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梭、康德、马克思与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寿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7,共9页
法国大革命奠定了"个人自由"原则,俄国革命奠定了"社会公正"原则。本文结合两次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从比较政治学视角入手,对比考察了卢梭、康德和马克思的政治学说,由此历史地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q... 法国大革命奠定了"个人自由"原则,俄国革命奠定了"社会公正"原则。本文结合两次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从比较政治学视角入手,对比考察了卢梭、康德和马克思的政治学说,由此历史地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人民民主"、"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人的社会"、"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康德 马克思 社会公正
下载PDF
恩斯特·布洛赫: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寿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0,共5页
本文根据布洛赫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评估布洛赫哲学思想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的可能收益。布洛赫哲学是一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历史定位与研究模式对于用"诺斯替主义"、&qu... 本文根据布洛赫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评估布洛赫哲学思想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的可能收益。布洛赫哲学是一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历史定位与研究模式对于用"诺斯替主义"、"人本主义"、"弥赛亚主义"、"乌托邦主义"、"博采主义"乃至"修正主义"等模式解读布洛赫及其哲学思想,将起到纠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斯特·布洛赫哲学思想 历史定位 当代意义 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重返青年卢卡奇的道路——评邹之坤《历史辩证法——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3
作者 刘丽红 罗翔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6,共4页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我们今时重新打开这一文本,重返青年卢卡奇的思想之路,不只是因为其揭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路向,更在于其所敞开的是"走向马克思的道路"。重返不...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我们今时重新打开这一文本,重返青年卢卡奇的思想之路,不只是因为其揭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路向,更在于其所敞开的是"走向马克思的道路"。重返不是重复,而是在亟待反思与批判意义上的"重返"。倘若如此,那么邹之坤教授的专著《历史辩证法——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堪称是卓有成效的一次"重返",是可资借鉴的学术努力。该著作通过对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既予我们以"重返"的方法,又示我们以"重返"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青年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浪漫主义因素
4
作者 邹之坤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青年卢卡奇早期是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应该说是在属于文学艺术内的形而上学之内来思考问题的。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因此,当卢卡奇转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 青年卢卡奇早期是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应该说是在属于文学艺术内的形而上学之内来思考问题的。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因此,当卢卡奇转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时候,不能不带有他在早期文学批评理论当中所形成的浪漫主义倾向。卢卡奇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却恰好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马克思哲学的本意。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的自由解放的生存状态,不能没有这种浪漫主义倾向作为最高的"支撑"。可以说,卢卡奇是第一个把浪漫主义因素引入到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之中的。因此,在他早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解当中,不能忽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浪漫主义 经济 实践
下载PDF
恩斯特·布洛赫视野中的波斯思想——波斯思想对犹太-基督教弥赛亚思想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寿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6,共13页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到最后成书的《启示录》,经历了1600年左右,共有超过40个作者。出于自身阶级利益和时代需要,祭司编辑们对圣经文本进行了蓄意修订、歪曲和伪造。在《希望的原理》(1959)、《基督教中的无神论》(1968)等...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到最后成书的《启示录》,经历了1600年左右,共有超过40个作者。出于自身阶级利益和时代需要,祭司编辑们对圣经文本进行了蓄意修订、歪曲和伪造。在《希望的原理》(1959)、《基督教中的无神论》(1968)等作品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颠覆性地"解释了圣经宗教,指出"宗教中最好的东西就是招致异端者"。作为一种遗产中的宗教,即"元宗教",布洛赫的无神论不是否定基督教的本质,而是探寻波斯二神论思想与基督教信仰得以一致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是,不仅把耶稣基督的福音解释为"出走埃及",也把它解释为"出走耶和华",从而扬弃所有可能的实体神,建立一个没有神的神的国度。于是,只有把神与耶稣置于一种对立状态,布洛赫"家乡"意义上的"至善"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布洛赫的"王国"概念决定性地带有了马克思主义、波斯二元论和犹太-基督教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无神论 波斯二元论 弥赛亚思想 王国之神
下载PDF
西方历史哲学的进程--论世界历史的历史认识与新的世界史观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寿铁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历史"是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全体。"历史叙述"不是学问叙述,而是文学叙述。"历史学"是历史的学问,历史学系统地考察内在于历史的诸事件;在全体历史中,历史学寻求某种历史规律或普遍性。"历史哲... "历史"是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全体。"历史叙述"不是学问叙述,而是文学叙述。"历史学"是历史的学问,历史学系统地考察内在于历史的诸事件;在全体历史中,历史学寻求某种历史规律或普遍性。"历史哲学"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结果的价值评价,历史哲学探求历史的统一性、历史的意义、结构、目标、历史的理念乃至形而上学问题。人类已跨入新世纪,所谓单一文化圈的"欧洲中心论"时代早已终结,一个多元文化圈的跨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与这种新的时代相适应,人类必须构筑一种新的世界史观: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人类存在本身中哲学地展现人的本来的"人性";另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被升华的神性信仰中活生生地显现人的本来的"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历史认识 世界史 新的世界史观
原文传递
高校要坚持“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 被引量:3
7
作者 卓越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4,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的教育思想。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的教育思想。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薪火相传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为先”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