结果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髂骨 股骨 截骨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双侧膝关节重度痛风1例报告
8
作者 李洪涛 谷贵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8期759-760,共2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4岁,体重120kg,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9.2kg/m^2,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间断性疼痛,局部红肿发热,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
关键词 左膝关节 痛风 双侧 身体质量指数 局部红肿 间断性 疼痛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移植钢缆固定修复膝关节置换胫骨平台缺损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光 杨晓迪 +2 位作者 王刚 杨晨 谷贵山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患者,女,47岁,因左侧膝关节疼痛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膝关节间断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无夜间疼痛,未予特殊治疗。4年来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活动受限。查体:跛行步态,左侧膝关节内翻畸形,左膝关节轻度肿胀... 患者,女,47岁,因左侧膝关节疼痛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膝关节间断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无夜间疼痛,未予特殊治疗。4年来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活动受限。查体:跛行步态,左侧膝关节内翻畸形,左膝关节轻度肿胀,左侧膝关节内侧间隙压痛阳性,左侧膝关节活动范围为:伸直0°,屈曲90°。左下肢肌力V级。患者既往无膝关节外伤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血沉26 mm/L,C-反应蛋白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胫骨
下载PDF
髋关节翻修术后髋臼假体卡压坐骨神经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伟杰 李冬松 +2 位作者 赵星宇 冯卫 刘建国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患者,男,81岁,右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1年,右下肢疼痛、麻木11个月,加重3个月,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曾于1992年因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于当地医院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2年因双侧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 患者,男,81岁,右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1年,右下肢疼痛、麻木11个月,加重3个月,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曾于1992年因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于当地医院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2年因双侧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图1a)于我院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可见假体周围骨溶解明显。植入假体:髋臼侧为德国Zimmer公司Muiler加强杯,股骨侧为肿瘤假体(图1b)。术后7d内未下地活动,患者在院期间未主诉有右下肢疼痛及麻木的症状。术后20余天在家中下地活动时自觉右下肢疼痛、麻木难忍,于当地医院就诊数次,未明确病因,未系统治疗,期间一直未回院复查,直至2013年9月22日本次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修补手术 坐骨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下载PDF
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智越 齐欣 +1 位作者 杨晨 李叔强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怎样取出固定牢固的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以及完整取出股骨远端的残留骨水泥直接影响到股骨端的翻修效果。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具有较高的截骨处骨愈合率,极佳的术中暴露效果,以及外展肌张力调整等优点,已被... 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怎样取出固定牢固的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以及完整取出股骨远端的残留骨水泥直接影响到股骨端的翻修效果。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具有较高的截骨处骨愈合率,极佳的术中暴露效果,以及外展肌张力调整等优点,已被国外学者广泛运用到全髋关节翻修及复杂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本文对该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其优势作一综述,以期待更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布鲁氏菌化脓性胸锁关节炎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超峰 宋亚 +2 位作者 史晓通 苏日力格 刘建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69-871,共3页
患者,女,43岁。因左侧胸锁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20d于2018年4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锁关节疼痛,自服止痛药物可缓解,未在意。20d前疼痛症状加重,呈持续性伴局部热胀感。同时左侧胸锁关节处可触及一大小呈3cm×... 患者,女,43岁。因左侧胸锁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20d于2018年4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锁关节疼痛,自服止痛药物可缓解,未在意。20d前疼痛症状加重,呈持续性伴局部热胀感。同时左侧胸锁关节处可触及一大小呈3cm×2cm的隆起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化脓 胸锁关节 骨关节炎 误诊
下载PDF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WISP-1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宁 宫宇宝 +2 位作者 杨晨 李叔强 齐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2期158-159,共2页
目的评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WISP-1的水平,以及与膝关节K-L分级、MRI分级以及软骨outerbridge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0例膝关节OA患者及1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用ELASI方法测量患者膝关节液中WISP-1的水平,比较两组间W... 目的评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WISP-1的水平,以及与膝关节K-L分级、MRI分级以及软骨outerbridge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0例膝关节OA患者及1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用ELASI方法测量患者膝关节液中WISP-1的水平,比较两组间WISP-1的表达水平。用K-L分级评价患者膝关节站立位的X线片,用膝关节MRI评价患者的滑膜炎以及软骨损伤程度,通过关节镜观察评价outerbridge的分级及软骨损伤程度。结果 OA患者膝关节液中WISP-1含量为(110.14±50.46)pg/ml高于对照组患者(53.93±24.04)pg/ml,P=0.001。OA患者膝关节液中WISP-1的含量与全膝关节滑膜炎MRI分级存在相关性(r=0.767,P<0.001),与软骨损伤无相关性。结论 OA患者膝关节液中WISP-1的表达水平与滑膜炎的严重程度相关,WISP-1可能是OA药物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液 WISP-1 滑膜炎
下载PDF
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股骨骨缺损1例
14
作者 董宁 杨晨 +3 位作者 冯卫 李叔强 刘建国 齐欣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2期1027-1029,共3页
患者,女,70岁。主因右膝关节间断性疼痛4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自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膝关节间断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同时伴有右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活动时弹响症状明显,无夜间痛,未系统治疗。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股骨
下载PDF
膝关节内滑膜肉瘤1例
15
作者 史小雷 齐欣 +2 位作者 纪召祥 杨光 李叔强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80-682,共3页
患者,女,54岁,因左膝关节疼痛5年,肿胀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个月于2012年11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慢性间断性疼痛,无夜间痛,经药物治疗及理疗后症状无好转,3年前患者左膝关节开始出现肿胀,就诊于当地医院,考... 患者,女,54岁,因左膝关节疼痛5年,肿胀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个月于2012年11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慢性间断性疼痛,无夜间痛,经药物治疗及理疗后症状无好转,3年前患者左膝关节开始出现肿胀,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左膝关节滑膜炎,未予特殊治疗.1个月前左膝关节疼痛及肿胀加重,钝痛,有夜间痛,伴有明显活动受限,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查体:跛行步态,左膝关节明显肿胀,局部皮温、皮色正常,无静脉怒张,膝关节前方触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肉瘤 滑膜 诊断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螺钉使用的相关讨论
16
作者 王春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84-284,共1页
自从1891 年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出现以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及材料的不断改进,目前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1-2]。因此在过去的20 年,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 自从1891 年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出现以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及材料的不断改进,目前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1-2]。因此在过去的20 年,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而不是骨水泥型。press-fit 技术出现之前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普遍固定方式是在line-line 技术加上几枚螺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假体 螺钉 固定
下载PDF
颗粒打压植骨辅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洪涛 杨勇志 +1 位作者 张德宝 谷贵山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 :评价颗粒打压植骨辅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损26例,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男12例,女14例;年龄8~62岁,平均34.2岁。病理结果:纤维结构不良11例... 目的 :评价颗粒打压植骨辅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损26例,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男12例,女14例;年龄8~62岁,平均34.2岁。病理结果:纤维结构不良11例,骨孤立性骨囊肿7例,骨巨细胞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前未进行病灶活组织检查,术后送慢病理,手术采取颗粒打压植骨辅钢板内固定。结果:26例均随访至恢复日常生活,随访时间8~42个月,平均25个月。参照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进行功能评估。术后末次复查股骨正侧位X线片,植骨边缘及植骨体部未见低密度影,植骨区骨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内固定物无松动、变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再骨折和畸形进展。结论:股骨近端肿瘤复发与病灶刮除植骨技术有关,刮除后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处理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利用此方法可以获得疾病的长期治愈,减少复发,恢复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肿瘤 骨移植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股骨大转子滑囊结核并发大转子骨质破坏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冬松 李叔强 +4 位作者 冯卫 王振宇 高航 刘建国 张伟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0期861-862,共2页
患者,男,41岁,右侧髋关节外侧间歇性疼痛3年,加重1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髋关节外侧不适、疼痛,疼痛性质为酸痛感,常可耐受,在行走、下蹲、起立、上台阶或肢体被动内收时疼痛感加重,平时不能侧卧,休息时疼痛可缓解。... 患者,男,41岁,右侧髋关节外侧间歇性疼痛3年,加重1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髋关节外侧不适、疼痛,疼痛性质为酸痛感,常可耐受,在行走、下蹲、起立、上台阶或肢体被动内收时疼痛感加重,平时不能侧卧,休息时疼痛可缓解。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患者未对上述症状采取任何治疗措施。2011年12月14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右侧大转子骨质破坏,右大转子区软组织肿物”收入院。患者否认结核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结核 股骨
下载PDF
尿毒症并发一侧髌韧带断裂对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洪涛 张德宝 +1 位作者 冬冬 谷贵山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767-769,共3页
患者,男,36岁,主因摔倒致双侧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8 d于2016年1月2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8 d前因摔倒致双侧膝关节疼痛,当即感疼痛难忍,不能独立行走,自诉听到双侧膝关节"咔"的一声,曾服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 患者,男,36岁,主因摔倒致双侧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8 d于2016年1月2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8 d前因摔倒致双侧膝关节疼痛,当即感疼痛难忍,不能独立行走,自诉听到双侧膝关节"咔"的一声,曾服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睡眠、大小便、体重等基本无变化。查体:慢性肾病面容。双侧膝关节肿胀明显,皮温皮色正常,无窦道及瘢痕,左侧髌骨下方及右侧髌骨上方触之有明显的空虚感,双膝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髌韧带 股四头肌肌腱 重建
下载PDF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内壁内移截骨的有限元分析(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冬松 李叔强 +6 位作者 蔡波 赵振刚 关继奎 杨晨 冯卫 齐欣 刘建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9104-9108,共5页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由于不同患者髋臼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别,导致重建髋臼时难度明显增加,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能良好解决对臼杯假体的包容,但对截骨后髋臼内壁的内移范围仍存有争议...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由于不同患者髋臼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别,导致重建髋臼时难度明显增加,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能良好解决对臼杯假体的包容,但对截骨后髋臼内壁的内移范围仍存有争议。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寻找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方法:利用SolidWorks2008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mm处,每隔1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将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髋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结果与结论:第1,5,6,9,10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第2,3,4,7,8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均匀,其中第4组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第2,3,4,7,8组在上述3个象限内的剪切应力分布均匀,第7,8组剪切应力最小。提示关节力在髋臼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后上象限,随着臼杯不断内移,臼杯与骨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从而增加接触面上的Mises应力,但剪切应力随髋臼内壁的内移而减小。因此髋臼内壁截骨合适的内移范围在未入盆腔内1mm到完全陷入盆腔1mm,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1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髋关节置换 生物力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