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粱地方品种细胞核内不育和可育性反应的研究
- 1
-
-
作者
李公德
姜秀奎
李彻
任学峰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1期39-46,共8页
-
文摘
以 Cambine kafir 60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测难了高粱地方品种自交当代、自交一代植株的不育和可育性的反应。自交当代植株测交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植株间不育和可育性的反应有显著差别,同时绝大部分植株的不育和可育基因型是异质结合的。但经过一次自交(S_1)后,不育程度显著提高,测交杂种的不育株率大部分达到70%以上,个别的达到了100%。根据测交结果,讨论了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程序和方法。
-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异质结合
全不育
不育性
不育株率
恢复系
杂种一代
不育材料
不育基因
李公德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中国高粱穗长的遗传与改良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高士杰
王方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6-78,共3页
-
文摘
中国高粱,尤其是北方高粱,穗长比较短,是影响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改良中国高粱穗结构,将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本文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中国高粱穗长的遗传特点,供育种工作者改良中国高粱品种时参考。
-
关键词
中国高梁
双列杂交设计
遗传
改良
-
分类号
S514.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1960年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座谈会总结
- 3
-
-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0年第6期2-4,共3页
-
文摘
为进一步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1960年10月5日,由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召集省内各有关单位在该院举行“1960年小麦丰产栽培经验座谈会”。会议交流了1960年全省小麦丰产的主要经验,讨论了施肥积肥,合理密植等主要问题,在复种、涝洼地种小麦、春麦冬播、冬黑麦调查研究以及品种试验结果等方面,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了对1961年小麦栽培方面的意见。兹将会议的主要结果总结于后:
-
关键词
小麦丰产
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
品种试验
冬播
涝洼地
栽培经验
会议交流
播种时期
收获时期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春小麦新品种“丰强2号”选育报告
- 4
-
-
作者
王进先
张林书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3期1-9,共9页
-
文摘
“丰强2号”(原编号公交106)小麦是1950年以 C.I.12268为母本,以合作4号为父本杂交(编号5007),后代采用系谱法处理,并通过对秆锈生理小种、叶锈、散黑穗、根腐病等抵抗性鉴定选育出来的。经1959—1961年三年在吉林省内十个点的区域试验,1962年确定推广。本品种具有高度抗旱性、耐湿性,并兼抗四个秆锈小种、叶锈病和散黑穗病,耐肥、耐瘠,生育适中,繁茂性强,为高产稳产的优良新品种。适于在我省德惠、榆树、扶余、前郭等地一带推广。
-
关键词
选育报告
叶锈
抗锈
散黑穗病
系谱法
高产稳产
耐湿性
区域试验
生理小种
抗旱性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松辽1号”水稻新品种选育报告
- 5
-
-
作者
吴鸿元
王家治
沈锦骅
王思睿
陈南凯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5年第1期15-24,共10页
-
文摘
一、引言水稻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大力兴修水利,稻田面积较解放前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解放之初,一般耕作粗放,伪满遗留的水稻品种如:京租、兴亚、小田代5号和田泰等品种一般抗稻瘟病极弱,不耐肥,稈弱易倒伏,产量低,而较优品种青森5号也极度混杂,红米多,退化现象严重,抗病力减弱。
-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青森
通化地区
兴修水利
退化现象
英明领导
穗期
生产品种
杂交后代
黄熟期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粱“护二号”“护四号”品种选育报告
- 6
-
-
作者
李公德
王世义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4年第3期11-16,共6页
-
文摘
高粱品种“护二号”和“护四号”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地方品种“护脖矬”为材料,经单株选择育成。1956—1958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早熟高产、稳产,1958年确定推广。该两品种生育日数125—135天。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地区以及西部较肥沃土地上种植。目前推广面积已达三百万亩。本文并对高粱地方品种的系统选种经验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品种选育
区域试验
系统选种
吉林地区
育种材料
自花授粉作物
生产田
李公德
吉林省中部
推广品种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大豆新品种“早丰1号”育成报告
- 7
-
-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5年第1期7-14,共8页
-
文摘
一、前言解放初期,在广大的东北中部地区大豆生产上,品种繁多,良莠不齐,特別是占绝对优势地位的过去推广的黄宝珠品种,遭受食心虫为害严重,常年虫食粒率在20%左右,大发生年份虫食粒率高达30—40%以上,严重地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
-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虫食粒
育种程序
育种目标
农业科学
杂交后代
大发生
进化程度
育种过程
对照品种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甜菜新品种“公系5号”选育报告
- 8
-
-
作者
刘成章
方清
罗广碧
-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65年第1期63-70,共8页
-
文摘
甜菜新品种“公系5号”是以“大西65”为基本材料,采用单株(?)系统育种法选育出来的。于1955年、1956年及1958年在公主岭,1962年及1963年在哈尔滨和呼兰进行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现抗病性强,根产量高,含糖量也较高,具有适合深耕、土壤肥沃和高温多雨条件下褐斑病及根腐病严重地区栽培的特点。在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可显著提高甜菜单位面积产糖量。
-
关键词
选育报告
甜菜根
品种试验
产糖量
根腐
推广品种
育种法
平原地区
单位面积
呼兰
-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