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管高压导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佳晨 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07,共4页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相比,重症率更高,预后更难预测,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清晰。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但降低血脂的治疗方案并未降低本病的发病率。近期,胰管高压是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相比,重症率更高,预后更难预测,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清晰。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但降低血脂的治疗方案并未降低本病的发病率。近期,胰管高压是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病机制被进一步证实,而最新研究进展表明高脂血症可通过引起胰管增生、形成胆胰管汇合部蛋白栓、损伤胰管的分泌功能来导致胰管堵塞,胰管堵塞又可引起胰管高压。本文综述了高脂血症在导致胰管堵塞方面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并强调胰管高压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这将为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管高压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孔德财 张小静 +2 位作者 员阳光 段昊雨 叶军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3-2259,共7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2年1月495例实施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两年内是否发生胆道狭窄,将495例患者分为胆道狭...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2年1月495例实施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两年内是否发生胆道狭窄,将495例患者分为胆道狭窄组(n=89)和非胆道狭窄组(n=406),进行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受体性别(HR=1.808,95%CI:1.055~3.098,P=0.031)、受体术前总胆红素(HR=1.002,95%CI:1.001~1.003,P=0.001)、冷缺血时间(HR=1.003,95%CI:1.001~1.005,P=0.007)、受体既往腹部手术史(HR=3.851,95%CI:2.273~6.524,P<0.001)和供体受体胆管不匹配(HR=1.962,95%CI:1.041~3.698,P=0.037)是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中位随访期为4.09年的随访,肝移植术后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80.5%和75.4%。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的胆道狭窄对原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受体性别、受体术前总胆红素、冷缺血时间、受体既往腹部手术史和供体受体胆管不匹配是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的胆道狭窄并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狭窄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疗效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大伟 蒋文涛 +3 位作者 钟林 蔡金贞 郭文治 吕国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国内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行肝移植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为57(38~71)岁。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国内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行肝移植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为57(38~71)岁。观察指标:(1)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随访情况。(3)预后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2例患者中,20例移植前确诊ICC;7例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例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7例移植前有肿瘤治疗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为7、6、9例;16例术前CA19-9>40 U/mL;14例肿瘤数目为单发;11例肿瘤位于右半肝、6例位于左半肝+右半肝、5例位于左半肝;9例肿瘤侵犯脉管;肿瘤均为中、低分化;9例有肝硬化改变;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0例肿瘤负荷满足米兰标准;22例患者肿瘤长径为4.5(1.5~8.0)cm。(2)随访情况。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3~207)个月。22例患者中,9例肿瘤复发,8例死亡。(3)预后情况。22例ICC患者肝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73%、68.1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0例满足米兰标准和12例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肝移植后总生存、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13,0.26,95%可信区间为0.03~0.53,0.08~0.82,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12例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中,5例术前行肿瘤降期治疗和7例未行肿瘤降期治疗患者肝移植后总生存、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18,0.14,95%可信区间为0.04~0.76,0.04~0.58,P<0.05)。结论满足米兰标准ICC患者肝移植预后效果明显优于超出米兰标准患者,而对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积极行肝移植前降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预后 米兰标准 降期治疗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1例
4
作者 刘莹 崔亚娟 +3 位作者 李京 雷雪雪 关雪 于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与临床实践。方法2021年11月22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一系列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识别出血表现、给予急救护理措... 目的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与临床实践。方法2021年11月22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杜氏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一系列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识别出血表现、给予急救护理措施、营养支持治疗、建立感染防控体系、实施俯卧位通气及肺功能康复、精准免疫抑制治疗、多模式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经过58 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杜氏病属于危急疾病,对于合并此类疾病的肝移植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急救与预见性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杜氏病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
原文传递
多聚D-赖氨酸在辅助悬浮细胞转染及集落形成实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佳 周建鹏 白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9期528-533,共6页
目的:探讨多聚D-赖氨酸(PDL)在辅助悬浮细胞转染及集落形成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人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SU-DHL-4。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1.0、10.0 mg/ml)PDL溶液对SU-DHL-4细胞的毒性,计算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多聚D-赖氨酸(PDL)在辅助悬浮细胞转染及集落形成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人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SU-DHL-4。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1.0、10.0 mg/ml)PDL溶液对SU-DHL-4细胞的毒性,计算细胞存活率。将形态正常、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U-DHL-4细胞分别接种于包被PDL和未包被PDL的96孔板中,选择感染复数(MOI)为50、100的病毒液分别感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稳定转染荧光素酶基因的SU-DHL-4细胞模型,将感染后的SU-DHL-4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对照组病毒液)和实验组(感染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病毒液);转染后的细胞持续在含嘌呤霉素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荧光强度。使用PDL包被的培养皿进行悬浮细胞的集落形成实验,分别使用含0.1%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0.1 μmol/L依托泊苷(A组)和0.2 μmol/L依托泊苷(B组)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培养,观察集落形成情况并计算集落形成率。结果:SU-DHL-4细胞接种于0.01、0.1、1.0、10.0 mg/ml PDL包被的96孔板48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1±1.6)%、(97.1±0.7)%、(91.7±1.5)%、(83.3±2.0)%,对照组(不加PDL溶液)为(100.0±2.7)%;0.01、0.1 mg/ml PDL包被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0、10.0 mg/ml PDL包被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10.0 mg/ml PDL包被组与1.0 mg/ml PDL包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0, P=0.004);故后续实验采用对SU-DHL-4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的0.1 mg/ml PDL包被培养皿。接种于未包被PDL培养皿的SU-DHL-4细胞悬浮生长;接种于包被0.1 mg/ml PDL培养皿的SU-DHL-4细胞贴于皿底呈单细胞平铺生长模式。将SU-DHL-4细胞接种于未包被PDL的96孔板,使用MOI为50、100的病毒液感染细胞,转染失败;将SU-DHL-4细胞接种于PDL包被的96孔板,原本悬浮生长细胞变为贴于皿底呈单细胞平铺生长模式,轻摇培养皿细胞未浮起,具有完整光滑的细胞膜结构。经嘌呤霉素筛选后的实验组SU-DHL-4细胞荧光强度值是对照组SU-DHL-4细胞的106倍(26 903±248比252±11, t=186.10, P<0.001),提示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比较,A组细胞集落较对照组少且小,B组几乎无集落形成;对照组、A组、B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100±6)%、(48±5)%、0,A组、B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1.13、28.53,均 P<0.001)。 结论:0.1 mg/ml PDL包被的培养皿能够提高悬浮细胞转染效率,并辅助悬浮细胞进行克隆形成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赖氨酸 悬浮细胞 转染 克隆形成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治疗的预后分析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国悦 孙大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4,共8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ICC患者肝移植后预后差,导致其曾一度被视为肝移植的禁忌证。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上述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在合理选择受者或联合新辅助治疗条件下,肝移植在ICC患者中已取得较好...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ICC患者肝移植后预后差,导致其曾一度被视为肝移植的禁忌证。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上述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在合理选择受者或联合新辅助治疗条件下,肝移植在ICC患者中已取得较好预后。与手术切除等其他治疗措施比较,肝移植可改善ICC患者预后。与ICC肝移植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新辅助治疗、肿瘤整体负荷、肿瘤生物学行为以及移植后综合治疗措施等。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笔者针对ICC肝移植预后情况、ICC肝移植及其他治疗措施预后比较、ICC肝移植预后相关因素、ICC肝移植受者选择策略、ICC肝移植治疗的进步与挑战进行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预后 肿瘤负荷 肿瘤生物学行为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