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降钙素原和氧合指数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纪莉 钱东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715-5718,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降钙素原(PCT)和氧合指数(OI)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入院24 h内血清PCT水平及OI水平、临床预后进行回... 目的分析早期降钙素原(PCT)和氧合指数(OI)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入院24 h内血清PCT水平及OI水平、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0%。死亡组住院天数、应用抗菌药物天数显著短于存活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死亡组入院24 h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OI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独立相关性(P<0. 05)。血清PCT、OI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87、0. 671(P<0. 05),在临界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545和0. 909、0. 545和0. 758,当将二者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 82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 576和0. 919。结论不同预后情况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PCT和OI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这两个指标在老年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但灵敏度较低,还应考虑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氧合指数 重症肺炎 预后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检测手段
2
作者 朱奕衡 竭晶 +1 位作者 宋磊 罗招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53,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阴性需氧球杆菌。由于基因组可塑性强,在遗传学水平上鲍曼不动杆菌的不同分离株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1,2)。作为“逃逸”菌株之一,鲍曼不动杆菌拥有多重耐药性和很强的抗逆性,从而避免抗菌剂的作用。由...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阴性需氧球杆菌。由于基因组可塑性强,在遗传学水平上鲍曼不动杆菌的不同分离株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1,2)。作为“逃逸”菌株之一,鲍曼不动杆菌拥有多重耐药性和很强的抗逆性,从而避免抗菌剂的作用。由于其对大肠杆菌素,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等最后抗生素方案的耐药性,因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列为“高度优先”,成为最具有威胁性的ESKAPE病原体之一(3)。其可以透过皮肤或呼吸道缺陷的病人进行传播,也会经由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机呼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院内传播,老年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菌血症使得其死亡风险增加近5倍,鲍曼菌血症是引起30 d住院死亡率最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成为重症监护患者或易受感染患者的主要风险因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一般会引起皮肤,软组织或伤口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脑膜炎和肺炎。鲍曼不动杆菌的血液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为28%~43%(4,5)。本文总结了目前药物抗菌活性的常用测定方法,并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MRI在评价呼吸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晓燕 孙海双 +2 位作者 刘敏 代华平 王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呼吸力学的改变是包括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伴随的病理生理过程,甚至能够参与疾病发生机制,对其进行评价在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监测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无电离辐射的优点,... 呼吸力学的改变是包括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伴随的病理生理过程,甚至能够参与疾病发生机制,对其进行评价在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监测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无电离辐射的优点,而目前采用MRI评价呼吸系统疾病的呼吸力学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MRI在评价呼吸力学的基本方法、技术及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其评价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力学的可能方向,旨在提高对MRI评价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呼吸力学 综述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4
作者 李雪 李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5-1839,共5页
目的针对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常见感染的6种病原微生物及耐药基因,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靶向测序(tNGS)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体方法,即pt-NGS法。方法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6种HAP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引物,建立可... 目的针对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常见感染的6种病原微生物及耐药基因,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靶向测序(tNGS)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体方法,即pt-NGS法。方法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6种HAP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引物,建立可进行靶向测序技术的多重PCR扩增体系。采集30例临床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液标本,对检测方法进行测试,并与临床样本的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特异性,样本最低检测浓度为2 copies/反应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检测结果的曲线与标准曲线一致,检测时间为15 h。结论运用多重PCR和靶向测序技术,开发出针对检测老年HAP患者常见致病菌的快速、高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靶向测序
原文传递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绪 彭丽萍 +1 位作者 常益益 唐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349-4351,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1]。据全球COPD负担研究评估,在所有慢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1]。据全球COPD负担研究评估,在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中,COPD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死亡原因。2019年,全球约有2.1亿人患有COPD,病死人数330万,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为7440万人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马佳慧 孙宇佳 高莹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方法选取157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3组。采用MNA-SF量表对3组的营养状态进行比较,并分析营养状态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方法选取157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3组。采用MNA-SF量表对3组的营养状态进行比较,并分析营养状态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营养不良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显示,中段组、高段组的发生率相比低段组明显增高,而高段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中段组(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营养不良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性越大,通过早期检测营养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可对其营养和免疫功能状态进行筛查,以便及早有效的实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部感染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间质性肺疾病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双 杨晓燕 +2 位作者 刘敏 代华平 王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9-513,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涉及肺泡和间质炎症以及纤维化,是不同疾病类型的统称,多达200余种,在肺部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诊断及定量化评估是诊治间质性肺疾病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强大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在医学影像中得到... 间质性肺疾病涉及肺泡和间质炎症以及纤维化,是不同疾病类型的统称,多达200余种,在肺部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诊断及定量化评估是诊治间质性肺疾病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强大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在医学影像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间质性肺疾病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放射学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综述
下载PDF
夜间呻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何秀丽 李丹 +2 位作者 苏靖涵 袁海波 吕晓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患者,女性,28岁,因睡眠中间断呻吟3年就诊。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作息规律。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行心电图、胸片、颅脑CT平扫、纤维喉镜和多导睡眠图(PSG)等相关检查。PSG表现为深吸气后出现呼气相延长,随后为短暂的深吸气和呼气,呼吸节律减慢,觉醒指数和呼吸事件指数多升高,无血氧饱和度下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SG表现,诊断为夜间呻吟,排除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的可能,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效果良好,随访2年病情稳定。结论:夜间呻吟相对少见,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PSG表现为诊断依据,应用CPAP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呻吟 多导睡眠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下载PDF
肺康复路径对肺癌术后患者呼功能恢复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9
作者 于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肺康复路径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恢复与运动耐力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 探讨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肺康复路径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恢复与运动耐力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肺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运动耐力及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运动耐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康复路径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方面可以使术后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极大程度降低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其运动的耐力,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路径 肺癌 呼吸功能恢复 运动耐力
下载PDF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在中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研究
10
作者 牟向东 李小明 +12 位作者 何小鹏 贾立华 关英慧 安福成 陈丽萍 贾琦 肖爱莲 张黎川 肖志华 王玉梅 关巍 刘田田 苏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2-637,共6页
目的评估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应用于中国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臂、观察性研究,在2020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30日,从中国的14家研究中心纳入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接受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治疗的患者... 目的评估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应用于中国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臂、观察性研究,在2020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30日,从中国的14家研究中心纳入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接受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治疗的患者,共随访24周。研究主要结局为随访期内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887例患者,年龄为(67.5±9.6)岁,其中男性689例(77.7%)。大多数患者(98.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468例患者(52.8%)报告了合并药物。在所有纳入的患者中,59例(6.7%)报告了不良事件,21例(2.4%)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其中9例报告了致死性严重不良事件,10例报告了非致死性严重不良事件,2例同时报告了非致死性和致死性严重不良事件。所有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致死性事件,经研究者判定均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无关。6例(0.7%)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均为轻度。3例(0.3%)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属于重要已确定或潜在风险,经研究者判定均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无关。结论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应用于中国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未观察到与该药相关的新的安全性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安全性评价 乌美溴铵 维兰特罗 真实世界数据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咽部临界压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海波 李庆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8-560,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发病由多因素参与,由咽部临界压(critical closing pressure,Pcrit)、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高环路增益(loop gain)和上气道扩张肌的功能异常(dilator muscle fu...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发病由多因素参与,由咽部临界压(critical closing pressure,Pcrit)、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高环路增益(loop gain)和上气道扩张肌的功能异常(dilator muscle function)构成的PALM理论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临界压 临床意义 咽部 测定 患者 功能异常 上气道
原文传递
数智驱动全面推进中国肺血栓栓塞症的全流程管理
12
作者 陶禹至 杨昕昱 +1 位作者 王胜锋 翟振国 《国际呼吸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7-1124,共8页
近年来,肺血栓栓塞症(PTE)因其高致死率受到广泛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不足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标准化临床路径对PTE的诊断和个体化干预至关重要。人工智能辅助的影像学技术在PTE的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中展... 近年来,肺血栓栓塞症(PTE)因其高致死率受到广泛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不足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标准化临床路径对PTE的诊断和个体化干预至关重要。人工智能辅助的影像学技术在PTE的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中展现了巨大潜力。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多模态影像评估尤为重要。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技术为VTE-PTE-CTEPH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长时程、动态监测的可能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VTE预防、PTE精准诊治和CTEPH的管理模式,以构建全流程的患者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低氧负荷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系统损害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星 赵静怡 袁海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613,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上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减少或暂停、以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睡眠呼吸障碍。OSA可引起全身各靶器官系统的损害,尤以心血管系统为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关于OSA引起系统性损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上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减少或暂停、以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睡眠呼吸障碍。OSA可引起全身各靶器官系统的损害,尤以心血管系统为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关于OSA引起系统性损害的评估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便对OSA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然而,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传统指标在评估疾病严重性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有必要探索其他评价指标以获取OSA多维度的特征。低氧负荷可以更好地量化OSA的严重程度、捕捉OSA相关的疾病负荷。本文立足低氧负荷这一指标,综述其定义及提出、测算方法及其在OSA所致不良后果预测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对OSA患者实现更好的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障碍 间歇性缺氧 心血管系统 上气道阻塞 低氧 靶器官 系统损害
原文传递
从预防急性加重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与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晓红 王丽辉 +1 位作者 孙红莹 彭丽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9-632,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为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急性严重恶化,需改变药物治疗方案,疾病负担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管理目标之一是尽早预防,以避免或延缓下一次急性加重的发生,降低早期病死率。药物治疗选择包括支气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为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急性严重恶化,需改变药物治疗方案,疾病负担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管理目标之一是尽早预防,以避免或延缓下一次急性加重的发生,降低早期病死率。药物治疗选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症状 皮质类固醇 药物治疗方案 支气管舒张剂 疾病负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早期病死率 慢阻肺患者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大伟 张东 +10 位作者 田润辉 李洋 王宇石 曹杰 唐颖 张楠 昝涛 高岚 黄燕珠 郑杨 吕国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11例。31例伴有≥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1例无休克和SIRS。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36.0~38.1℃)、心率为82次/min(50~133次/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12~40次/min)。51例患者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为6.3×109/L(2.2×109/L^21.7×109/L)、肌酐为75μmol/L(44~342μmol/L),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407 ng/L)。(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783 U/L),γ-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4.9μmol/L(2.6~1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5.8μmol/L(2.6~23.9μ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7.2 s(30.9~77.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47.1%(24/51)、47.1%(24/51)、35.3%(18/51)、13.7%(7/51)、7.8%(4/51)、2.0%(1/51)、21.6%(11/51)、19.6%(10/51)。51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0、9、10例。51例患者中22例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9例肝功能异常(其中9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0.000,95%可信区间为1.050~95.231,P<0.05)。结论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增加。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功能 肝功能损害 临床分型 呼吸衰竭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肺转移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纪莉 王璐 钱东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卡哈尔细胞,最常发生于胃、小肠,其转移瘤多见于肝脏、网膜、腹膜,本例患者既往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明确,近期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肺转移,且原手术部位未见复发,未见其他部位转移。临床极为罕见。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肺转移
原文传递
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27 位作者 孙绪武 王珺 麻晓 柳小平 王惠琴 查日田 沈大鹏 姜淑娟 罗世坤 赵琦 孟玲 王晚萍 房洁 韩利梅 陆光兵 张伟 李贵芳 王宏 赵志英 周玮 魏葆琳 袁雅冬 彭丽萍 卢献灵 庞桂芬 李复红 李磊 甄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h,对照组为36.5(19.6,48.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海双 杨晓燕 +2 位作者 刘敏 代华平 王辰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1期1605-1609,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涉及肺泡和间质的炎症以及纤维化,病因不明。肺癌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严重合并症,当合并有肺癌时,其预后较单纯特发性肺纤维化差。主要原因是肺癌进展和肺癌治疗后的并发症。目前,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特发性肺纤维化涉及肺泡和间质的炎症以及纤维化,病因不明。肺癌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严重合并症,当合并有肺癌时,其预后较单纯特发性肺纤维化差。主要原因是肺癌进展和肺癌治疗后的并发症。目前,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男性、老年人和吸烟者中更常见。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明确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肿瘤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