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6S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婷婷 李曼 +1 位作者 刘旭 盛彧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6期122-125,共4页
目的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2月任职于该科室的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院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1—6月)及应用6S管理(2020年7—12月)... 目的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2月任职于该科室的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院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1—6月)及应用6S管理(2020年7—12月)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管理满意度、护理认知水平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护理人员护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下载PDF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翠琼 周连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纳入该次研究对象,结合该次护理计划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精细化护理管理),各组为22名,统计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纳入该次研究对象,结合该次护理计划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精细化护理管理),各组为22名,统计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科室管理满意度情况,并予以评估和总结。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特级护理评分、完善制度评分及护理态度评分情况均优于参照组(t=14.585、8.898、12.987、10.875、15.629,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管理满意度分别为1(4.55%)、21(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管理满意度的8(36.36%)、18(81.82%)(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复方脑肽节苷脂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及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史雪 谷洁冰 +1 位作者 于乐 郑昭时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741-2745,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脑肽节苷脂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疗效及对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ACI E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采... 目的:探究复方脑肽节苷脂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疗效及对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ACI E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脑肽节苷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血流状态[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丙二醛(MDA)]、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MoC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m、Vs较常规组高,RI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8-iso-PGF2α、MDA水平较常规组,SOD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rf2、ARE、醌NADH脱氢酶1(NQO1)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辅助治疗ACI END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脑血流灌注,能通过调节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 急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Nrf2/ARE信号通路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并糖尿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琪 孙希化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脑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脑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7.53±2.15)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可促进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希化 王靖 +1 位作者 封超 史雪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与研究组(采用合并使用呼...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与研究组(采用合并使用呼吸训练),每组45例,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治疗效果、吞咽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质量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吞咽功能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可显著提升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可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呼吸训练 洼田饮水试验 吞咽功能分数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靖 孙希化 +1 位作者 史雪 董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反应性在检测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缺血卒中患者临床医疗资料。入院时及入院7 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 目的探究血小板反应性在检测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缺血卒中患者临床医疗资料。入院时及入院7 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测定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将入院7 d后分数较入院时增加超过2分的患者纳入恶化组(54例),其余患者纳入非恶化组(156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至住院9~28 h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包括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肾上腺素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EPI)、胶原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IFN-1)。结果恶化组患者MAR-AA、MAR-EPI、IFN-1高于非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END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急性脑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微出血对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晶 刘海波 +1 位作者 蔡利颖 刘学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855-3857,共3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脑微出血(CMBs)对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病情预估及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246例,发病48 h以内,时间窗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按照指南要求常规治疗,入院48 h内患者完成多模磁共振相...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脑微出血(CMBs)对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病情预估及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246例,发病48 h以内,时间窗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按照指南要求常规治疗,入院48 h内患者完成多模磁共振相关的序列检查,搜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危险因素、化验指标,按照轻型脑卒中患者微出血状态分为CMBs组及无CMB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MBs与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MBs区域分布及分型:未发生CMBs 136例(55.28%),发生CMBs 110例(44.72%);CMBs分级:1级46例(41.82%),2级35例(31.82%),3级29例(26.36%)。分布:脑叶18例(16.36%),深部脑组织型42例(38.18%),幕下型15例(13.64%),混合型35例(31.82%)。CMBs组高血压比例、尿酸水平、脑白质疏松分级明显升高(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和脑白质疏松分级与CMBs独立相关。Hcy在CMBs 2级和3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叶型、深部/幕下型和混合型CMBs脑白质疏松、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住院期间,两组出现进展性脑卒中及出血性梗死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3个月随访中,两组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轻型脑卒中患者CMBs发生率较高,患者性别、脑白质疏松、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服用史是CMB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脑卒中 微出血 脑白质疏松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微出血与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8
作者 田晶 刘海波 +1 位作者 杨学东 蔡利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讨轻型卒中患者的微出血分布情况,分析微出血与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发病48 h以内的轻型卒中患者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NIHSS评分,mRS评分、MOCA评分、多模磁共振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轻型卒中患者的微出血分布情况,分析微出血与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发病48 h以内的轻型卒中患者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NIHSS评分,mRS评分、MOCA评分、多模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按照微出血情况分组,利用MOCA评分及MMSE评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以MOCA评分标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损害情况,分析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MBs区域分布及分型:入组的145例患者中,微出血阴性患者72例(49.65%),微出血阳性73例(50.34%),微出血分级:1级35例(48.61%),2级24例(33.33%),3级13例(18.05%)。分布:脑叶25例(34.24%),深部脑组织型:19例(26.03%),幕下型:11例(15.07%),混合型18例(24.66%)。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MOCA评分对认知损害的评价较MMSE评分敏感,利用MOCA评分分析不同维度患者的认知损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延迟回忆、认知损害方面脑微出血组与无微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脑叶型、深部/幕下型和混合型CMBs三组认知功能损害与CM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混合型为主。发生轻型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与微出血部位有关,混合型及脑叶型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较为严重。尤其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损伤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卒中 微出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海燕 王云成 田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435-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美国国立...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C-反应蛋白、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基线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强化降脂,调整血压血糖,降尿酸,降同型半胱氨酸及溶栓24 h后的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21 d。比较两组治疗1 w及3 w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C-反应蛋白水平,评估治疗3 w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 w及3 w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w及3 w后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w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指标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与治疗前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能够进一步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丁苯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云成 孙海燕 杨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程、责任梗死灶最大面...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程、责任梗死灶最大面积长轴、入院急检血检测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入院当日或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尿酸、肾功、肝功、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把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2组均维持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2组入院后未接受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均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包括清除自由基、改善循环、强化降脂、稳定斑块、调整血糖血压、降同型半胱氨酸及对症治疗,同时指导早期良肢位规范摆放及康复治疗。记录入院时、治疗后1 w及3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连续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时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变化、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及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 w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小板参数(MPV、PDW)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且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低,两组抗血小板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司匹林短期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抑制病情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H型高血压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海燕 王云成 田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2型糖尿病(T2DM)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8例伴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2型糖尿病(T2DM)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8例伴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记录入院时、治疗1 w及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连续服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6个月后脑梗死复发及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均未接受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均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治疗及序贯的抗血小板,调整血压血糖,降尿酸,降同型半胱氨酸,康复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1 w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观察组有2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轻度升高,经保肝治疗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可促进伴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抑制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曲海丽 孙海燕 +1 位作者 宁金茹 王云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7-22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血压,入院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B、Apo-A1、血糖、血尿酸、血常规、肝功、肾功,两组均于入院3 d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CIMT,根据CIMT是否≥1 mm把患者分为CIMT正常组和CIMT增厚组,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CIMT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血压、TC、TG、LDL-C、HDL-C、Apo-B、Apo-A1、血糖、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IMT增厚组Hcy水平、年龄、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均P<0.01)。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高Hcy水平及年龄大是影响CIMT增厚的危险因子〔OR(95%CI为1.318(0.835~2.082)、1.366(1.043~1.787),P=0.006、0.00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Hcy水平及年龄大是影响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糖升高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海燕 王云成 田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734-4736,共3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应激性高血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血糖检测结果,将130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及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脑梗死病灶直径、入院时神...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应激性高血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血糖检测结果,将130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及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脑梗死病灶直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1 w及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区别。结果13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应激性高血糖组48例(36.92%),血糖正常组82例(63.08%)。应激性高血糖组脑梗死灶直径显著大于正常血糖组(P<0.01),入院时、治疗后1 w及3个月应激性高血糖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显著增加脑梗死病灶直径,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致残明显,患者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危险因素及头颈部CTA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云成 孙海燕 +1 位作者 赵素岗 杨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90-20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危险因素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筛选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98例,包括皮质型分水岭梗死(CWI)49例、皮质下分水岭梗死即内分水岭梗死(IWI)49例。分析两组危险因素及头颈部CTA显示的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危险因素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筛选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98例,包括皮质型分水岭梗死(CWI)49例、皮质下分水岭梗死即内分水岭梗死(IWI)49例。分析两组危险因素及头颈部CTA显示的血管病变特点。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酒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狭窄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WI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颈内动脉(ICA)狭窄例数均高于I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WI组合并糖尿病例数、大脑中动脉(MCA)及椎基底动脉(VBA)狭窄例数均高于CW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与MCA、ICA狭窄或闭塞及VBA狭窄关系密切,吸烟、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及ICA狭窄为CWI的重要危险因素,MCA狭窄或闭塞是IWI的主要血管病变特点,糖尿病对血管损害严重而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FMEA质控管理在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娟 陈烨 李翠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FMEA质控管理在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该院在职护理人员57名,并由质量控制部抽查归档病案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1月—2020年2月)和管理后(2020年3月—2021... 目的探究FMEA质控管理在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该院在职护理人员57名,并由质量控制部抽查归档病案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1月—2020年2月)和管理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管理前进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进行FMEA质控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和归档病案书写问题发生率。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等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病历首页、评估单、病重病危护理记录单、交接记录单、体温单、医嘱单、护理病历缺陷等护理文书书写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行病历质控是护理文书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对其实施FMEA质控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书写质量,有效减少病案书写问题发生率,全面强化护理工作内容,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质控管理 护理文书 书写质量 书写问题
下载PDF
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李红晔 王朋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西药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入的5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单双号形式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与研究组(加入吡拉西坦),各25例,对比治疗情况。结果用药前,... 目的研究不同西药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入的5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单双号形式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与研究组(加入吡拉西坦),各25例,对比治疗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结果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MMSE评分为(26.9±2.7)分,ADL评分为(53.2±11.4)分;对照组分别为(21.4±2.9)分,(38.9±10.1)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率为12%,对照组为16%,两组患者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在为脑梗死伴血管性痴呆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时,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效果,而且患者的认知能力与生活能力都得到有效增强,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 吡拉西坦 效果 不良症状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孙希化 王靖 +1 位作者 史雪 董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缺血性脑卒中(CA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100例CAT患者,选择循环酶法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将Hcy>15μmol/L患者作为研究组(69例),将Hcy≤15μmol/L患...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缺血性脑卒中(CA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100例CAT患者,选择循环酶法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将Hcy>15μmol/L患者作为研究组(69例),将Hcy≤15μmol/L患者作为正常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皮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的血管内径变化率、一氧化氮、内皮合成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B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发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许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有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中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王靖 孙希化 +1 位作者 史雪 董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5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究动态脑电图(AEEG)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比较95例患者癫痫检出率和脑卒中癫... 目的探究动态脑电图(AEEG)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比较95例患者癫痫检出率和脑卒中癫痫发作时间分布。结果动态脑电图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中,癫痫发生于2周内的患者高于发生于2周后的患者,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动态脑电图能够提高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态脑电图诊断 继发癫痫 价值
下载PDF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的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原 孙希化 +1 位作者 封超 董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78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诱发脑卒中后癫...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78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诱发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因素。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主要类型为:早发性癫痫57例(73.08%),单次发作55例(70.51%),运动性大发作45例(57.69%)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脑出血患者、多脑叶病灶患者、病灶累计皮层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计皮层、有吸烟史是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发性癫痫、单次发作、运动性大发作,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积皮层及有吸烟史为本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发作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投入与培训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李贺楠 宋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8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在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组与常规护理管理组,在护理管理模式评价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目的分析在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组与常规护理管理组,在护理管理模式评价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人员早期康复理念知识进行培训可显著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工作投入 培训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