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建设初探——以吉林师范大学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逯洋 曹冬雪 吕凯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产业学院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形式,是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通过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进行探索,分析了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及保障体系建设,阐述了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和基于企业应用型的... 产业学院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形式,是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通过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进行探索,分析了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及保障体系建设,阐述了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和基于企业应用型的育人模式构建途径,提出了“双主体模式”的校企合作机制和推进“1+X”职业证书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下载PDF
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以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为例
2
作者 谭颖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历史课意识形态属性强,2023年9月中等职业院校历史统编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教材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这一主线,突出育人导向。本文先分析中职学校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及教材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新理念,并以吉林师大... 历史课意识形态属性强,2023年9月中等职业院校历史统编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教材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这一主线,突出育人导向。本文先分析中职学校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及教材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新理念,并以吉林师大辽源分院进行的历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为例,分析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再探究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从做好普职历史教育的衔接到适时进行大概念历史教学、深度教学、提升中职历史教师整体素质,进而引发思考,总结经验,希望能给职教历史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杨丹 马洪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4
作者 陈国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5
作者 孙威 王玉明 王宝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2-I0002,I0006,共2页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6
作者 张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7
作者 刘松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作品选登
8
作者 石洋 赵航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7-I0007,共1页
下载PDF
新时期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师范大学化学类专业为例
9
作者 孟君玲 徐娜 +1 位作者 冯静东 赵丽娜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2期24-29,51,共7页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平台革新为切入点,提出“产学研赛”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加强校企...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平台革新为切入点,提出“产学研赛”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增设多学科交叉课程、搭建一流科教融合平台、构建逐层递进的竞赛体系,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该模式的实施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流化学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地方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协同育人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探究——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凯 牛小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基于吉林师范大学扶农助农的实践,从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需破解的难题以及...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基于吉林师范大学扶农助农的实践,从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需破解的难题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的责任与担当,倡导高校发挥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现状及转变对策——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11
作者 高彤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小语种专业在成立之初,曾是各大高校文科类的王牌就业专业,学生们心中梦寐以求的心仪之选。但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与国之间合作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高校小语种专业就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 小语种专业在成立之初,曾是各大高校文科类的王牌就业专业,学生们心中梦寐以求的心仪之选。但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与国之间合作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高校小语种专业就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对无法顺利就业的127名吉林师范大学2022届小语种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关于就业目标地域、就业意向、就业困难的问卷调查,以此为依据,从国家和社会、高校、学生等多层面提出与就业相关的可行性建议,帮助小语种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对其他同类高校小语种专业提高就业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语种专业毕业生 就业问题 就业对策
下载PDF
实施创新战略 培养高层次人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作岭 刘艳清 +2 位作者 王晓丽 刘天浩 杨景海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2-94,共3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紧密结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国家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紧密结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国家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使得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 高层次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改革开放 吉林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强国 研究生教育 科技第一生产力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满族非遗展览的功能与价值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满族博物馆为例
13
作者 桑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227-0230,共4页
本文试图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以满族非遗展览的功能价值作为研究方向,通过个案研究,阐述吉林师范大学满族博物馆的内容、特点,说明少数民族非遗展览的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类展览自身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促进民族交流的重... 本文试图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以满族非遗展览的功能价值作为研究方向,通过个案研究,阐述吉林师范大学满族博物馆的内容、特点,说明少数民族非遗展览的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类展览自身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促进民族交流的重要作用以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同时对展览当下面临的受众需求多样化、多元价值如何融合等现实问题,从受众群体、文化认同等多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非遗展览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非遗 少数民族 满族文化
下载PDF
创新型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莹 高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传媒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全国近400所高校相继建立了新闻传播院系,教学专业点超过8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错位和... 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传媒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全国近400所高校相继建立了新闻传播院系,教学专业点超过8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错位和脱节.直接导致出现令人尴尬的“两难现象”:学生就业难,行业选人难。为此,更新传媒教育理念,建构传媒人才全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吉林师范大学在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师范大学 能力培养模式 传媒人才 实践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 创新型 高等教育发展 在校学生
下载PDF
彰显地方特色,收获教学实效——吉林师范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鹏翔 夏宇旭 王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3-105,共3页
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语言可以探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反过来对民族语言又有制约性,要想精通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熟知这个民族的文化。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 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语言可以探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反过来对民族语言又有制约性,要想精通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熟知这个民族的文化。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创建者,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它曾有过完整而系统的语言文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如今的满语正日渐消亡,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极度濒危语言,很多珍贵的满文资料因此无法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语言文化 吉林师范大学 地方特色 特色教学 教学实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族文化 实践
下载PDF
弘扬人文精神 凸显专业特色——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发展概览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11,共3页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走向民主法制,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专业内涵越来越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交流活跃,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为吉林省基...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走向民主法制,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专业内涵越来越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交流活跃,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为吉林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专业特色
下载PDF
民办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探析——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佳慧 高立伟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6-98,共3页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区域特殊的教育集体,其办学效益不仅仅是投资方经济的收入,更是为社会办学、为教育办学。在这种教育和办学理念的加持下,如果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办高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和前进方向,必然会促进民办高校融入社会的步...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区域特殊的教育集体,其办学效益不仅仅是投资方经济的收入,更是为社会办学、为教育办学。在这种教育和办学理念的加持下,如果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办高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和前进方向,必然会促进民办高校融入社会的步伐。本文以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四平市的民办高校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为例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进而解读作为前进型、发展型的民办高校在"十三五"期间如果能够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如何对于"美丽四平,幸福家园"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区域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四平
下载PDF
薪火相传 再谱华章——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十年学术发展概观
18
作者 李秀云 宁国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以整合方式,重点介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群、文艺学学科群、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群的历史与现状。
关键词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学术 历史 现状
下载PDF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指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利用2006-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各项指标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统计,运用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价。由于单一指标评价法存在局限性,因而采用两种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7... 本文利用2006-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各项指标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统计,运用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价。由于单一指标评价法存在局限性,因而采用两种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7年其发展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评价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
作者 宗占国 赵淑华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四平师范学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是十分必要的 ,切实可行的。四平师范学院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的培养中心 ,是吉林省普通高校师资的培训中心 ;是吉林省高师教育的研究中心 ;是吉林省高师院校的龙头。将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 四平师范学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是十分必要的 ,切实可行的。四平师范学院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的培养中心 ,是吉林省普通高校师资的培训中心 ;是吉林省高师教育的研究中心 ;是吉林省高师院校的龙头。将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建设综合实力比较强的省属师范大学 ,不但是吉林省高等师范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当务之急 ,是吉林省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而且是四平师范学院自身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名称 高等师范院校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