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眼外肌功能损伤性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跃 杨隆艳 +2 位作者 燕洪涛 王业飞 李晓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眶内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学特点,对82例单纯眶内壁骨折进行CT亚型分类:Ⅰ型:整个筛骨纸板粉碎性骨折,筛窦为眶内软组织所填充,内直肌向... 目的探讨眶内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学特点,对82例单纯眶内壁骨折进行CT亚型分类:Ⅰ型:整个筛骨纸板粉碎性骨折,筛窦为眶内软组织所填充,内直肌向内明显弯曲、移位;Ⅱ型:筛骨纸板局部骨折,筛窦基本完整,骨折片与眶壁之间形成夹角,内直肌周围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区。观察两亚型间患者的眼外肌功能变化特点和相关临床特征。结果Ⅰ型眶内壁骨折的骨折位置偏后、面积较大,眼肌功能损伤性质以内直肌麻痹为主(14/20);Ⅱ型眶内壁骨折的位置偏前,面积较小,眼肌功能损伤以内直肌运动受限为多见(27/38)。Ⅰ型眶内壁骨折患者眼球内陷发生率及内陷程度均明显高于Ⅱ型眶内壁骨折(Z=-6.075,P<0.05;t=3.365,P<0.05)。而复视发生率明显低于Ⅱ型眶内壁骨折(Z=-2.187,P<0.05)。结论眶内壁骨折患者眼外肌功能损伤改变等临床特征与骨折的形态学特点有关;眶内壁骨折CT影像学亚型分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爆裂性骨折 眶内壁 眼外肌 复视 眼球内陷
下载PDF
爆裂性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功能损伤性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跃 王业飞 +2 位作者 杨隆艳 燕洪涛 李晓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爆裂性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T影像上眶内下壁骨折形态特点对52例单纯眶内下壁骨折进行了亚型分类,观察各亚型间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眼外肌功能变化特点。结果以内壁骨... 目的探讨爆裂性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T影像上眶内下壁骨折形态特点对52例单纯眶内下壁骨折进行了亚型分类,观察各亚型间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眼外肌功能变化特点。结果以内壁骨折为主的眶内下壁骨折(IM-M型)病人中眼球内陷15/22例(68.2%),眼球突出度相差平均值2.61±0.78mm,而以下壁骨折为主的眶内下壁骨折(IM-I型)病人眼球内陷28/30例(93.3%),眼球突出度相差平均值3.66±0.93mm,后者眼球内陷发生率、眼球内陷程度显著大于后者([x^2=5.61,p〈0.05)(r=3.725,p〈0.05)]。IM-I型病人发生复视13/22例(59.1%),IM-1型病人发生复视24/30例(80.0%),IM-I型复视发生率为59.1%(13/21)。二亚型间病人复视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2.703,p〉0.05)。IM-M型眼外肌损伤以内直肌限制多见(14/22,63.6%),IM-I型多见下直肌受限制(20/30,66.7%)。二亚型间同时发生内直肌和下直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22,22.7%;8/30,26.7%)及发生单一一条眼外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6/22,27.2%;11/30,36.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05,p=0.746;x^2=0.509,p=0.476)。二亚型间下斜肌麻痹的发生率分别为3/22和4/30,无统计学差异(p=0.315),而影像学上则主要以内下壁偶角的骨折为特征。结论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功能损伤改变及其他临床特征与和其骨折发生的形态学特点有直接关系,对眶内下壁骨折进行CT影像学亚型分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眶内下壁骨折 CT 复视 眼球内陷 眼外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