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盲部脉管瘤导致肠套叠1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志龙 张路遥 +3 位作者 陈羽佳 徐越超 石未未 所剑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3期69-70,共2页
脉管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是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合称,病因学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有出血、贫血及发现肿物等。在出血、贫血及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脉管瘤的可能,但最终需结合... 脉管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是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合称,病因学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有出血、贫血及发现肿物等。在出血、贫血及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脉管瘤的可能,但最终需结合病理定性。脉管瘤手术效果良好,大多预后良好。现报道回盲部脉管瘤导致肠套叠1例,并结合复习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脉管瘤的认识及鉴别能力,为临床中提高脉管瘤的诊断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瘤 回盲部 临床思维 临床决策
下载PDF
AZT对胃癌细胞SGC790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金海 刘国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4-1066,共3页
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通过抑端粒酶活性,干预端粒酶的激活过程,阻断肿瘤细胞的亚性转化,在肿瘤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的潜力[1]。本研究通过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脱氧胸苷(3-azido-deoxythymidine,AZ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比较AZT作... 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通过抑端粒酶活性,干预端粒酶的激活过程,阻断肿瘤细胞的亚性转化,在肿瘤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的潜力[1]。本研究通过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脱氧胸苷(3-azido-deoxythymidine,AZ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比较AZT作用后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se(TdT)-mediated biotin-16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ZT作用后肿瘤作用后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情况,进而探讨AZT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可能的机制,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SGC7901 细胞端粒酶活性 AZT 端粒酶抑制剂 叠氮脱氧胸苷 肿瘤细胞 流式细胞术 TUNEL
下载PDF
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法在结直肠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段吉清 张路遥 孙东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器吻合的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0月~2018年2月92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成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器吻合的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0月~2018年2月92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成2组:A组56例,消化道重建时采用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器吻合; B组36例,采用传统荷包缝合抵钉座吻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9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33. 1±14. 3) min vs.(154. 0±19. 1) min,t=5. 634,P=0. 000];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0%(0/56) vs. 11. 1%(4/36),Fisher精确检验,P=0. 021]。A、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 4±9. 2)、(52. 9±9. 1) ml,无统计学差异(t=1. 799,P=0. 07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 6±0. 9)、(2. 9±1. 0) d,无统计学差异(t=1. 857,P=0. 067);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 0±1. 3)、(8. 1±2. 6) d,无统计学差异(t=0. 162,P=0. 872)。结论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法完成结直肠NOSES简单快捷,比传统荷包缝合抵钉座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钉座绑线反穿法 消化道重建 结直肠癌
下载PDF
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丁锋 于金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中间入路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30例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手术资料。先头侧入路,游离胰头、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联合中间入路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30例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手术资料。先头侧入路,游离胰头、十二指肠,显露胃网膜右静脉,再沿该静脉向下游离出外科静脉干及其属支,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再从尾侧解剖进入Toldt间隙,显露十二指肠,与头侧游离区汇合;最后从中间入路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各属支。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109~156(137.6±13.9)min,术中出血量28~85(56.8±15.7)ml。术后并发症5例(16.7%),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24~36(27.0±2.2)月,无复发转移及吻合口狭窄。结论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CME手术相对易于掌握,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中间入路 头侧入路 尾侧入路 腹腔镜
下载PDF
K-ras基因突变表达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涛 王国庆 +2 位作者 王权 张洋 所剑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析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及频率,探讨...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析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及频率,探讨K-ras基因的突变谱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转移位置、病灶形态及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者14例,突变率为47%,其中12密码子突变9例,突变率为30%;13密码子突变者5例,突变率为17%。突变表达谱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肝脏转移灶部位、病灶形态、TNM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突变率较高,以12,13号密码子突变最为常见,突变类型及频率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肝脏转移灶部位、病灶形态、TNM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基于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及持续性效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丛悦 赵晓霜 +4 位作者 李宏伟 孙佳男 殷欣 王鹏举 于姗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6期813-818,共6页
目的:构建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预防方案并进行持续性效果评价。方法: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根据现场审查确定方案构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从基于证据的变革、潜在采纳者及实践环境3个方面构建循证实践方案,通过两轮循证实践,逐... 目的:构建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预防方案并进行持续性效果评价。方法: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根据现场审查确定方案构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从基于证据的变革、潜在采纳者及实践环境3个方面构建循证实践方案,通过两轮循证实践,逐步建立并形成稳固的VCAI预防方案并进行持续性效果评价。结果:经过两轮临床证据转化实践,在系统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预防VCAI四级管理构架。在潜在采纳者方面,各操作者多项操作执行率有提升。在患者方面,VCAI发生率持续降低。结论:基于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的VCAI预防方案有利于降低VCAI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小肠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志伟 徐越超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病例:患者女,42岁,因“腹痛1个月,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2d”于2016年9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下腹痛,伴有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短.入院2d前腹痛加重,伴有停止排气、排便... 病例:患者女,42岁,因“腹痛1个月,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2d”于2016年9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下腹痛,伴有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短.入院2d前腹痛加重,伴有停止排气、排便.既往体健,无家族肿瘤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小肠 诊断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Hirschsprungs病并桶状胸、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1例
8
作者 李小刚 李勇 +1 位作者 马跃函 于金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4期719-720,共2页
成人先天性Hirschsprungs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并经长期演变而来的特发性疾病,发病率较低。常见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营养不良、小肠结肠炎及中毒性巨结肠,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率较低,但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合并桶状胸病例。1病例资料男性... 成人先天性Hirschsprungs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并经长期演变而来的特发性疾病,发病率较低。常见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营养不良、小肠结肠炎及中毒性巨结肠,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率较低,但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合并桶状胸病例。1病例资料男性,51岁,已婚,农民,因'顽固性便秘、腹胀腹痛36年,加重1月'以'成人先天性巨结肠'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患者幼年起病,长期便秘,未规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巨结肠 Hirschsprungs 肠梗阻
下载PDF
肿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对胃肠间质瘤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晶 金美善 +4 位作者 马洪喜 所剑 王银萍 何亮 曹雪源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Ki-67、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物酶2(COX-2)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GIST中Ki-67、p53、EGFR和COX-2的表达,多因素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IH风险... 目的观察Ki-67、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物酶2(COX-2)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GIST中Ki-67、p53、EGFR和COX-2的表达,多因素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IH风险分级和GIST预后的关系。结果 GIST中Ki-67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核分裂、NIH风险分级显著相关(χ2=13.34,P<0.001;χ2=20.31,P<0.001;χ2=18.81,P<0.001)。p53表达和核分裂、NIH风险分级明显关联(χ2=4.91,P=0.03;χ2=5.80;P=0.02)。Ki-67的阳性表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χ2=10.44,P=0.006),而p53、EGFR、COX-2表达与生存无关(χ2=4.744,χ2=1.271,χ2=1.679;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78,95%CI:4.25~59.37)。同时,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中高危GIST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52vs.37个月,χ2=7.618,P=0.006)。结论 Ki-67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判断GIST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KI-67抗原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2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姚宏伟 李心翔 +21 位作者 崔龙 张卫 池畔 王自强 石晋瑶 揭志刚 孙跃明 卢云 韩方海 何显力 陶凯雄 王权 王贵英 王振宁 李海 钱群 李乐平 卫洪波 李伟华 房学东 张忠涛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肠癌病人临床信息全面采用前瞻性填报登记以及系统升级,汇总数据库升级前/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及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结直肠癌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73个中心的结直肠癌病例830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学诊断基线信息在数据库升级前/后无明显变化,直肠癌(57.6%)占比仍高于结肠癌(42.4%),近90%的直肠癌位于中低位直肠。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上升,数据库升级后的腹腔镜手术比例>80%。手术R0切除率有所下降(95.5%),而R2切除率有所升高(2.6%)。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2002)、CAPRINI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指标的登记完整度在数据库升级后显著提高,直肠癌MRI检查及围术期治疗信息记录也更加全面。总体术后并发症率下降(10.1%),切口感染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但发生率下降为1.7%,数据库升级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且以吻合口漏最常见(发生率1.3%)。结论通过前瞻性数据录入,数据登记质量明显提高,今后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应为术后并发症规范化登记以及随访信息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国结直肠外科大数据研究协作组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 回顾性 前瞻性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39
11
作者 曹雪源 王超 +1 位作者 连国栋 王权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98-1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组),B组(生长抑素+鼻胃管减压组),C组(肠梗阻导管组)和D组(鼻胃管组).常规治...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组),B组(生长抑素+鼻胃管减压组),C组(肠梗阻导管组)和D组(鼻胃管组).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0.6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持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置入肠梗阻导管取代普通鼻胃管行肠内减压.观察和比较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和中转手术率.数据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平均腹痛和腹胀的缓解时间分别为3.6±1.5,5.3±1.8,5.8±1.7和8.4±2.2d (F=28.715,P=0.000);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为4.5±1.9,5.7±1.4,6.0±1.1和7.8±1.7 d(F=23.857,P=0.000);A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胃肠减压量分别为A组:632±102 ml/d;B组:410±86 ml/d,C组:1020±148 ml/d和D组590±97 ml/d.在C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明显增加(F值分别为17.367,16.347,P=0.000),而A组则明显减少(F值分别为11.687,10.399,P=0.000).4组中转手术率分别为0(0/22),10% (2/19),9%( 3/23)和22% (6/27),A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D组(x2=5.571,P=0.01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可加速改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生长抑素 减压 导管插入术
原文传递
应用肠梗阻导管术中小肠内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雪源 所剑 +3 位作者 王权 何亮 张路遥 姜晶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经由自然孔道行小肠排列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和预防梗阻复发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共纳入需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1例。术前诊断:肠粘连松解术后15例,宫外孕术后1例,直肠Dixon术后1...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经由自然孔道行小肠排列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和预防梗阻复发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共纳入需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1例。术前诊断:肠粘连松解术后15例,宫外孕术后1例,直肠Dixon术后1例,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1例,腹茧症1例,阑尾穿孔切除术后2例。手术方式:肠粘连松解术9例,肠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10例,肠粘连松解术及横结肠造口术1例,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术中同时置入肠梗阻导管经鼻行小肠内排列,术中引导至末端回肠。患者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营养治疗,支持治疗等。结果术中成功置管2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1例置管未成功。平均置管时间(15±9)min。平均胃肠减压量为:(502±114)ml/d;全组患者术后平均(4.4±3.2)d排气,术后(6.2±2.2)d开始带管进流食。术后平均(14.7±7.6)d拔管,术后均顺利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5.0%(3/20):2例切口感染;1例鼻咽炎。术后随访20例5~40个月,2例(10.0%)在术后6个月内出现间断腹胀,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治愈率为90.0%,无因肠梗阻而再手术病例。结论在肠粘连松解和肠切除的基础上,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术,操作简单,微创,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症状,降低肠梗阻的复发率。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小肠内排列的选择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肠排列术
原文传递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并发肠套叠一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雪源 何亮 +3 位作者 金美善 王权 所剑 姜晶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35-35,共1页
患者男,78岁,因间断腹痛腹胀10d,于2010年11月5日人院。查体:右下腹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超声示:回盲部见一直径5.3cm肿块回声,横切面呈“同心圆征”。CT提示阑尾腔扩张,突入盲肠腔内。壁环形增厚(图1,2)。结肠镜检... 患者男,78岁,因间断腹痛腹胀10d,于2010年11月5日人院。查体:右下腹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超声示:回盲部见一直径5.3cm肿块回声,横切面呈“同心圆征”。CT提示阑尾腔扩张,突入盲肠腔内。壁环形增厚(图1,2)。结肠镜检:盲肠见一大小为4.0cm×5.0cm球形肿物,表面糜烂,阑尾开口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肿瘤 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 肠套叠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致上消化道出血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雪源 何亮 +2 位作者 金美善 所剑 姜晶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0-490,共1页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15d入院。实验室榆查:红细胞3.98×10^12/L.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203×10^9/L。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前擘可见2.Ocm×1.5cm大小的黏膜隆起.黏膜表丽粗糙。cT检查示,十二指...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15d入院。实验室榆查:红细胞3.98×10^12/L.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203×10^9/L。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前擘可见2.Ocm×1.5cm大小的黏膜隆起.黏膜表丽粗糙。cT检查示,十二指肠降段腔内见2.4cm×3.2cm大小的结节样高密度影.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 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 上腹部不适 血红蛋白 胃镜检查 cT检查 脂肪密度
原文传递
胃癌合并胃间质瘤6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雪源 金美善 +3 位作者 何亮 所剑 王权 姜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
胃癌同时合并胃间质瘤的病例少见,我院自2004-2010年共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胃癌 临床 治疗
原文传递
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腔内吻合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亮 陈岩 王权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0-1112,共3页
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已被大家所接受。近年来,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后腔内吻合术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方法具有小切口、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被临床医生逐渐接受,各种腔内结肠吻合的方式也不断... 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已被大家所接受。近年来,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后腔内吻合术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方法具有小切口、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被临床医生逐渐接受,各种腔内结肠吻合的方式也不断涌现。目前,腔内结肠吻合可采用手工端端缝合,也可借助吻合器端侧或端端吻合,尚无统一意见及标准。从文献来看,主流方式是直线切割闭合器行侧侧吻合,而术者应根据个人技术特点、肠管具体情况、患者客观经济状况灵活选择,制定个体化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腔内吻合
原文传递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合并小肠穿孔二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雪源 姜晶 +1 位作者 金美善 马洪喜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63-64,共2页
病例1:女性,46岁,因腹胀腹痛20d,加重伴发热1d,于2007年7月24日入院。查体:腹壁及四肢皮肤散在环形溃疡性红斑,中央凹陷,可见多处化脓。腹部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肠穿孔
原文传递
小肠盲襻溃疡出血伴原发性小肠结石一例
18
作者 曹雪源 马洪喜 +2 位作者 张路遥 马麟 姜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7-797,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间断便血6个月入院。30年前曾因“肠结核”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
关键词 小肠结石 溃疡出血 原发性 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 肠盲 间断便血 肠结核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晓娜 田庄 +4 位作者 魏晓飞 王权 张家鑫 金美善 段秀梅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与组织中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血浆与组织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血浆可替代组织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进行手术...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与组织中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血浆与组织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血浆可替代组织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的患者血浆标本17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4例;患者年龄28~85岁,中位年龄59岁。运用二代测序法分别对1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和对应肿瘤组织的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状态进行检测。结果以组织样本检测结果为金标准,KRAS基因在血浆和组织检测一致率为81.1%(Kappa值=0.543),NRAS检测一致率为99.4%(Kappa值=0.886),BRAF检测一致率为99.4%(Kappa值=0.886),PIK3CA检测一致率为97.7%(Kappa值=0.714),结果一致性较好;血浆中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期有关(P=0.001),与性别(P=0.468)、年龄(P=1.000)均无关。结论血浆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与组织的一致性较好。虽然肿瘤组织仍是最佳的检测标本,但在结直肠癌患者无法获得肿瘤组织标本时,尤其是晚期已发生转移的患者,可考虑用血浆代替组织检测KRAS、NRAS、BRAF及PIK3CA的突变状态,用于指导患者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DNA 肿瘤 DNA突变分析 基因 ras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胃脉管瘤病例报道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厚君 何亮 +3 位作者 闫旭 侯振 索岳尔 曹雪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2-593,共2页
患者男性.28岁。因“进食后上腹胀痛1年余”于2016年7月29日人院。既往无肝炎病史,无手术史。体格检查及直肠指检未见异常。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部肿物,见图1。超声内镜示:胃窦部可见隆起性肿物,大小为3.0cm... 患者男性.28岁。因“进食后上腹胀痛1年余”于2016年7月29日人院。既往无肝炎病史,无手术史。体格检查及直肠指检未见异常。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部肿物,见图1。超声内镜示:胃窦部可见隆起性肿物,大小为3.0cm×2.0cm,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见图2。胃多排三期增强CT示:胃窦部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向胃腔内突出,边界清晰,大小为2.6cm×2.0cm,边缘见稍高密度影环绕,似与邻近胃黏膜相延续,强化程度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病例报道 脉管瘤 胃窦部 上腹胀痛 直肠指检 体格检查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