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远 周云 +4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宋世凯 尹纪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9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四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的长春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55例,给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注射液,每...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四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的长春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55例,给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注射液,每年1次,同时服用骨化三醇胶囊(罗盖全)0.25μg、1片(600 mg)碳酸钙D3片(钙尔奇D);采用Discovery A型骨密度仪测定滴注唑来膦酸前及初次滴注唑来膦酸1、2、3年后患者的骨密度值和VAS疼痛评分,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骨密度值在滴注唑来膦酸1、2、3年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其中初次治疗3年后,患者腰椎1-4、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3个部位的骨密度值提高最为显著,腰椎1-4的骨密度变化百分率高达15.82%(P<0.05);疼痛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滴注后72 h内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唑来膦酸 远期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补肾健脾化瘀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纪伟 张萌萌 +3 位作者 马倩倩 高远 毛未贤 宋世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9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骨代谢标志物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一汽总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就诊的绝经10年内骨质疏松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补肾健脾化瘀组88例和...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骨代谢标志物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一汽总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就诊的绝经10年内骨质疏松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补肾健脾化瘀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于实验开始及6个月后检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检测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YP/Cr)、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并分别于实验开始前、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及结束后2周时测定疼痛强度。结果 1补肾健脾化瘀组实验结束时,腰椎L1-4 BMD、股骨颈BMD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两部位的BM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补肾健脾化瘀组尿Ca/Cr、尿HYP/Cr、BALP、TRAC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31个月后,补肾健脾化瘀组疼痛评分已明显下降(P<0.05),在2个月、4个月及结束时疼痛评分持续下降,且停药2周后疼痛强度无明显加重。对照组疼痛程度与实验开始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治疗可通过调节骨转换水平提高BMD,改善骨质疏松疼痛,延缓或阻断绝经后骨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健脾化瘀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疼痛强度
原文传递
饥饿诱导环境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自噬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云 付秀莉 +3 位作者 高远 壮荣 晏燕 曹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2-154,170,共4页
目的:探讨饥饿环境中自噬作用在人牙周膜细胞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细胞用饥饿诱导方法,分别用厄尔氏平衡盐溶液(EBSS... 目的:探讨饥饿环境中自噬作用在人牙周膜细胞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细胞用饥饿诱导方法,分别用厄尔氏平衡盐溶液(EBSS)培养1h、2h、3h、4h、6h;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组间人牙周膜细胞中自噬体数量的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人牙周膜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经EBSS饥饿诱导的实验组细胞均出现自噬体,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在EBSS诱导2h组、3h组、4h组较多。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经EBSS饥饿诱导的细胞LC3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在EBSS诱导2h、3h、4h组相对较高。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经EBSS饥饿诱导的细胞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饥饿诱导环境可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出现自噬作用增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成纤维细胞 自噬 饥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