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娟 姚贵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9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从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最佳时机和效果。方法将46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拔出气管插...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从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最佳时机和效果。方法将46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SV方式脱机。动态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并发明显支气管、肺部感染行有创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明显控制为时机早期拔管,序贯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得到很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序贯机械通气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姜娟 姚贵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降钙素原(P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及对感染性SIRS患者病情的评价作用。方法 123例临床诊断为SIRS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感染组,B组为感染组。监测两组患者血常规的白细... 目的探讨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降钙素原(P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及对感染性SIRS患者病情的评价作用。方法 123例临床诊断为SIRS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感染组,B组为感染组。监测两组患者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值(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炎症指标相比,PCT可以作为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SIRS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对感染性SIRS作出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大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7-18,共2页
目的讨论研究IEA方案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本院40例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各20例。甲组采用IEA方案,治疗药物包括善为达,足叶乙苷,阿糖胞苷;乙组予以FLAG方案,治疗药物包括氟达... 目的讨论研究IEA方案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本院40例难治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各20例。甲组采用IEA方案,治疗药物包括善为达,足叶乙苷,阿糖胞苷;乙组予以FLAG方案,治疗药物包括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显示甲组并发症发生率45.0%与死亡率10.0%均低于乙组并发症发生率65.0%与死亡率2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疗效差异不大。结论 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作用明显,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予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A方案 难治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抗生素对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蔚 于苗 +5 位作者 蔡玉琰 谭寅凤 孙菲 赵艳金 许潆月 刘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2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对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0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头孢呋辛钠组、左氧氟沙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每组60例。所有...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对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0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头孢呋辛钠组、左氧氟沙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肠道菌群培养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肠道菌群。对照组在未应用抗生素前检测肠道菌群,其余四组在应用抗生素7 d后检测肠道菌群。比较五组患者的肠道细菌、真菌、益生菌总量及比例的变化和菌群多样性。结果对照组、亚胺培南组、头孢哌酮组、左氧氟沙星组及头孢呋辛钠组的细菌总数和益生菌总数依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组及亚胺培南组球菌/杆菌高于对照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的真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头孢呋辛钠组及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组和头孢哌酮组的菌属数和菌种数低于对照组、头孢呋辛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级别越高、抗菌谱越广,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越少,真菌数量越多,肠道菌群失调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肠道菌群 左氧氟沙星 头孢呋辛钠 头孢哌酮 亚胺培南
下载PDF
间歇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栾玲芹 虎磐 +6 位作者 刘超 李东美 高玲 王国旗 蔡玉琰 毛智 周飞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131-413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系统检索考克兰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日期为2016年12月。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1277例患者,比较间歇性声门下吸引与无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随机... 目的探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系统检索考克兰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日期为2016年12月。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1277例患者,比较间歇性声门下吸引与无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RR 0.56,95%CI(0.45,0.69)],GRADE证据等级为高级。TSA分析进一步确认,间歇性声门下吸引还可显著减少早期VAP的发生率,并延缓VAP的发生时间。但间歇声门下吸引无法显著改善VAP晚期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死亡率、气管切开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论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可减少VAP的发生率,并推迟VAP的发生时间,但并不能减少死亡率和ICU住院时间。建议对VAP高危患者采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