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相互关系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清水 高屹 +4 位作者 王立贤 杨光 李世臻 朱莹 王丹丹 《地质与资源》 CAS 2021年第3期273-283,共11页
松辽盆地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群,近年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实现了工业油气流井突破.但盆地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成藏特征研究薄弱,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工程的部署和资源前景预测.为此,在油气勘探工程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 松辽盆地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群,近年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实现了工业油气流井突破.但盆地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成藏特征研究薄弱,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工程的部署和资源前景预测.为此,在油气勘探工程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研和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得出:松辽盆地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皆为独立的断陷盆地,其内下白垩统的下桦皮甸子组和亨通山组发育中等—好的烃源岩,并形成了良好的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上生下储型生储盖组合,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其隐蔽的岩性油气藏和刺穿构造油气藏是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盆地 烃源岩 油气前景 中生代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增盛断陷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阳 楼仁兴 +3 位作者 王立贤 董清水 刘长利 朱莹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2期430-436,共7页
针对增盛断陷研究程度低且未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现状,开展了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成藏条件系统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增盛断陷发育有以半深湖或浅湖为背景的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沉积体系,在沙河子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泥质中等气源岩和特低... 针对增盛断陷研究程度低且未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现状,开展了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成藏条件系统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增盛断陷发育有以半深湖或浅湖为背景的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沉积体系,在沙河子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泥质中等气源岩和特低孔、低渗碎屑岩储集层,在营城组形成了特低孔、特低渗碎屑岩储集层,并构成了下生上储型、上生下储型和自生自储型三类生储盖组合,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重点勘探层位是沙河子组,兼探层位是营城组,有利勘探目标是斜坡带下端的砂体上倾尖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下端 砂体上倾尖灭 油气勘探前景 增盛断陷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吉林油田双坨子气藏数值模拟单井注采能力研究
3
作者 杨金辉 《石油知识》 2018年第4期46-47,共2页
本次研究以吉林油田双坨子气藏泉一段和泉三段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利用单井生产最大产能的极限量进行预测,计算得到了两个气藏各断块内注采井的注采能力和保持储气库平稳运行的合理注采量。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单井注采 注气能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双舫 孙慧 +2 位作者 王伟明 王立武 邵明礼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7,166-167,共8页
总结并分析松辽盆地火山岩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虽然六大成藏要素(生成、储集、盖层、运移、圈闭、保存)在天然气的成藏中缺一不可,但对松辽盆地深层,源岩条件(主要是深层气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和储集条件(优质火山岩储层的发育... 总结并分析松辽盆地火山岩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虽然六大成藏要素(生成、储集、盖层、运移、圈闭、保存)在天然气的成藏中缺一不可,但对松辽盆地深层,源岩条件(主要是深层气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和储集条件(优质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对天然气的富集、成藏更为重要.在构造运动较为剧烈的东南断陷带,断裂制约着原生气藏的破坏和次生气藏的形成.各种成藏要素受到断裂体系及其演化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可以说,断裂体系不仅控陷,而且控源、控生、控储、控运、控聚、控保,因而是影响区内火山岩气藏成藏最为根本、关键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层断陷 火山岩气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深层地震勘探激发井深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棱 杨光大 韩立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13-116,共4页
深层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的关键是在保证原始资料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分辨率,激发井深是决定资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虚反射滤波作用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虚反射能量设计最佳激发井深,增强下传地震波能量的采集方法。理... 深层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的关键是在保证原始资料一定信噪比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分辨率,激发井深是决定资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虚反射滤波作用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虚反射能量设计最佳激发井深,增强下传地震波能量的采集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资料表明,在高速层下4~7m的最佳激发岩性深度是深层勘探的理想井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反射 深层勘探 激发井深
下载PDF
吉林探区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应安 张宗林 王鸿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十五"期间,依照油田分公司的勘探部署,围绕着吉林探区的油藏地质特点,大力发展适用于各个探区的配套压裂工艺技术,规范压裂管理方法和科学理念。本着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和最低限度地减少储层伤害的原则,1999年以来,通过... "十五"期间,依照油田分公司的勘探部署,围绕着吉林探区的油藏地质特点,大力发展适用于各个探区的配套压裂工艺技术,规范压裂管理方法和科学理念。本着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和最低限度地减少储层伤害的原则,1999年以来,通过压裂技术在勘探领域的成功应用,相继探明大情字井和英台-四方坨子两个亿吨级储量的油田,并建成了吉林油田第一个百万吨采油厂--英台采油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油田 压裂技术 低渗透油藏 油气勘探 地质 储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下载PDF
低丰度油田缝网压裂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丽 《石油知识》 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
在吉林油田部分低丰度油区的常规压裂中,无法有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本文通过缝网压裂技术的改善,实现储层内裂缝波及体积的最大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单井控制储量。既作为措施增产手段,又作为一种改善注采关系、发挥现有井网作用的关键... 在吉林油田部分低丰度油区的常规压裂中,无法有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本文通过缝网压裂技术的改善,实现储层内裂缝波及体积的最大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单井控制储量。既作为措施增产手段,又作为一种改善注采关系、发挥现有井网作用的关键工序或纽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品质 缝网 压裂技术
下载PDF
长春油田地下储气库监测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明山 《石油知识》 2018年第5期50-51,53,共3页
为了保障长春地下储气库顺利、安全、长久、有效运行,及时获得各种地质信息,做好气库运行过程中的信息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监测信息,进行了气库运行参数的动态分析和运行方案的动态调整设计,最终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储气库监测... 为了保障长春地下储气库顺利、安全、长久、有效运行,及时获得各种地质信息,做好气库运行过程中的信息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监测信息,进行了气库运行参数的动态分析和运行方案的动态调整设计,最终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储气库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层 监测方案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综合年代地层格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怀春 李山 +14 位作者 王成善 褚润健 王璞珺 高远 万晓樵 贺怀宇 邓成龙 杨光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天天 房强 杨天水 张世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1-445,共15页
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也是全球大规模烃源岩形成时期,但对于温室气候背景下陆地的环境状态、气候变化、生命响应及其演化规律尚不清楚;陆相有机质及大规模烃源岩堆积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中国东北的松辽盆地发育... 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也是全球大规模烃源岩形成时期,但对于温室气候背景下陆地的环境状态、气候变化、生命响应及其演化规律尚不清楚;陆相有机质及大规模烃源岩堆积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中国东北的松辽盆地发育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烃源岩在盆地内广泛分布,是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环境变化和烃源岩形成机制的绝佳地点。但由于露头剖面沉积记录“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差,缺乏高精度的综合年代地层格架约束,导致松辽盆地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较多争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白垩纪陆地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的研究进程。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松科1井、松科2井和松科3井共钻取了8197 m完整且连续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岩心记录。本文通过综合科探井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松辽盆地白垩纪高分辨率综合年代地层格架,为探索白垩纪陆地深时气候-环境演化及服务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细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ICDP) 松辽盆地 地质年代学 旋回地层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成善 高远 +22 位作者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430,511-534,共43页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索大规模陆相有机质富集机理为科学目标,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框架下,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项目历时16年,以超97%的取心率获得连续完整的8187 m岩心,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旋回与气候事件,揭示了白垩纪湖海平面波动机理,确认了松辽盆地发生过海侵事件。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推动了全球地质学家合作研究白垩纪温室气候,带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为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代表了探索深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借助科学钻探,人类会不断增强对深时气候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 年代地层格架 海侵事件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产能井区开发布井方案
12
作者 孙兆旭 《石油知识》 2018年第4期56-57,共2页
本文简要总结了扶余油层低渗透油田N产能井区开发布井方案,介绍了产能区块开发的地质简况、构造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吸水能力、油藏天然能量、开发层系、开发方式、开发部署等。提出了渗透率在10mD的主力油层物性较好,主要集中在扶一... 本文简要总结了扶余油层低渗透油田N产能井区开发布井方案,介绍了产能区块开发的地质简况、构造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吸水能力、油藏天然能量、开发层系、开发方式、开发部署等。提出了渗透率在10mD的主力油层物性较好,主要集中在扶一组和扶二组上部,超前注水方式吸水能力强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布井 吸水能力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健 张海华 +4 位作者 贺君玲 卞雄飞 张德军 陈树旺 孙雷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松辽、铁法等盆地天然气田含氦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东北地区氦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氦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辽河盆地、铁法盆地等重点盆地,氦气载体类型主要有烃类、二氧化碳和地层水等,氦气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型;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提供了丰富的氦气来源,深大断裂的发育为氦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氦气的富集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前景 氦气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成藏条件 松辽盆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微地震同步压裂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博 苗红波 +3 位作者 徐刚 杨光 冯超 赵龙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5,4,共3页
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针对低渗透性储层,通过压裂来提高储层渗透率,增大孔隙度和泄油半径,最终达到油井上产的目的。近几年开展的同步压裂对微地震监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实时评估同步压裂效果时,对如何优化压裂参数和改善压裂效果提出了... 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针对低渗透性储层,通过压裂来提高储层渗透率,增大孔隙度和泄油半径,最终达到油井上产的目的。近几年开展的同步压裂对微地震监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实时评估同步压裂效果时,对如何优化压裂参数和改善压裂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断层和天然裂缝带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在裂缝检测时存在"多解性",文章主要针对压裂微地震同步监测提出一些认识,通过微地震事件属性特征分析断层和天然裂缝带对储层改造的影响,为油田储层改造过程中压裂方案设计与调整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压裂 微地震监测 震源参数 缝网评价
下载PDF
英台地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解释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岩 李明 +3 位作者 赵一民 赵占银 马新昌 张立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英台地区是中国东部近几年勘探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层物性条件好、产能高 ,油气成藏受断层断距、断层延伸长度、砂体厚度影响明显 ,油气富集区主要位于小幅度构造圈闭内 ,油气藏主要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本文根据该区... 英台地区是中国东部近几年勘探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层物性条件好、产能高 ,油气成藏受断层断距、断层延伸长度、砂体厚度影响明显 ,油气富集区主要位于小幅度构造圈闭内 ,油气藏主要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本文根据该区的石油地质特点 ,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 ,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相干体和地层倾角检测技术、多属性模型约束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对主要目的层进行了解释和圈闭评价。经钻井验证 ,所应用技术实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幅度 断裂 薄砂层 英台地区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
下载PDF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砂土液化势评判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晓晖 吴亚萍 +1 位作者 尚伟宏 黄鼎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利用模糊信息分析表达知识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映射能力方面的优势 ,选取应力比、震级、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作为评价参数指标 ,构造砂土液化势识别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提供更... 利用模糊信息分析表达知识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映射能力方面的优势 ,选取应力比、震级、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作为评价参数指标 ,构造砂土液化势识别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提供更高的映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神经网络 砂土液化势 应力比 震级 标贯击数 地下水位
下载PDF
微破裂四维影像技术在水力压裂效果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苗洪波 胡晓波 +2 位作者 王建鹏 杨金辉 崔瑾 《非常规油气》 2014年第1期60-64,共5页
水力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监测结果是优化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监测压裂效果的方法较多,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施工容易、成本较低,但微地震信号弱,受干扰严重,采用多道同型波初至提取时差求解法进行震源定位的地面微地震检测结果基本不... 水力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监测结果是优化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监测压裂效果的方法较多,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施工容易、成本较低,但微地震信号弱,受干扰严重,采用多道同型波初至提取时差求解法进行震源定位的地面微地震检测结果基本不可信。微破裂四维影像监测技术采用多波多分量数据采集技术,用能量扫描法定位震源点,填补了传统方法进行震源定位的不足,实现低信噪比信号的震源定位,但地震波分辨率影响了其裂缝参数的描述精度,导致监测结果也具有多解性。从水力压裂过程中微地震产生的机理出发,论述了微破裂四维影像技术识别无效剪切缝和有效人工裂缝的方法,以应用实例阐述了微破裂四维影像监测结果的解释过程,实践证明,在不具备井下微地震监测的条件下,该技术是评价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监测 微破裂 四维影像 发射层析成像 人工裂缝
下载PDF
提高压裂施工效果的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亮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6期25-25,共1页
为了提高压裂施工效果,优化设计压裂施工技术措施,采用高效的压裂液体系,对储层实施水力压裂施工,使油层形成稳定的裂缝,并应用支撑剂进行支撑,达到提高储层渗透率的效果。实现油田增产增注的目标,是压裂施工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提高 压裂施工 效果 措施
下载PDF
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兆旭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256-256,共1页
油田水力压裂过程中,应用压裂液的作用,使储层形成人工裂缝,并使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使其成为永久性的裂缝。常规的压裂液体系会对储层造成污染,为了降低压裂施工对储层的伤害,研究低伤害的压裂液体系,分析在吉林油田的应用效果,促进油... 油田水力压裂过程中,应用压裂液的作用,使储层形成人工裂缝,并使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使其成为永久性的裂缝。常规的压裂液体系会对储层造成污染,为了降低压裂施工对储层的伤害,研究低伤害的压裂液体系,分析在吉林油田的应用效果,促进油田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伤害 压裂液 油田应用 效果
下载PDF
长岭凹陷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昊天 《石油知识》 2016年第3期60-62,共3页
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化验资料、试油及生产井资料,分析了岩石类型及组分、粒度曲线、沉积构造、测井形态,明确黑帝庙油层为松辽盆地北部物源控制的湖盆逐渐萎缩背景下形成的河控缓坡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化验资料、试油及生产井资料,分析了岩石类型及组分、粒度曲线、沉积构造、测井形态,明确黑帝庙油层为松辽盆地北部物源控制的湖盆逐渐萎缩背景下形成的河控缓坡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油水分布成因,认为油藏为构造和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凹陷 黑帝庙油层 沉积微相 复合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