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皮肤鳞状细胞癌5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付爱华 刘喜福 +2 位作者 王晓丽 王丽萍 刘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28-1729,共2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病理学
下载PDF
大蒜素治疗沙眼衣原体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学军 王楷 +1 位作者 于夏 白英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5-235,共1页
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所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课题.为了寻找对其较有效的药物,试用口服大蒜素治疗Ct感染的38例NGU患者,并以美满霉素治疗40例Ct所致的NGU患者为对照组.现将初步结果... 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所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课题.为了寻找对其较有效的药物,试用口服大蒜素治疗Ct感染的38例NGU患者,并以美满霉素治疗40例Ct所致的NGU患者为对照组.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治疗 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CT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基底细胞癌7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丽 刘喜福 +1 位作者 于艳 李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5-716,共2页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肿瘤
下载PDF
4例勒-雪氏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莹 郑华 +1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晶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勒-雪氏病(Letterer-Siwe Disease,LS)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0-2005年间收集的LS患儿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个月。平均4.75个月,3例在出生后9个月... 目的:探讨勒-雪氏病(Letterer-Siwe Disease,LS)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0-2005年间收集的LS患儿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个月。平均4.75个月,3例在出生后9个月内发病。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均典型。结论:LS为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较少见,预后差,以多形性皮疹及早期出现系统损害为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雪氏病 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分析
下载PDF
4例着色干皮病伴发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李涛 刘喜福 +1 位作者 于艳 王晓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着色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伴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einoma,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3年~2004年间收集的XP伴发SC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 目的:探讨着色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伴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einoma,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3年~2004年间收集的XP伴发SC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5岁。并发肿瘤年龄,最小7岁,最大18岁,平均12.8岁。其中有明确近亲婚配者2例(50%)。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均典型。结论:XP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以早年并发恶性肿瘤为其特征,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与皮肤损害和紫外线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干皮病 鳞状细胞癌 肿瘤
下载PDF
药物配合激光治疗湿疹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彭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123-123,共1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激光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qid)以及酮替芬(口服,b id)、他克莫司软膏(外用,bid),并配合防风通圣散内服,上述药物具体剂...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激光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qid)以及酮替芬(口服,b id)、他克莫司软膏(外用,bid),并配合防风通圣散内服,上述药物具体剂量依从个体化原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DC-1000-3LB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bid。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0%。观察组有效率达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此次试验中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加上激光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药物 湿疹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gE的测定与意义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强 王合修 +1 位作者 刘文力 王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了解IgE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40例带状疱疹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血清IgE水平变化,并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患病组血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后血清IgE水平与对... 目的了解IgE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40例带状疱疹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血清IgE水平变化,并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患病组血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后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gE随着带状疱疹病情的好转而呈下降趋势。结论IgE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血清IGE 含量测定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I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愈疱疹样脓疱病1例
8
作者 祖建姣 李珊山 +1 位作者 李洪霞 于艳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4年第1期8-9,F0003,共3页
患者女,19岁,孕34周,初次妊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脓疱20d。查体:躯干、四肢皮肤浸润性红斑,其上见大量浅表白色脓疱,在红斑边缘聚集成群或排列成环形。皮损组织病理示:局灶性角化不全,角质层下中性粒细胞性脓疱,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中... 患者女,19岁,孕34周,初次妊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脓疱20d。查体:躯干、四肢皮肤浸润性红斑,其上见大量浅表白色脓疱,在红斑边缘聚集成群或排列成环形。皮损组织病理示:局灶性角化不全,角质层下中性粒细胞性脓疱,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结合病理表现符合疱疹样脓疱病诊断。患者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给予静滴免疫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皮损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样脓疱病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手癣和足癣
9
作者 付爱华 李福秋 刘洪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手癣 足癣 皮肤科 病因学 发病因素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