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白介素(IL)6、10、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例ACS患者根据是否早期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分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白介素(IL)6、10、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例ACS患者根据是否早期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分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MMP-1、IL-6、IL-10以及IL-1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非治疗组的83.33%(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ACS患者血清hs-CRP、MMP-1、IL-6、IL-18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而IL-10变化不明显,经过治疗后,ACS患者血清hs-CRP、MMP-1、IL-6、IL-18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而IL-10变化则不明显(P>0.05)。结论 ACS发病与炎症反应及炎症因子失衡有关,早期使用普伐他汀治疗效果肯定,可能通过有效抑制炎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普伐他汀 炎症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6期8841-8841,共1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疗程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疗程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抗凝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人类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性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脑钠肽变化与疗效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曹鸿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593-3595,共3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比索洛尔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硝酸酯类、长效钙拮抗剂、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比索洛尔组...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比索洛尔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硝酸酯类、长效钙拮抗剂、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治疗后第6周心绞痛、心电图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第6周的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CRP、BNP较常规治疗组更低(P<0.05);比索洛尔组心电图疗效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索洛尔组心绞痛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冠心病 心绞痛 硝酸酯类 长效钙拮抗剂 拜阿司匹林
下载PDF
血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孙明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 T )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12年1~12月期间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0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IM T和颈动脉斑...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 T )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12年1~12月期间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0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IM T和颈动脉斑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对CIM T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CIM T为(0.7 ± 0.1)mm ,斑块检出率45.8%;女52例,CIM T为(0.7 ± 0.1)mm ,斑块检出率34.6%,男女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9,P=0.018)。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男SBP每升高1 mm Hg ,CIMT 厚度增加0.00114 mm ;脉压每升高1 mm Hg ,CIM T厚度增加0.00118 mm。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血压3级检出纳入斑块数大于1的发生风险是高血压1级的2.115倍(OR=2.115,95% CI:1.128~3.966,P=0.020)。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收缩压越高、脉压越大,颈动脉CIM T厚度越大,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风险越高;高血压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斑块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应用时机在STEMI行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孙明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应用时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应用时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92例入住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诊断为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在术前4h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后2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均为Ⅲ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均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抵抗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流出道缩短分数、左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绞痛、再梗死及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但术前使用冠脉血流改善更明显,且更好的降低了心肌损伤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腹脂素的表达水平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9期1676-1677,共2页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沉积着脂质成类似粥样的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腔狭窄是由于这些斑块逐渐增多所造成,从而使的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病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沉积着脂质成类似粥样的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腔狭窄是由于这些斑块逐渐增多所造成,从而使的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病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腹脂素(visfatin)是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关性 脂质代谢异常 脂肪细胞因子 血清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玉波 孙明莉 孙国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8-439,共2页
目的 观察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脊髓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 目的 观察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脊髓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9.23±1.96) cm/s]、收缩期速度积分[(1.60 ±0.47)cm]及收缩期时间[(267.5 ±49.73)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冠心病 心肌缺血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13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国强 李玉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386-2386,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