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探究——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丁凯 牛小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基于吉林师范大学扶农助农的实践,从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需破解的难题以及...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基于吉林师范大学扶农助农的实践,从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必要性、需破解的难题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的责任与担当,倡导高校发挥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在协同创新中实施立体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亟待独辟蹊径,再探新路。2012年,教育部以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做法,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开拓了新的思路...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亟待独辟蹊径,再探新路。2012年,教育部以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做法,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开拓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实施立体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例,全面总结了该校的特色做法、经验和取得的实效,旨在为其他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一些参考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立体型 研究生 创新计划
下载PDF
“两个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3
作者 李洪岩 许志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和思想保证,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守正与创新辩证发展、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有机结合。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形成脉络、现实根基和时代需要,才能... “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和思想保证,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守正与创新辩证发展、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有机结合。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形成脉络、现实根基和时代需要,才能深刻体悟“两个确立”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进而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拥护“两个确立”并将之转化为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确立” 理论自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当代生态思想
4
作者 刘冬雪 王馨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8期11-13,共3页
在当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马克思生态哲学从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个层面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并针对生... 在当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马克思生态哲学从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个层面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并针对生态环境现状,给出了合理的对策,以期为人类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绿色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5
作者 王馨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11-1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还更加重视精神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便源源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匮乏,在生态危机下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还更加重视精神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便源源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匮乏,在生态危机下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而马克思的自然观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6
作者 柳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0期51-54,共4页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较严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农民生态意识淡薄与生态保护参与度不高、政策制度不健全与执行力度不足等方面。因此,提出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较严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农民生态意识淡薄与生态保护参与度不高、政策制度不健全与执行力度不足等方面。因此,提出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完善政策制度,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等路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美丽乡村建设 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茶文化思想与马克思幸福思想的融合探析
7
作者 吴瑞庆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发展轨迹虽曲折但从未中断。茶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满足了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精神需要的进一步追求与探索。这与马克思幸福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指出:幸福包含着对...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发展轨迹虽曲折但从未中断。茶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满足了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精神需要的进一步追求与探索。这与马克思幸福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指出:幸福包含着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同样包含着通过劳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造与创造活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群体在生产劳动之余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茶文化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煮茶品茗”领域辩证统一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马克思幸福思想 辩证统一式融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传统茶文化的发展
8
作者 郭妍鹭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6-8,共3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同寻常的价值,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了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同寻常的价值,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了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和今后发展的走向对于当下社会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其所蕴含的道理与传统茶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对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也能够不断推动茶文化创新发展,使茶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茶文化 扬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茶文化的价值与发展
9
作者 张雨菡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茶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也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有指导作用...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茶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也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与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茶文化的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阐述了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方式与意义。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茶文化 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之坤 张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9-81,共3页
人与自然之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与自然之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专研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健康、文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态观,从而使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生态自然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下载PDF
数媒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检视与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宝君 骆文迪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数媒时代,科学技术的颠覆性发展给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技术支撑。按照“互联网+”思维,推进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的优势聚合,已成为红色文化承传的时代之需。受观念、技术和能力制约,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还存在资源... 数媒时代,科学技术的颠覆性发展给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技术支撑。按照“互联网+”思维,推进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的优势聚合,已成为红色文化承传的时代之需。受观念、技术和能力制约,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还存在资源发掘不够、内容创新滞后、协同供给不精等现实困境。强化技术赋能作用,促进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型,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在强化资源挖掘、优化内容供给、构建传播矩阵等层面统筹谋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 沉浸式教育 策略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立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16,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为主导,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支撑。通过对一、二课堂的关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着手研究如何在高校正确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使其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相得益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为主导,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支撑。通过对一、二课堂的关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着手研究如何在高校正确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使其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相得益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大学生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性指导 不稳定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我国茶文化发展前景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尧健 《福建茶叶》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正确解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更是适用于一切领域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面临着全新的...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正确解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更是适用于一切领域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面临着全新的处境,经历着全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之下,运用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该如何应对时代疑难,走出一条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创新之路。同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原则分析茶文化现状问题,也可加深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证实历史唯物主义的与时俱进特征,彰显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茶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14
作者 牛小侠 徐尧健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23,159,共7页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化史观、宗教异化理论以及“批判家”扬弃异化理论进行批判与超越,克服了后者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片面性,立足社会现实与经济规律揭示人的异化根源并非“自我意识”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异化 布鲁诺·鲍威尔
下载PDF
“躺平文化”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羿同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躺平文化”因其碎片化和娱乐化的传播特性,受到少数大学生的认同和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担当精神的养成。面对这一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剖析其成因与表征基础上,明晰“躺平文化”对大学生担当精神认知、体验及意志形... “躺平文化”因其碎片化和娱乐化的传播特性,受到少数大学生的认同和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担当精神的养成。面对这一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剖析其成因与表征基础上,明晰“躺平文化”对大学生担当精神认知、体验及意志形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从强化担当精神认知、丰富担当情感体验、强化担当意志信念、落实担当行为等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破除“躺平”思维,作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文化” 大学生 担当精神
下载PDF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16
作者 郑若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3期9-1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梦的指导作用,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并以科...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梦的指导作用,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并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道路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从物质与意识、联系的普遍性、主要矛盾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并遵循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途径,中国梦蓝图的实现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 哲学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7
作者 郭妍鹭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2540-2545,共6页
两性问题是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尖锐问题,妇女作为世界人口的半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妇女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妇女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妇女受到压... 两性问题是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尖锐问题,妇女作为世界人口的半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妇女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妇女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妇女受到压迫的原因以及寻求解放的途径。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破除了女性天生劣于男性的无羁谎言,得出私有制是妇女受到压迫的根源,只有彻底铲除私有制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解放。对当代妇女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尝试探索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在当代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妇女解放思想不仅为世界妇女解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提升了妇女的自我解放意识以及世界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度。为推进当代妇女工作的前行、促进两性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 私有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的实践策略
18
作者 张伟龙 龙丽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4期162-165,共4页
大学生以自身法治文化素养为动能,以乡村法治建设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和法治建设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未来可通过践行加强法治理论教育、完善法律援助机制... 大学生以自身法治文化素养为动能,以乡村法治建设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和法治建设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未来可通过践行加强法治理论教育、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深化法治教育实践和推进法治动员工作等实践策略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注入新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法治建设 大学生 助力 实践策略
下载PDF
存在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靠拢”———萨特《方法问题》研究
19
作者 徐尧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的重要一员,上世纪中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欧洲社会变革的洗礼,萨特开始逐渐脱离存在主义的“抽象主体性”漩涡,试图步入现实世界,将他早期的哲学观点运用到对社会、历史的解读...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的重要一员,上世纪中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欧洲社会变革的洗礼,萨特开始逐渐脱离存在主义的“抽象主体性”漩涡,试图步入现实世界,将他早期的哲学观点运用到对社会、历史的解读当中,意在创造出一种“客观化”或“社会历史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而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之下,萨特接纳并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试图运用部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点来结合存在主义,从而生成“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的这一宏大目标主要体现在《辨证理性批判》这本著作中,本书的第一部分《方法问题》萨特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展开切入,将他早期的存在主义观点注入马克思主义的长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萨特 马克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萨特与马克思实践观及异化观比较
20
作者 徐尧健 《秦智》 2023年第2期83-85,共3页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上世纪60年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哲学理论开始从存在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化的存在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阐释了大量观点以论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可能性。本文将从实践概...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上世纪60年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哲学理论开始从存在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化的存在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阐释了大量观点以论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可能性。本文将从实践概念入手,对萨特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异化观加以论述和对比,进而分析两位哲学家思想上的异同,并指出萨特的存在主义到底有无可能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马克思 实践 存在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