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鲁万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占位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 52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螺旋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螺...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占位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 52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螺旋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出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后,检查出炎性病变24例,检出率为92.3%;对照组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后,检出炎性病变15例,检出率为57.7%,核磁共振炎性病变的检出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囊性占位患者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诊断出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然而就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核磁共振的诊出率要高于螺旋CT,应当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核磁共振 肝脏囊性占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应用高压注射器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鲁万鑫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0期100-100,10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20例,分别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分为CT组和MRI组各60例。CT组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MRI组不使用,比较两组的诊断...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20例,分别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分为CT组和MRI组各60例。CT组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MRI组不使用,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CT组确诊率96.67%,明显高于MRI组的86.67%(P<0.05)。结论:高压注射器应用于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纵膈内淋巴瘤的CT诊断与鉴别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拯国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0期77-7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纵膈内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纵膈内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纵膈内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本组CT诊断淋巴瘤5例,高度怀疑1例,误诊1例,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纵膈内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纵膈内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纵膈内淋巴瘤的临床和CT表现,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本组CT诊断淋巴瘤5例,高度怀疑1例,误诊1例,后经CT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5例为霍奇金病,2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CT在诊断中可以显示X线片显示不到的解剖细节及侵及范围,借助CT定位准确行CT引导穿刺活检更有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内淋巴瘤 CT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CT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杜拯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30-331,共2页
评估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CT检查的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急性阑尾炎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全部患者均予以CT检查,统计及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穿孔性阑尾炎与... 评估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CT检查的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急性阑尾炎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全部患者均予以CT检查,统计及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CT征象。结果:急性阑尾炎患者ABWT、IWE、RA、IA、Il、ELN、Ap等CT征象在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鉴别方面具有一致性,P>0.05,DEAW、PA、PP、EAi、EAp、LFT、CWT、PE的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比例相对高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CT检查形式能够有效鉴别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水平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 非穿孔性阑尾炎 CT检查 鉴别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与病理分级关系
5
作者 杜拯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50-251,共2页
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价值,分析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遴选本院治疗的61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时段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全部患者均实施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进行分... 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价值,分析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遴选本院治疗的61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时段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全部患者均实施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结果: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性低于病理诊断,P>0.05;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漏诊率高于穿刺病理诊断,P>0.05;高级别患者FA水平明显较低级别、中级别患者高,ADC水平明显较低级别、中级别患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821,P<0.05),FA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931,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明确前列腺癌情况,同时还可评估患者病理分级情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价值 病理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